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中国大陆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闻学是中国社会科学许多学科中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1918年,北京大学增设了新闻学课程,同时,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并出版了中国第一个新闻学刊物,从此开始了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的历程。1998年是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创始80周年。纵观中国大陆新闻学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大的阶段:一、1949年以前,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的逐渐起步;二、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的曲折前进;三、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学和传播学教育和研究的迅速发展。一、中国新闻学的逐渐起步(1918—1949)…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80年(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发展的几个特点纵观中国新闻学教育与研究80年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显示出几个明显的特点:1.新闻学教育从普通高等教育向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方面发展,形成了多种方向、门类齐全的新闻学术教育领域。1949年以前,中国新闻教育局限于中低层次,除了职业培训之外,毕业生基本是本科生,只个别大学培养过极少量新闻研究生;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也只有复旦大学新闻系招收了两名三年制的研究生,均不授学位。自1978年起,中国开始招收新闻学研究生,1985年,开始招收新闻…  相似文献   

4.
北洋时期,中国新闻教育开始起步,新闻学研究社团出现,新闻学期刊、著作创刊和出版,一批带有启蒙性质的新闻学者脱颖而出,这些都代表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诞生。纵观这一时期的新闻学研究,主要有由"术"到"学"、西学东渐、新闻本位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陆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产生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闻教育从1918年始至今已有80余年历史。关于新闻教育,虽然专门的论著并不算多,但在众多的中国新闻史料中却不罕见。然而,对于中国新闻学研究生教育就不同了,特别是对于它的产生及发展的整个历程,人们尚知之甚少,描述甚少。文献调研显示,迄今为止,有关这方面的文献最有份量的一篇当属我国新闻界泰斗温济泽先生撰写的“我国新闻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一文,该文登载在1984年《中国新闻年鉴》中。温老的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论述十分精辟,它宏观勾勒出了1918年至1983年间我国新闻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大致轮廊。本…  相似文献   

6.
严林 《新闻知识》2006,(10):57-59
先从源头考量我国新闻研究生教育。1961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招收两名新闻学研究生(这是我国首次招收由国家纳入招生计划的正规的新闻学研究生),标志我国新闻研究生教育的开端,如今已有40余年的历程。其间,在经历文革十年“浩劫”后,自1978年,我国新闻研究生教育得以恢复并迅速发展,尤其是在1999年中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后,研究生扩招的增幅逐年加大。2001年,中国普通高校在校生1214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9万人,博士研究生7.7万人。2002年在校研究生人数达49万人,这个数字到2005年已经突破100万。我国新闻研究生教育也随之迅猛发展。从教育外部关…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21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闻学”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和机构的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研讨会就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新闻学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学的创新与发展;十六大以来我国新闻改革的新举措、新实践与新闻学的创新与发展;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等议题进行了分析研讨,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果:穴一雪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新闻学形成与发展的各个时期所发挥的历史性作用的脉络。穴二雪会议紧紧围绕我国的新闻实践,以及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就我国新闻学…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9,(6):17-29
2018年对于中国新闻学来说,是非常重要而特殊的一年。因为2018年不仅是中国新闻学研究诞辰百年的一年,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到新时代的一年。所以,站在今天,回顾中国新闻学的百年发展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简言之,即既可"承前",又可"启后"。"承前"是指,继承中国新闻学经过几代新闻报人与新闻学人的不懈努力与辛勤耕耘,历经理论孕育期(1834-1917)、奠基与多元发展期(1918-1948)、"苏联化"和政治化时期(1949-1977)、调整重建与发展繁荣期(1978-2017),从无到有,由术入道,从小到大,从自发到自觉,不断发展壮大,所形成的三种贯穿新闻学发展始终的研究传统:业界的实践新闻学研究传统、政治新闻学研究传统、学术新闻学研究传统";启后"是指,有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谱写具有"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的新闻学。但中国新闻学要想在新时代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模式,为人类文明贡献出"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则必须从现实中中国新闻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历史上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学脉这两个维度出发,为中国新闻学理论研究找寻新的发展出路、方法,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新闻学教育开始发轫,此间,国内创办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上海圣约翰大学报学系,燕京大学新闻系等一批新闻学教育机构,本文通过对民国早期新闻学教育的历史辩证分析,探讨了在新闻职业化和"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下,中国新闻学教育兴起的原因,并对早期新闻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作了详细分析,表明了新闻学思想的变革和新闻职业化与早期新闻学教育形成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1988年10月27日至31日在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召开的全国首届新闻学新学科学术讨论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70多位新闻理论、新闻教育工作者,对新闻学新学科进行了界定,一起探讨了如何发展新闻学新学科问题。何谓新闻学新学科?新闻学新学科的“新”是相对于建国以来形成的、我国大陆长  相似文献   

11.
新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走进我国科学研究的殿堂,已整整70年,其开端的标志,是1918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 70年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我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事业走过了一条兴衰交替、曲折发展的道路。今天,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空前发展,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事业已具有超越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宏大规模。为了进一步推动它的发展,回顾既往,展望未来,当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一辛亥革命后,随着报业的发展,随着外国新闻学著作被零星地介绍到中国来,新闻学在我国开始受到注视。报界当时曾提出开办“报业学堂”、“新闻大学”之类的倡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22,(1)
作为学科的现代新闻学在中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新闻学是研究新闻现象、新闻活动的总名称。新闻学是历史性的存在,人们回望反思新闻学的历史演变或前瞻新闻学的未来发展时,会对不同历史阶段的新闻学赋予不同的定性名称。当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一系列新兴媒介技术造成人类新闻活动以及传统新闻业革命性变革后,新闻学也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各种新的名称层出不穷,在不同视野、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新闻学的时代性特征,但一些命名也比较随意,缺乏深入系统的思考。新闻学经历了单一报学(印刷新闻学)时期(第一时期)、印刷新闻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共在的时期(第二时期),这两个时期一起构成了学界通常所说的"传统新闻学时代"。互联网诞生后,新闻学逐步开启了相对于前两个时期的第三个时期或相对前一时代的第二个时代。于是,如何命名第三时期或第二时代的新闻学,使新的名称既能反映当今的实际、又具有充分的历史包容性和未来前瞻性便成为问题。命名新阶段或新时代的新闻学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但最主要的依据是学科研究对象的变化。与传统新闻业时代相比,新闻学研究对象的实质性变化是:由职业新闻活动为主转变成了职业新闻活动与非职业新闻活动共同构成的社会化新闻活动、融合性新闻活动;由"人主体"新闻活动为主正在向"人主体"与"人机交互主体""智能体"相融合的新闻活动形态转变。因此,新时期的新闻学,比较合理的总体命名应该是:融合新闻学。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学教育的火种是在北大点燃的.1918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在中国的高等学校中第一个开设新闻学课程:该研究会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新闻学著作,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新闻学专业期刊.所以说,北京大学是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摇篮.  相似文献   

14.
申睿 《军事记者》2008,(1):26-27
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历程 新闻学是新闻事业产生以后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新闻学研究的历史不长。新闻学真正形成一门学科,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1884年,巴塞尔大学和莱比锡大学正式开设了新闻学课程。随着报纸的蓬勃发展,新闻学在德国和美国形成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开始和发展的中国新闻学理论研究 ,是在华夏几千年传播思想的文化厚土中发生的 ,是从外人在华新闻活动的理论启蒙中开始的 ,是国人对最初的报刊实践的经验总结中起步的。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 ,是中国新闻学研究的萌芽期。 2 0年代至 40年代是中国新闻学术研究蜂起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新闻学研究也迎来了史无前例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16.
陈娜 《今传媒》2011,(9):5-7
约访郭镇之教授是一直以来的心愿,这位默默耕耘于清华园的知名学者有着一连串值得称道的求学履历:1979年,她是新中国第一位专治中国广播史的研究生;1985年,她成为新中国最初的新闻学博士生之一,1988年,完成了首部研究中国电视史的博士论文——《中国电视史稿》,从而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新闻学的女博士……而在诸多"第一"光环的笼罩下,已是蔚然大家的郭镇之却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温煦与亲和。在一下午的畅谈中,女先生始终坦诚相待,真应了明代李贽的那句,"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答"。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1988-2011年间中国大陆产出的516篇新闻学博士论文的分析,本文尝试对中国大陆的新闻学研究状况作出初步评估。研究发现,大陆新闻学博士论文以基础研究和本土议题为主、重思辨,少有量化研究;但比较注意与管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的交叉。同时,在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及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等细分学科的发展已较为成熟,且在中国新闻史、大陆新闻改革、中美新闻事业比较等专题上有较为丰硕的成果,选题已不局限于传统"报学"范围,对各类媒介均有所关注。本文认为,大陆新闻学研究在研究议题的开放性、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方面已有相当进步,但是,新闻学博士论文在数量繁荣的表象背后仍潜藏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百年以来,博采众长、兼修并蓄的通才教育曾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长期贯彻的办学指针.近40年来,对我国新闻学教育影响最大的变革,前20年是西方传播学的引入,后20年是网络新媒体的崛起.这两次冲击,构成了两次"拆墙",新闻学教育教学体系虽然极大地延拓了边界,丰富了教学课程和研究内容,但也出现了失去以新闻媒介为核心的"无边界"的...  相似文献   

19.
1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1978—1988年这一瞬间,在新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史上却是令人激动和难以忘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的历史,从一定程度上说,是这10年新闻学研究的缩影.1978年8月,刚刚建立的新闻研究所只有一纸批文和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抽调的几个人,但它竖立起了一面旗帜:新闻学将要作为独立的学科自立于中国社会科学之林。在这面旗帜下,两个月便集合了来自全国各地80多名新闻研究生,几位  相似文献   

20.
1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1978—1988年这一瞬间,在新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史上却是令人激动和难以忘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的历史,从一定程度上说,是这10年新闻学研究的缩影. 1978年8月,刚刚建立的新闻研究所只有一纸批文和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抽调的几个人,但它竖立起了一面旗帜:新闻学将要作为独立的学科自立于中国社会科学之林.在这面旗帜下,两个月便集合了来自全国各地80多名新闻研究生,几位热心于新闻学事业的老新闻工作者,带着一群三四十岁的中年学生,就干了起来.这便是初创时新闻所给人留下的形象. 不是历史的巧合,新闻学的建所指导思想,与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