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佟霏 《声屏世界》2005,(11):33-33
首先,广播电视文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综合性是它最原始的特征。一方面,广播电视文艺离不开各种门类的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文学、舞蹈、建筑等。广播、电视是载体,文艺是本体,例如与音乐、绘画等的结合,产生了MTV;和舞蹈、戏剧等的结合,产生了电视戏曲节目;和文学、音乐等的结合,产生了电视散文、电视剧和各种综艺节目。在文艺领域里,其他艺术形式与传播艺术本体相辅相成,其材质与性能直接影响到本体的形态特征,从而显现出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由于电视不仅拥有逼真的画面,而且呈现的是连续的活动画面,因此广播电视文艺比其他…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广播电视学会于1991年8月2日、8月7日召开了繁荣广播电视文艺宣传研讨会。省广播电台、省电视台、贵州电视剧制作中心、贵州广播电视报等单位的负责人、部份文艺编辑和文艺工作者参加了研讨会。会上有14位同志结合广播电视的文艺宣传发了言。省广播电视学会第一副会长徐用度,省广播电视厅厅长、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黄世维也在会上发了言。  相似文献   

3.
黄浪 《视听》2023,(7):113-115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信息化数字化在广播电视中的广泛运用给文艺宣传工作的手段、路径、措施带来了革命性影响。加快广播电视信息化数字化进程,对推进文艺宣传阵地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新时期,要加强文艺宣传阵地建设,就要以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为基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科技引领、数据赋能、人才驱动推动构建文艺宣传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电视文艺工作委员会走过了十年风雨历程。这十年,文艺广播经历了危机中求生存的阵痛,完成了从大而全的“综合台”到细分化的“专业台”的转变,在媒体格局中牢固地占据了_一席之地。这十年,文艺广播顽强生存发展的秘笈,无他,唯有不断地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广播电视文艺编导队伍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自身经验,为广播电视文艺编导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希望以此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我想以此题目,谈谈自己对广播电视文艺研究方法论及提高电视文艺评论价值的几点思考。 (一) A、“一体化”,涉及两个问题:广播电视文艺研究的总目标,在方法论这个大系统中起统辖作用的方法总论。  相似文献   

7.
4月27日至28日,湖南省广播电视学会首届学术年会在长沙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49篇,在会上宣读了22篇,论文的研究课题大多涉及广播电视新闻改革、广播电视管理、广播电视文艺、广播电视技术、音像事业、有线电视、广播电视播音及广播电视史学等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指导性。与会代表围绕如何把理论研究引向深入和进一步办好《声屏学报》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强调要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并认为作为省学会,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研究,以应用理论为主;历史课题与现实课题,以现实课题为主,全国性课题与本省课题,以本省课题为主,要力争有更多的研究成果进入决策  相似文献   

8.
2008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文艺奖评选于4月8日至10日在杭州举行。其中,始于2007年,两年一评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艺术奖”至今年是第二届。作为浙江省广播电视文艺奖中的一个奖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艺术奖”的评选仍保持其评选标准更偏重于艺术的方向。以求有别于其他广播电视制作纯技术类奖项的评选。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学会第七次常务理事会讨论了加强理论研究工作问题,并于今年6月5日向其所属各专业研究委员会、支会会员发出了关于加强学术研究工作的通知。通知说:结合全省广播电视优秀节目评选的实际情况,今年的理论研究重点,应抓好三个方面的课题:一是广播电视经济宣传研究;二是对农村广播电视宣传研究;三是广播电视文艺宣传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播电视从"宣传本位"到"受众本位"的转变显示了其艺术传播地位的独立,也体现了中国广播电视艺术的本体的自觉;而"传-受"关系的确立则是基于传播文化的本性,并且构成了广播电视艺术传播过程的核心环节.进而,也正是基于"传-受"关系而建构起一个广播电视艺术传播场;它一方面能够促进并制约着传者与受众之间的交流反馈,另一方面,更能够有效营造生动活泼的广播电视艺术传播的"审美场".  相似文献   

11.
40年前,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成立。从成立之初艺委会就担负起引领电视文艺创作方向、推动电视文艺繁荣发展的职责使命。40年来,艺委会始终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始终坚守评奖评论的主责主业,以优秀作品评选推介有力引领创作;始终积极推进创作与评论有效互动,在电视文艺行业建立了纽带、架设了桥梁。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走过的40年,见证了我国电视文艺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历程。在广大电视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电视文艺创作百花齐放、精品迭出,电视文艺事业蓬勃发展,有力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增进了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新时代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新时代也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工作和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强调,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弘业培元、立心铸魂为己任,自信自强、守正创...  相似文献   

12.
近日北京广播学院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学与传播学、广播电视文艺以及语言与传播三个部级研究基地为基础,经过资源整合,科研条件建设,重组为广播电视研究中心。 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为独立的研究实体,下设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广播电视艺术、广播电视语言和广播电视经营与管理四个研究所。 《澳门历史新说》出版 该书由广东省社科院历史所港澳史室主任、研究员邓开颂,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黄鸿钊,澳门基金会委员、博士吴志良,广东省社科院历史所港澳史室研究员陆晓敏担纲主编,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向读者介绍了澳门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3.
<正>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就党史学习教育作出部署安排。一百年来,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新闻、文艺、广播电视工作,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文艺思想,正确有力指导党和人民的新闻、文艺、广播电视事业健康繁荣发展。为推动全国广播电视系统更好更深入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总结宝贵经验、继承优良传统、开创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4.
认知传播跨越认知科学和传播学两大学科的知识系统,其理论建基于两大学科知识结构关系的耦合处,这种耦合体现于传播学在社会实践经验方面与认知科学自然科学知识体系中关注对象即主体人的心智活动这一交汇处,带来了当前传播学研究的"认知转向"以及认知科学研究的"传媒语境化"考量。当前广播电视研究面临现实层面和理论层面双重变革,认知传播理论体系作为一种方法路径,以本体理论、内部关系理论和外部关系理论三大框架予以广播电视理论研究整合视野,推动广播电视理论研究从传统偏重形而上转而突出广播电视本体的专业化分析,拓展广播电视理论研究的科学化空间。  相似文献   

15.
卷头语     
《视听界》1993,(4)
癸酉夏日,广播电视事业充满竞争,充满挑战;癸酉夏日,广播电视事业自身的改革如火如荼,硕果累累——一个个经济台、文艺台、有线电视台相继问世,一个个综合台在全面改版之后以崭新的姿态重入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文艺广播工作会议今天就要结束了。这是全省第一次文艺广播工作者的盛会。会议内容比较充实,收获较大。一、进一步明确了文艺广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提高了广播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感、光荣感。广播文艺是广播电视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作为大众媒体的广播电视,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舆论宣传的主力军,又是繁荣文艺创作生产和推广传播的主平台。因此,习总书记对文艺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生产和传播提出的要求,需要我们认真领会,责无旁贷地去落实。应该说,我们的广播电视文艺事业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无论是在数量、规模方面,还是在内容质量、艺术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2011年,喜逢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电视工作文艺委员会(文研会)成立十周年。2011年10月14日至16日,由文研会主办的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承办的"文艺广播改革、创新的十年"高峰论坛在天津举行,来自中广协、中央电台,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部分地市区的广播文艺工作者13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电视文艺“小说连播”工作委员会2008首届“文化援藏”活动于7月9日在拉萨启动。  相似文献   

20.
信息链接     
《今传媒》2005,(5)
政策法规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整改依据《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中宣部制定了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整改总体方案,其中全国性新闻评奖现有奖项14个,减至2个,减少12个;全国性出版评奖现有奖项31个,减至3个,减少28个。广电总局主办的“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