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论艺术的精神》中第二部分“绘画”的第五节“色彩”的效果和第六节“形式和色彩的语言”中,康定斯基分析了色彩在绘画心理感觉中的作用;在《色彩科学》中何国兴先生提到过色彩感觉是一个主观量而非客观量。文章认为绘画色彩中的主观量是一个更复杂、包含了更多情感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语气词“好“形成于晚唐五代,源于形容词“好“的主观化。这一过程中,“好“的语义逐渐弱化,同时主观评注性功能增强,“VP好“这一格式的句法语义重心前移。“好“从静态描绘到动态评价再到劝慰、命令,这是一个语用推理过程:VP很好→希望(受众)VP。  相似文献   

3.
频率副词“不时”来自否定结构“不时”.最初“不”和“时”之间的句法关系很明显,随着“时”句法环境的变化,“不+时+ VP”这种组合形式也出现了.构式“不时VP”发生了重新分析,结构层次由[不+(时+ VP)]变为[(不+时)+VP],随后“不时”逐渐凝固化、词汇化为频率副词,最终在元代完成.“不时”词汇化的动因是词汇的双音化、使用频率、主观化,词汇化的机制是重新分析.  相似文献   

4.
语气副词“势必”由非词的分立的句法单位词汇化而来。在古汉语中“势”与“必”共现有四种句法类型:其 “势必” VP;主语 “势必” VP;小句 “势必” VP;“势必” 小句。在这四种句法类型中,“势必”为副词的形式标志有三个:“其势必”中的“其”由指示代词转向人称代词;“势”的实指义虚化;“势必”居小句首表示一种主观态度。根据上述标志,“势必”作为副词形成于魏晋南北朝与唐宋时,完全成熟于元明清时期。其词汇化的主要因素是“势”的意义虚化,与“必”融合为一个复音副词。  相似文献   

5.
"谁让+X+VP"与"我让+X+VP"是两种常见的结构。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维度,系统探讨了二者的异同点。研究发现:两构式均可表达否定义;在语用上表达反预期信息与主观情感色彩;不过,这两个结构在句法分布是否隐现、表达责任、禁止义及主观评价功能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三言》中的正反疑问句包括“VP(也)未”“VP(也)不曾”“VP否”“VP(也)不”“VP(也)无”“VP没有”“VP(也)没”“VP-Neg-VP”和“可VP”等几种。“VP否”“VP(也)不”“VP(也)未”“VP-Neg-VP”等正反疑问句均起源于先秦两汉时期,“VP(也)无”式正反疑问句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其余几种均起源较晚,为近代汉语新兴的正反疑问甸类型。《三言》中大量运用“可VP”式正反疑问句,“VP不曾”“VP没”“VP没有”比重均不大,普通话中正反疑问句的主要类型“VP-neg-VP”式在《三言》里比重也不大,这些都与《三言》所代表的是属于“可VP型”的苏州方言有关。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指人的“的字结构”主要有“VP的”、“NP的”、“AP的”几种形式,其中“VP的”有四个小类。英语中常用的表达汉语指人的“的字结构”也有四种手段,其中以-er类派生名词和不定代词some/others使用的最多,对应性也比较强。前者用于表达汉语中指称行为人或职业人的“VP的”,后者用于表达“有的”及含有“有的”意义“的字结构”中的“VP的”、“AP的”。汉语指人的“的字结构”的运用属非正式语体,而“X者/家/手/的人”为正式语体。  相似文献   

8.
探讨倒置致使句中“役事”的句法地位、“结果”的主观大量以及句式的语用价值等问题。倒置致使句中“役事”充当宾语的句法角色;“结果”只能强制性地选择数量短语充当,并不能规定其一定是表示主观大量,主观量色彩应是句式带来的,至于究竟是主观大量还是主观小量则由句中的焦点标记决定;其语用价值在于凸显了客体致使主体受损的情况,或者是受到的损害太大,或者是受损不足,有“意想不到”等语用色彩。  相似文献   

9.
通常,被字句的谓语动词由及物动词充当,但也有不及物动词充当谓语的现象,及物动词构成的“被”字句,VP的语义指向都是N1(受事),但感情色彩的指向是丰富的,可以指向N1,N2(施事者)、所有者或相关者.不及物性质的动词或形容词进入“被”字句,它们的语义指向都指向N1,同时感情色彩指向规律性较强,不论VP的感情色彩是积极、消极或中性,进入“被”字句后,其感情色彩同时指向N1和N2.  相似文献   

10.
把“VP 过(动态助词)”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其在“的”字短词、“把”字句、承接复句中的句法和语义功能。“VP 过”经常出现在“的”字短语中,构成“VP 过 的”,主要用来修饰NP,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代替整个偏正结构。“VP 过”可以构成“把”字句,以“VP 过”前后有附加成分为常见,但也有不带附加成分的用例。“VP 过1”经常出现在承接复句中,构成它后面的VP所表示的动作的时间参照点,而“VP 过2”没有这种用法。  相似文献   

11.
《论语》作为儒家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历来注解阐发者众多,又因时代和文体的特殊性,歧解也颇多。《论语.里仁》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之,主要有四种观点,但对“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为什么还要“得之”且是“不以其道得之”这一显然不合逻辑的问题,大都没有过多关注或给予合理的解决。本文认为“得”的语义指向为“处”和“去”,即以“不以其道”、“得之”各为一读,句意便通晓达畅。  相似文献   

12.
"一样"与"不一样"类比较句在比较点的构成及出现情况、前面能出现的修饰性词语、语义类型等方面是不完全对称的。"一样"后面的比较点可以由多种类型的词语充当,而"不一样"后只能出现表示积极义的单音节度量形容词;由于"一样"与"不一样"的语义差别,它们前面能出现的修饰性词语也有很大不同;"一样"句可以表示比较,也可以表示比喻,"不一样"句只能表示比较。不了解二者的不对称性,是留学生出现偏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东西南北"是最基本的方位,但在汉语中,"东西"与"南北"不仅语用频率不对称,语义演化也相当不同:由于一则古人每天看见东边日出西边落,"东西"距离可直接感知,而"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南北距离则更依赖想象;二则古代建筑多坐北朝南,所谓比邻而居,往往是东西相邻,"东邻西舍"等于"左邻右舍",由此"东西"更易产生"邻近"义:三是古人座位习惯坐北朝南,最宜放置生活物品是座位两侧,也就是东西向,用"东西"代指东西两侧的物品也就很自然。于是,"东西"由"方位"演化出"近旁",由"近旁"(放物的位置)演化出"物品";而"南北"则演变出"远距"义。  相似文献   

14.
释“动”     
"动"字最早见于毛公鼎的金文,"动"之本义为背得动,引申为改变原来的位置或状态,表示移动、摇动、振动,并通过隐喻和转喻的综合作用产生了"动"的一词多义。"动"字的多个义项之间以认知原型为中心,呈现出放射性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前人研究“没”的用法的有很多,但是对于“没…没…”结构却涉及较少,而且对“没A没B”结构的语义特征的研究更属薄弱环节。“没A没B”结构并不一定就表示双重否定,虽然包含了两个表示否定的动词“没”,它所表达的具体语义内涵随着与它相配合的AB两词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6.
如果"VP"不具有引述的性质,那么"不就VP"就是个唯反问结构.在不同的语境中,该结构有4种句意类型:结果类、前指确认类、后指确认类、后指不屑类.句意类型不同,"不就VP"的重音模式也相应不同."不就是X"是"不就VP"的一种特殊情况.和其他的"不就VP"句相比,"不就是X"有两个特点:一是它可能是陈述性的,二是四种句意类型出现的频率高低不同.  相似文献   

17.
如果“VP”不具有引述的性质,那么“不就VP”就是个唯反问结构。在不同的语境中,该结构有4种句意类型:结果类、前指确认类、后指确认类、后指不屑类。句意类型不同,“不就VP”的重音模式也相应不同。“不就是X”是“不就VP”的一种特殊情况。和其他的“不就VP”句相比,“不就是X”有两个特点:一是它可能是陈述性的,二是四种句意类型出现的频率高低不同。  相似文献   

18.
从认知的角度讲,"类同"是现代汉语副词"也"的原型意义,"并存"、"添加"、"递减"等意义是人的认知能力作用于"也"字的语义结构——比较框架进行概念化的结果,是对"也"字语义结构中不同部分的凸显,也是"也"字语义理想化认知模式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当代侗族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的提出,实质上是遭遇了“现代化”和“全球化”而产生的,即是一个“现代性问题”.从主体角度看,文化保护与传承就是维护民族自己的传统并实现为当代的生产和运用于生活,因而文化传承的根本就在现实的实践中延续传统,侗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也当如此.“原生态文化”现象的本质在于传统的创造性运用,而不是实证主义所追逐的“原汁原味”的静态保护.侗族文化的“原生态”保护和传承不过是其传统文化的当代再生产,这是正确理解侗族文化归入“原生态”视野和实践的维度.  相似文献   

20.
“V不下”与“V不了”虽然都属于可能补语类型,但是它们在具体运用的时候,又存在着交叉和不交叉的地方。通过研究发现它们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都存在一些不对等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