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文视野中的图书馆心理契约及其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心理契约是图书馆人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将心理契约的概念引入图书馆管理理念中,构建图书馆的心理契约。本文从心理契约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心理契约的特点、类型以及在图书馆管理的作用,提出了图书馆心理契约构建的途径,并提出要注意心理契约的违背。  相似文献   

2.
赵航 《出版科学》2006,(1):10-14
在分析审读是编辑通过稿件与作者心理沟通过程的基础上,对编辑审读中的趋望心理、自惑心理、定势心理、从众心理以及有关审读的其他心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浅析大学生心理档案服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心理档案服务体系是了解学生心理发展全貌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构建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制度、构建大学生心理档案服务体系、构建大学生心理档案基本原则、大学生心理档案基本内容等方面阐述了心理档案服务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潘颖 《出版广角》2015,(17):184-185
“心理契约”是组织与成员在互动中逐渐产生的一种心理关系。心理契约包含了成员对于组织的期望及责任义务的承诺。心理契约是成员主体意识形成的关键。《领导行为与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研究》一书是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研究领域的专著,对于理解心理契约,提升高校教师的主体意识,促进教育教学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生心理档案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而建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心理档案则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规范心理健康教师心理档案的内容,完善心理档案的建立程序,发挥心理档案的功能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心理档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介体,健全与完善心理档案的管理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本文分析了心理预警视阈下探讨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档案建立的具体内容,并提出管理高校心理档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图书馆与员工之间存在着相互责任的心理契约。通过对心理契约概念的阐述,探讨了基于心理契约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何艳霞 《今传媒》2020,29(3):78-79
微信朋友圈中网络心理测试的出现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也是用户分享心理测试结果这一行为在社交网络中的呈现以及个人自我的隐性剖析。通过分享网络心理测试这一行为可以更深层次地透析现代人孤独且矛盾的心理,本文以用户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网络心理测试这一行为为例,研究用户的心理动机,分析这一行为背后用户的心理模型。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尤其是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认为建立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档案,是进行有效心理干预的重要基础。阐述了心理档案的作用与意义,讨论了心理档案建立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胡丹萍 《新闻世界》2011,(10):93-94
央视《心理访谈》是我国第一档现场个案访谈的心理栏目,是在我国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重重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通过对各种情感境况、心理问题的记录、揭示和疏导,发挥了其心理疗治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心理契约--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良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心理契约是联系馆员和图书馆的心理纽带 ,也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 ,它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文章从心理契约的内涵入手 ,分析了图书馆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和破坏 ,强调重视心理契约的建立和维护 ,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品德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心理上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期,心理复杂而多变。不掌握他们的心理,就难以真正了解其思想,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学生心理教育,旨在通过对青少年心理的调节和指导,完善其品德的发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开展心理教育的一项基础工作。心理档案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学生的认知过程、智能状况、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做出鉴定和评价的记录,建立心理档案是系统地收集资料与证据的过程,是对…  相似文献   

13.
民族心理是一个民族的内在个性特征,一个民族的艺术、文化、政治乃至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都体现其民族心理。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概要分析了莫言诸多长篇小说中所表现的丰富深刻的民族心理:宗族意识、看客心理、奴性心理、善恶报应心理、自我心理安慰、喜好争斗而又急功近利心理等。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档案具有客观真实性、连续动态性、隐私保密性以及教育指导性等特点,建立心理档案是科学系统、专业规范的工作,是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心理危机监测与预警、教育与指导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如何克服声乐演唱中紧张的歌唱心理,是涉及声乐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内容。声乐演唱过程中心理的调节能力,对于声乐演唱的好坏起着关键的作用。声乐演唱中歌曲的思想情感是用音乐和语言来表达,对于初学声乐演唱的学生而言,紧张的歌唱心理是在所难免的,怎样能够克服紧张的歌唱心理,获得更好的演唱效果,是学生们和老师们共同努力追求和探索的课题。文章着重通过声乐学、心理学的双重角度阐述紧张歌唱心理的产生、克服、解决,最后达到游刃有余的最佳歌唱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6.
洪岩 《新闻世界》2012,(1):66-67
突发事件发生时,有效的心理援助有助于当事人恢复心理平衡,是确保相关群众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本文阐述了在紧急时刻广播媒体实施心理“救灾”的独特优势,广播的心理援助在各种突发事件中的应用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心理疲劳的概念,对导致图书馆员心理疲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以人为本的温馨关怀是调理馆员心理疲劳的良药。  相似文献   

18.
社会心理承受力和新闻舆论的相互作用社会心理承受力是人们对社会变动的心理适应与反应的能力。它是一种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心理承受力强弱制约着新闻舆论的效果。二者的关系通常是:社会心理承受力越强,作用于新闻舆论的正效应就大;社会心理承受力越弱,作用于新闻舆论的正效应就小。  相似文献   

19.
贺培燕 《津图学刊》2004,(6):23-25,34
心理契约是知识员工与组织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组织与知识员工的心理纽带。本文从心理契约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心理契约的特点以及对图书馆知识员工管理的作用,提出了图书馆知识员工管理中构建心理契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借助于新媒体的技术支撑,"恶搞"时代呼啸而来.一种社会现象的普遍发生和迅速蔓延,总有其深刻的心理根源.娱乐狂欢心理、解构颠覆心理、对现实民生的干预心理以及追名逐利心理是促使媒体"恶搞"行为迅速膨胀的主要心理机制和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