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一文 《中华武术》2005,(8):18-20
2004年,是中国武术辉煌的一年,可圈可点的大事,不胜枚举。其间在广东佛山举办的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使多年来流离于民间的功法运动,登上了现代体育竞技的舞台,拓展了武术竞赛领域,是武术发展中一个新的里程碑。笔者作为大赛的裁判与调研组成员,对赛事至今仍记忆犹新。近日,获悉第二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将作为深圳“国际旅游文化节”的重头大戏于年底举办时,怀着喜悦的心情,  相似文献   

2.
《中华武术》2005,(9):52-53
举办第二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是在总结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旨在促进这一新兴赛事的可持续发展,加速功法运动的体育化和竞技化进程,为推动武术运动的全面发展,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服务。  相似文献   

3.
记者曾于本刊第4期报道过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征集武术功力比赛项目及竞赛规则,并将于今年11月举办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的消息。7月上旬,作为这次赛事主办单位和赛项征集单位的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邀集有关专家学者,在广州体院召开了“武术功力比赛赛项论证会”。这次会议对各  相似文献   

4.
《精武》2009,(9):77-77
经中国武术协会批准:“第六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由山东省淄博市武术协会承办,赛事于2009年11月1日至3日在山东省淄博市体育馆举行。  相似文献   

5.
洪浩 《中华武术》2006,(1):20-21
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顺利落下帷幕之后,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便召集有关人员对第二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的赛项进行了论证,进而修订了《武术功力竞赛规则》。为提高竞赛项目的运动水平和裁判员的执裁能力,促进功法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武术协会于2005年9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举办了“全国武术功力比赛项目教练员、裁判员资格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的138位学员参加了学习。  相似文献   

6.
全国武术功力大赛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在项目设置裁判规则比赛规模等方面日趋成熟。文章通过对全国武术功力大赛中由比赛器械引发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可行性解决办法与建议,使比赛更加公平、公正、公开,为全国武术功力项目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武宣 《中华武术》2005,(11):16-16
9月28日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新闻通气会暨全国武术功力竞赛项目教练员、裁判员资格培训班开学典礼。  相似文献   

8.
关于设置全国武术功力锦标赛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武术功力大赛的发展现状与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指出武术功力大赛已初步具备申请锦标赛的基本条件,武术功力锦标赛的设立是中国武术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2004,(9):12-13
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旨在发掘、整理武术各拳种中全面增强身体素质和重点提高某一运动素质的功力锻炼方法,加速其体育化和竞技化进程;并以之充实全民健身活动中的武术锻炼内容,丰富武术活动的竞赛项目和竞赛方式,推动武术运动的全面发展,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服务。  相似文献   

10.
鲁夫 《武当》2004,(9):5-5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于今年初发文,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武术功力比赛项目及竞赛规则,并于7月问两次邀集有关专家学者,在广州和北京召开了“武术功力比赛赛项论证会”。会议对各地武术行家报送的56种功力比赛赛项和竞赛规则进行了认真论证,还对比赛的规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随后以会议论证结论为依据,制定并颁布了《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竞赛规程》和《武术功力比赛竞赛规则》。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高校武术比赛设项对武术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校武术比赛必须要走一条融技击性、观赏性和可比性于一体的发展道路。高校武术比赛往往要根据情况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作为比赛具体内容。这些比赛项目既要有其独立特点,又要有可比性,以便于进行裁判工作,如此才能更好地通过项目的设置来推动技术的发展。我们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时对项目的设置进行调整,武术比赛设项对高校武术具有推动和引领作用,所以,高校武术比赛设项对武术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华武术素有南北派武功之分。对于两派的起因与形成,武术界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着重就南派武功的特点、形成原因以及形成的历史条件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黄森  黄晓华 《体育学刊》2005,12(5):60-62
着重论述了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武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分析了其结构的两重性变动的条件性质和复杂的竞争性;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武术特有的功能,阐述了现实中的武术功能的同时,强调了发挥武术功能的基本务件;探索了市场经济中武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当前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武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传统武术文化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也随之消失。文章结合当前我国传统武术赛事的开展现状,分析传统武术赛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机结合的意义,并对如何通过传统武术赛事的开展,推动我国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提出相关建议,以强化对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03年新规则的逐步完善,使得武术套路比赛的评判更加细致、量化。由于专项竞技的特殊性,规则采用时间的逐年延长,对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来讲,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难度的完成与否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完成难度除了技术层面的因素外,比赛心理因素对比赛的成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高校武术教师的队伍结构、工作现状、科研情况、福利待遇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安徽省高校武术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合理、中坚力量强、年轻化、富有朝气;武术教师教学工作热情、态度端正、敢于创新。但其中也还存在数量不足、高学历教师偏少、工作压力大、教学水平不高、科研水平低、学术氛围不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矛盾是武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贯穿于武术发展的始终。现代武术发展取得的成就,不能终结武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武术会面临新的矛盾。文章通过回顾与分析现代武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发现武术项目发展是现代武术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重要问题,处理好这一矛盾,现代武术发展中的其他问题将迎刃而解。当此之际,分析现代武术项目发展的问题,探讨现代武术项目的发展趋势,寻求现代武术项目发展的科学理论,重新建构武术项目体系,将对武术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武术套路运动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的“武舞”,历经千年延续至今。《武术竞赛规则》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是对套路表演水平的评价标准,是为套路运动服务的。同时也对套路运动的完善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预示着武术套路的发展方向。《武术竞赛规则》从1958年第一个版本的诞生至今出现了6个不同的版本,它们直接影响了武术套路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武术竞赛规则》发展演变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明清武术论著概述与主要成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水清 《体育科学》2004,24(8):75-80
明清武术论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注重对武术拳种的收集、整理、学习,既总结前人的经验博采众家之长,又颇有自己的见地与特点,集古代武术之大成;同时受兵学之影响,明清武术论著常以兵学之理阐释武术之道,促成了武术理论的升华;受传统文化的滋养,提出了诸如“内外兼修”、“形气合练’’等思想,逐渐形成中国古代武术文化新形态。  相似文献   

20.
从武术和武舞的历史演变论其价值功能的倾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对武术的概念争论不休。关于武术的分类,也是越分越细,使本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化,令人无所适从。文章把有关“武”的内容分为武术和武舞两大系统,并指出武术与武舞从价值功能的表现形式来说是不可兼容的。武术的真正魅力在于对抗,武舞的真正魅力在于表演。武术要走向奥运,一定要抓住武术的本质属性——技击。只有立足在此基础上,我们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才能真正地走向全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