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汪培 《现代教学》2014,(5):26-27
我园作为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始终秉持“阳光”的教育理念。“阳光”不仅体现在教师人文素养上,培养每个我园教师具有开放的心态、开朗的个性、开拓的精神,而且体现在教师团队整体发展上,锻造一支具有高尚师德、乐意分享、善于合作、不断进步的专业团队。我们通过规划管理、多元研修、点面结合的工作,促进阳光教师团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赵琳 《时代教育》2014,(12):168
给每一位同学都构建起一个对未来成长发展的平台,让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即为"阳光教育"。班主任善于实施"阳光教育",把阳光洒向同学们心中,养成同学们积极向上的阳光一样的心态,成功打造阳光班集体,促进学生阳光发展。身为教师,只有对同学们内心有关爱才会好好教育他们,把教育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全面实施"阳光教育",做阳光教师,育阳光少年。  相似文献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明确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我校将致力于教育这块土地上摸索、实践适合孩子教育发展方法。成就别人才是最大的幸福。打造阳光团队,践行幸福教育。  相似文献   

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明确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我校将致力于教育这块土地上摸索、实践适合孩子教育发展方法。成就别人才是最大的幸福。打造阳光团队,践行幸福教育。  相似文献   

5.
教师素质,重在师德,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师德建设中,坚持“外树形象、内聚人心、教师第一、学生至上”的工作原则,秉承“以爱育爱”的育人理念,通过阳光机制、阳光载体和阳光评价等有效手段,把师德建设融入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致力锤炼阳光队伍,践行“三个育人”,构建阳光校园,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爱心浓、师德好”的阳光教师队伍,树起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阳光教育品牌,可以实现“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罗曼·罗兰曾这样说过。"阳光教育"是一种爱心教育,教师只有自己内心先"阳光"起来,才能以此"照亮"学生;而一旦学生"阳光"起来,他就能像"光源"一样,既"照亮"他人也"照亮"社会。没有"阳光"的教师,哪来"阳光"的学生?要用阳光般的爱来温暖学生,让阳光洒向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学校规格不断变化和转型的现实背景下,教师群体不得不面临着突变的专业发展要求、频繁的人事变动和岗位调整,从而难免出现自卑和无奈、疲惫和倦怠、茫然和焦虑、平和与激进交织而成的复杂情绪,进而导致教师职业效能感低下,影响自身成长和学校发展。因此,打造阳光教师团队在转型期显得尤为重要。在转型期,学校要从管理机制、环境建设、教师个体心理调适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入手,重视和组建科学合理、积极健康、自然有序、协作互动的阳光教师团队,努力办好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8.
要开展"绿色"教育,建构"健康、阳光、向上"的"绿色"教师团队就成为了前提和保障。一、打造两个平台1.开展"绿色"讲坛"绿色"讲坛就是为教师提供一个自由辩论的平台,让教师围绕"绿色"教育,就自己工作的体会、经验、困惑等与同伴交流,也可从案例分析、课堂、班级管理、专业成长感悟等作专题介绍。如我们每月坚持开展"六认  相似文献   

9.
曾旭晴 《考试周刊》2013,(34):165-166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知识、学生学知识的场所,而是全体教师专业共同发展,学生健康成长、享受生活的精神家园。时代的呼唤、现实的思考和发展的需要,促使校长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反思如何运用全新的管理理念,转变管理职能,让校园成为师生学习工作的乐园,温馨的家园。让老师活得更精彩,让学生学得更快乐,让校园充满阳光。阳光在人们的心目中,代表着光明、温暖、多彩、和谐与活力。在此,笔者借阳光的特质,表达对学校教育本质、教育特征、教育宗旨、教育实施的理解,探索"凸显阳光教育理念,构建和谐阳光校园"的办学之路,以"阳光"孕育校园文化,彰显  相似文献   

10.
学校致力于阳光教育生态建设,让阳光文化洒满校园,将各种显性文化加以整合。通过建设阳光校园,培育阳光教师,开发阳光课程,打造阳光课堂,将阳光文化在预设的教育课程中进行架构。在制定课程标准、确定实施路径、课程考核评价等环节都明确指向阳光教育的课程目标,使"阳光教育"更加视觉化,树立了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的全新形象,形成了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1.
文化立校科研强校江苏省南京市旭东中学坐落于南京市化工园区,学校为纪念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有限公司创始人、我国杰出的化工实业家范旭东先生而命名。现有33个教学班,学生1447人,教职工133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3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1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3人。学校以"三个阳光"——"做阳光教师,育阳光学生,办阳光学校"为核心办学理念,以"阳光每一天"为校训,以"不抛弃,不放弃"为校园精神,大力倡导"阳光教育",  相似文献   

12.
教师是一种"开放性"的职业,直接或间接地接受来自不同层面、不同人群的检查与监督,再由于来自升学考试、工作负担、角色职责、工作聘任、职业声望、学历职称等方面的压力,使得教师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导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下降。一直以来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进行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发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为此,支部将关注生命成长作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成立了"阳光工作坊",现共有成员17人,组织全体教师参与"让生命在阳光下绽放"培训、体验、交流活动,达到思想共鸣、师爱激荡、价值内化、塑造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周洪宇 《师道》2008,(4):15-15
作为一种使年轻一代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教育理念,阳光教育是针对独生子女成长环境的孤独而提出来的,特别强调要使人内心坦荡、乐于助人。阳光教育还是一种爱心教育,即不仅要求教师和家长有爱心,知道什么是爱,以及如何去做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而且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学会爱,并且彼此学会关心、关爱、关怀、关注、关切和关照,成为笑得灿烂、玩得开心、活得快乐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4.
姜涛 《中国教师》2014,(12):77-77
<正>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效,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又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所以,学校的管理者应注重教师团队的建设。那么,要打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教师团队,该做些什么呢?我觉得,关键在于两个字:"清"和"情"。一、清"清",即教师要有清醒的头脑,认清自己的职责,懂得职业的法律法规,明晰教育发展的最新形势。  相似文献   

15.
正"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这么富有哲理的话,出自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之口。参加工作二十年来,我始终牢记这句话,在教育教学中深入钻研,不断探索,以"爱"为核心,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阳光教育风格,对学生进行阳光教育。一、用阳光的心态面对学生,和学生一起成长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1.把关爱的阳光洒向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6.
为了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动力,烟台三中进行了“阳光教育”学校改革探索。打造公平的教育环境,从关注前20%的学生到关注每一位学生,从关注部分教师到关注全体教师;实施科技创新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展示自己的舞台,鼓励教师们自主进行教育实验;通过“阳光教育”教师发展论坛、班主任“主题活动”论坛、“青年教师联合会”等活动使每一位教师都做最好的自己,从而带动学生们努力成就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17.
陈红顺 《教师》2013,(13):90-90
"阳光"代表着一种良好的生活心境和工作状态。所谓"阳光课堂"即有着和谐温馨的教学环境、民主开放的教学方式、互动合作的教学策略,师生在充满课堂生命力的绿色课堂里自由和谐地发展。有幸阅读刁荣普校长的阳光教育手记《一路有阳光》,文中这样说道:"一名阳光的教师,面对教育,有阳光般平和的心态;面对教研,有阳  相似文献   

18.
"阳光教育"是一种教育目的."师范教育"是为了培养各级各类教师,"职业教育"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将来更好地从事某种职业,而"阳光教育"则是为了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阳光学生"而进行的教育. 阳光是光明、公正、温暖、热情、自信、生机、力量的象征."阳光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这些品质的人.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重庆市渝中区解放小学秉承"为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谐发展创设最佳教育生态"的办学理念,建设"阳光德育"体系,探索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的教育。期待教育温暖如阳光,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它的拥抱,追求教育中阳光般公平、包容、健康、向上的特质,为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谐发展创设最佳教育生态。创设阳光生态环境开展阳光行动,学校通过宣传橱窗、墙壁走廊、生物小天地、广播站、电视台、网站等教育阵地打造阳光文化,将师生们的精气神凝聚在一起。红领巾阳光电视台的阳光故事会、阳光星讯、心灵阳光等栏目,作为少先队品牌,周周精彩,时时温暖,处处彰显着"在阳光下生活,在自信中成长"的阳光德育育人理念。"空  相似文献   

20.
袁萍 《甘肃教育》2013,(21):20-20
一、人品为先,打造朴实奋进的阳光团队园所文化建设的关键在幼教师资团队,高素质的师资并不等于高学历,还要有高水平的教育行为与职业道德修养。我们常说做事先做人,在团队建设中,我们把教师的人品修养作为幼教生涯中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