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知识信息环境”。幼儿的求知欲旺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汲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养料。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优化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知识环境,以促进幼儿智力、智源的开发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在教室环境布置中,教师可以在墙壁四周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知识环境。如在认识四季时,教师可事先和幼儿一起用各种废旧材料,在墙壁上布置好四季的景色,让幼儿获得感性认识。上课时,让幼儿自己去观察、思考,教师再做启发性提问,幼儿很快就掌握了有关四季的知识。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创设一种语言氛围,经常向…  相似文献   

2.
环境是促进幼儿自主探究的中介和桥梁。教师可把期望幼儿获得的经验蕴含在环境之中,促进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在创设环境时,考虑幼儿兴趣和教育目标是基本前提,但教师的支持和引导是关键。在实践中,我结合案例体会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十分重要。●开放开放的环境是引发幼儿自主探究的基础。我们常常提供多种蕴含教育目标的材料,给予幼儿自主选择的空间,使幼儿“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如在“快快慢慢”主题中,我先提供了表面光滑程度不一的木板,让孩子们在木板上行驶同样的玩具汽车,他们很快发…  相似文献   

3.
又一个金色的秋天来到了。怎样让幼儿能循序渐进地积累有关秋天的知识,较好地掌握秋天的特征呢?我们给每个幼儿设计了一个“秋收袋”,孩子们从这“秋收袋”中,还真收获不少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请每个幼儿动手做一个类似信封的纸袋子,并给袋子取名,最后定名“秋收袋”。第二、设计“秋收袋”封面。要求幼儿画出秋天的某一特征,并写出自己的名字或做上标记。第三、为“秋收袋”搜集材料。每次幼儿活动后  相似文献   

4.
我们围绕“教育活动的开展与幼儿发展”专题组织研讨,33位教师参与发言与交流。教师们的讨论始终围绕两个核心问题——“怎样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提供适宜的材料来促进幼儿的发展”“怎样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来促进幼儿的发展”。●从环境创设与材料提供方面来看,教师们已经逐步在行动中树立了一个理念——一切从儿童出发,为了儿童的发展。教师在下面三个方面开展了有意义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追问环境创设与材料提供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教师们会不停地追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创设这些环境“”我为什么要提供这样的材料”“这些环境…  相似文献   

5.
角色游戏的过程是创造、想像的过程。在游戏中替代材料越丰富,幼儿选择的余地越大,想像、创造的空间也就越大。为此,我们将替代材料加以分类,摆放在箱内,称之为“百宝箱”。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游戏需要到“百宝箱”中自主寻找、组合、制作材料,尝试多种玩法。由于“百宝箱”是开放的,幼儿取用方便,所以大大提高了幼儿选择材料的自由度和使用替代物的频率。小班幼儿的游戏内容与材料有直接的联系,如他们看到娃娃会想到做妈妈,看到奶瓶会想到给娃娃喂奶。因此,教师可适当地给每个游戏主题提供一些替代物,以引起幼  相似文献   

6.
科学活动“插花”,是我们对导向式教学活动进行的一次尝试。“插花”来源于生活,先抛给幼儿一个明确的任务——“插花”,让幼儿围绕任务去尝试探索。从中发现问题——“怎么插花瓶都会倒”,教师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欲望——“怎样使花瓶不倒”,并提供材料支持幼儿完成。探索过程对幼儿很有挑战性,“任务=材料+创意”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7.
李娜 《成才之路》2014,(20):35-35
一、从生活点滴中渗透教育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很好地阐述了教育包含于生活之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平时我们要善于做一个有心人,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举止,给幼儿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晨间幼儿来园时,我们除了要热情接待他们,还要有礼貌地和幼儿打招呼,引导孩子们也能礼貌地说声:“老师,早上好!”课间游戏时,常常能听到孩子们在游戏时发生争执,这时候就会有幼儿来告状,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首先会向他们了解事情的经过,而不是直接批评指责幼儿,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询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在交谈中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自己来解决问题,以后再遇到同样的情况,孩子们就知道怎么做了。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教师要和幼儿成为朋友,错怪了幼儿要主动说声“宝宝,对不起”,幼儿帮助了你要说声:“谢谢,你真是个能干的宝贝!”静下心来多与幼儿进行沟通,多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多拉拉他们的小手,摸摸他们的头,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二、选材内容需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 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是幼儿游戏的工具。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不同的玩具、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但都要以幼儿的操作为基础,具有可操作性。孩子们对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有一定的兴趣,如有趣的磁铁、水、豆子、小汽车等等,教师可以从这些东西人手,激发幼儿再次探究的兴趣。在活动课“有趣的气味”中教师提供了很多的小瓶子,瓶盖上戳一个小孔,让幼儿闻闻,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为了避免幼儿从颜色上面进行区分,可以在瓶子的外面包上漂亮的彩纸。幼儿边闻边议论:“这个是?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17):193-194
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经验,也可以让幼儿学习怎样控制情绪、怎样与人相处,还可以对幼儿的身体机能和幼儿的智力,都有一定的帮助,因此我们应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区域游戏是一种开放自主的游戏形式,为幼儿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区域环境,更有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纲要》指出“幼儿园数学教育不只是让幼儿积累丰富的数学经验,逐渐形成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更重要的是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专门的数学活动是集中介绍某方面的数学概念,给幼儿提供的学习和操作机会少,而区域活动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让幼儿在和材料、环境、同伴、教师的相互作用中独立、自主的习得数学知识,思维更有效地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代幼儿学习观认为幼儿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是让幼儿身心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学习,教育的目的不是将某些知识强塞给幼儿,而是激发其自发的学习欲望。废旧材料在生活中的运用就能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案例一:春天到了吗?春天来了,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创造春天的环境,营造春天的氛围,同时带领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在幼儿园内寻找春天。先点明现在是什么季节,让幼儿观察周围的变化,让他们主动思考"春天的景色是什么样的?",还可以组织幼儿一起利用废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凡是一切能让幼儿主动活动的机会和条件.都可以成为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环境,一个适宜的环境,实际上是为幼儿开拓了一条自然的生活道路。”《幼儿园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  相似文献   

12.
幼儿在户外活动的兴趣远远超过室内,在户外活动中,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远远高于室内。我们应该积极地让游戏活动从室内走向户外。为此,就要科学地投放材料,创设良好的户外活动环境。材料是“物化”环境的重要组成因素,是幼儿学习的“教科书”,要让幼儿学习什么、发展什么,就要提供什么材料。1.设置多功能、综合性设施设计一些新颖、独特的多功能、综合玩具很有效果。如将木桩、软桥、吊桩、攀登架等按一定的顺序组合、排列起来,使其具有锻炼幼儿多种动作的功能。由于这种设施构造简单,可变性强,幼儿稍加想像,就可以将其变成不同的道具进行游戏。如幼儿坐在软桥上,手拿铁索玩骑马的游  相似文献   

13.
新的课程理念,给传统的幼儿美术活动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挑战,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让幼儿带着疑问走向生活,再由生活走向绘画幼儿绘画就是让幼儿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用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比如画西瓜,可先让幼儿吃西瓜,让他们通过直接观察以及教师的提问让他们知道西瓜有圆形、也有椭圆形的,瓜瓤是红红的瓜子有咖啡色的,也有黑色的。这样幼儿就有了鲜活的素材,画起来就得心应手了。二、让幼儿边玩耍边做手工制作在手工制作活动中,我先把幼儿分组,让每组的每一名幼儿做一个有趣的动作,其他幼儿把这个动作用纸或别的材料做出来。…  相似文献   

14.
<正>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如何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语言区正是提供给幼儿这样一个运用语言的场所。教师可以根据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投放有效的材料,让幼儿在活动中轻松愉  相似文献   

15.
奖牌     
数学活动中,幼儿要动手操作。我要求他们每操作完一种材料之后,必须让我检查,操作正确才可以到其他组去换一种材料继续操作。可小班幼儿任务意识差,往往不按我的要求做,这样我就没法知道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为此,我给每个幼儿做了个塑封的牌子,  相似文献   

16.
在幼儿园的数学活动中,教师们会发现许多幼儿的操作都不尽人意,有的孩子能将问题都回答出来,但当孩子进行练习时,往往是错误百出,甚至还有孩子一到数学课,就表现出厌倦的情绪.在《新纲要》中,没有像以往那样开列出一个幼儿“学什么”或教师“教什么”的知识技能的菜单,而是通过对教师提出“做什么、怎样做和追求什么”的要求,将教育内容与教育环境、教师的任务、儿童的活动、儿童的发展融合在一起.在科学领域提到:“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教育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纲要?科学》)从表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想要让孩子们轻松学数学,爱上数学,那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丰富环境、把握特点、勤能补拙学数学.  相似文献   

17.
前言 我市混合班幼儿占全市幼儿数的60%,由于年龄的悬殊较大,因此带来的经验差异、能力差异、个性差异等十分明显。如何使这些孩子在同一个时间内获得各自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对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更需要教师为每个幼儿的发展需要创设适宜的环境,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让幼儿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为此,我市于1990年9月开展了“混合班合作游戏”的课题实验,以“自制玩具”和“综合性主题活动”为基本桥梁,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新群 《山东教育》2003,(18):61-61
心理学家把儿童创造力描述为“回忆过去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选择、重新组合,以加工成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或新的产品”的能力。那么,如何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发展呢?一、教师根据幼儿的生长特点,按幼儿的兴趣、爱好、情感需要提供探索材料,利用幼儿喜欢触摸、摆放或拆卸各种东西的特点,开展创造活动,这并不意味着让孩子故意去做损坏物品或伤害别人的事情,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做一种自娱性的活动,可以说是自选游戏,除了有情趣外,也会有探索、发现和创造,从而开发幼儿的智力。二、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就要少给孩子提供模仿范例。有时,儿童…  相似文献   

19.
陈杰 《山东教育》2010,(1):71-7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如何创设一个充满生机、有益于幼儿发展的环境,如何让区域与众不同,如何利用区域材料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富有个性的发展,成了我们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0.
开放性游戏环境创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放性游戏环境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开放性的物理环境,即游戏的空间、时间及玩具材料对幼儿来说是开放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取放玩具材料,游戏的场地按幼儿的需要和愿望布置,随时可以变化,游戏的时间由幼儿自由支配,游戏的空间及玩具材料可以共享;二是开放性的心理环境,即游戏中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开放的。如何创设开放性游戏环境?我们从三个方面着手。一、各年龄班参与的游戏环境的创设幼儿园各年龄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游戏发展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