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剑 《良师》2004,(23)
愉快的寒假快到了,老师总会布置几篇作文 ,那 么寒假里的作文可以写些什么呢?相信同学们在寒假里都会有走亲戚、游公园、逛商店、观雪景、看影视、过年等活动,生活内容丰富多彩。要是大家能在活动时留心观察身边的新人新事新景,并且提笔描述出来,那么你的作业就会非常出色了。一、写喜庆场面春节期间,街道的联欢,喜迁新居,元宵节的花灯和秧歌队等,热闹非凡。怎样写好这些场面呢?可以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写出主要人 物和次要人物的表现,再穿插有关的环境描写,以烘托场面的热烈。二、写市场见闻春节前夕,家 家户户置办年货,你可观察一下菜 市…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写记叙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到“三叙”。其一,叙新。写记叙文要做到题目新、题材新和立意新,其中题目新是关键。有些教师总是出一些《暑假见闻》、《寒假见闻》一类的题目。这类作文题,平淡无奇,不能激发儿童的写作兴趣,也不能开拓他们的写作思路。为了把题目出得新颖、醒目,可把上述题目改为《暑假中的一件奇怪事》和《寒假中  相似文献   

3.
偷懒的思维     
一位教授正向学生们讲述一个故事:一个聋哑人,到五金店买钉子。他左手作持钉状,右手对着左手作锤打状。售货员拿来了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随后用右手指了指左手。售货员恍然大悟,于是赶紧拿来了钉子,聋哑人心满意足地走了。聋哑人刚走,店里来了一位盲人……讲到这里,教授突然停了下来,向学生们提问题:“你们说,这个盲人将用什么办法简单而快捷地买到一把剪刀呢?”话音刚落,一位学生便站了起来,声音洪亮地答道:“他只要伸出两根手指作剪东西状就可以了。”其他学生纷纷表示赞同。教授咳嗽了一声说道:“都错啦,其实他只要开口说一声就行了!…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道寒假作业题:每天为家人或社区做一件事;积极锻炼身体,每天至少运动一小时;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把寒假见闻、家人朋友聚会等活动拍成照片,并写上几句感想或评论。这该属于哪个学科的作业?该由哪科任课老师来布置?怎样的布置与反馈才能有效发挥作业的功效?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想说的是:怎  相似文献   

5.
一、还学生选课权,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选择课程资源,确定教学内容一个学段干些什么,一个学年做些什么,一个学期学些什么,一个课时上些什么,都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决策。一位语文教师再优秀,也只是一个人的视野,也只是茫茫学海中某一层面、某一侧面的优秀;而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独特的生命个体,他们甚至可能拥有比他们的师长更聪颖的天赋、更广博的见闻。因此,让学生参与选择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这本身也就是对学生这块人力资源的开掘。二、还学生自主交流权,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享受更多的表现机会,经常性地接受头脑风暴的洗礼班级教学原是教育发…  相似文献   

6.
二、自主习作,发展个性心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这一目标的内涵就是说写作技巧教师可以教授给学生,但不能替代学生去思考、去写作。因此,为了真正“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有东西可写”,能自愿地表达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教师就要放宽写作要求,把“写什么”的权力交给学生。同时,还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已经知道些什么,能做些什么,想做些什么。这样,教师才能摆正自己与学生在教学中的相应位置,才能真正理解“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真正放权给学生,写什么、怎么写,任由学生自己做主,如此,学生爱写了,还担心教不好他们吗?  相似文献   

7.
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指导,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两个问题。具体说来,一是要使学生有东西可写,懂得怎样选材;一是要教他们妥善安排材料,注意用词遣句,写得具体真实。作文指导只有从这两方面着手,并妥善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先生谈到,一次他在北京与叶圣陶先生的长子叶至善先生一同开会,休息时他请叶至善先生介绍小时候叶老是怎样教授孩子作文的.叶先生说:"不教的."接着介绍了叶老的做法.原来,叶老从不给孩子讲写作技巧之类的东西,只要求孩子每天读些书,读什么自己决定,但读了什么书,读懂点什么,都要告诉他.他还要求孩子每天写一点东西,写什么也不加限制,纳凉时让孩子把每天写的东西读给他听.他不说写得好或写得不好,只说懂了或不懂,不懂的地方得认真修改,直到听得懂为止.  相似文献   

9.
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时,总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有时提起笔来也不知从何入手;还有的把作文看成是“硬任务”,强迫自己乱写几段来凑数。这都是平时没有注意积累材料的缘故。怎样积累材料呢?我们可以从《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见闻和自己的亲身感受,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身边可写的人和事可多呢!《鱼游到了纸上》的作者就是个有心人,他到玉泉观鱼,不仅看鱼,而且留心观察那里的人,他发现有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于是就多次跟踪观察,看他怎样看鱼,怎样画鱼。在观察中进一步发现他是个聋哑人,又采取…  相似文献   

10.
作为德育工作者,为了使教育行为收到实效,达到预期目的,就要从内容和方法两方面着手,抓住一切机会循循诱导,力戒苍白无力的说教和灌输。中专时期无论从学生年龄层次还是知识结构上考察,都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主要阶段。新形势下,如何对中专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新课题。下面是我在这方面进行的一次较成功的实践。新学期第一次政治课上,我给学生们出了一道题:以寒假见闻为题,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同时特别强调两点:一是要写真事、讲真话;二是老师只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在寒假的情况,请同学们不要有什么顾虑。没想到,…  相似文献   

11.
先扶后放建立信心三年级学生识字不多,阅读的东西少,知识面窄,常常一开始作文就表现出较大的畏难情绪。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采取了“先扶后放”的办法。具体步骤是:先说后写,从段到篇,从看图写话到观察日记,从仿写到命题作文。我教学生写第一篇作文“记一次喜爱的活动”,要求学生写具体,写出活动的特点。为了帮助学生建立作文的信心,我分三步走。首先,我与体育老师联系,安排了一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运动场所,要求仔细观察一项自己喜爱的活动,观察时要边看边想,看看活动是怎样进行的,参加活动的人有些什么表情,他们可能在想些什么。第二步,组织学生议论。孩子们发言十分踊跃,把自己看见的、听见的、想到的都说出来了。这时,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把所见所闻当作  相似文献   

12.
出于“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的考虑,为了解决学生最大的困难——写作材料少的问题,一些学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设了“每周见闻课”。在这种课中,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周来的见闻(包括生活见闻、电视广播见闻、读书看报见闻等)讲给同学们听,并用简明扼要的话把这些见闻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下,进行积累。然后每人自选一个材料,写篇作文。例如,我们在五年级一个班听了这样一节课,同学们所谈的见闻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学生生活见闻①一天早晨,在一个个体户香蕉摊前,—位税务员收了摊主的馈赠(两大把香蕉),但照价付了钱。并照章收了摊主该交的税。②邻居赵伯伯因公去成都出差,买了火车票后,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对于这一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都比较清楚。但是,学生的作文仍然普遍存在内容空洞、千篇一律的倾向。根本的问题是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能真正从内容入手。一是偏重于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把学生的习作过程束缚在固定的模式中,甚至规定开头怎样写,结尾怎样写,分几个自然段写,可以用些什么词语等,学生完全是在被动作文;二是教师虽然也重视丰富学生生活,开展大量的课外活动,但不重视引导学生将阅读、生活和作文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由于摆脱不了应付…  相似文献   

14.
【习作内容】有一位同学想,如果把喝饮料的吸管变硬或把吃饭的筷子掏空,不就把“吸”和“夹”这两种功能合在一起,做到一物两用了吗?这个同学的想法,称得上是一项小发明。有的同学想法更大胆,更神奇,他们想发明新型的航天飞机、深海探宝器、水面行走鞋、轻便折叠桥……你想发明什么呢?请你联系实际,大胆想象,写一种你想发明的东西。要写清楚发明的东西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用途,要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设计理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以激发情感、引发想象为重点,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基础,展开奇思妙想,进行发明创造;通过多向…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作文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可是学生在写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的时候,往往感到最大的困难就是不会选择作文材料。孩子们往往是觉得这也挺好,很值得写;那也不错,舍不得放弃。所以写出来的文章或者不够典型,或者与自己确立的主题无关,或者不够真实,或者不够新奇,更谈不上什么创新了。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选择作文材料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相似文献   

16.
所谓后习作教学,是指把习作教学重点放在命题之后。它通常表现为:命题—指导—批改—讲评。这种习作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怎样审题、立意、选材,怎样布局谋篇等指导。总是揣摩出题人要我写些什么,怎样写,让学生钻进老师命题的框框里去。  相似文献   

17.
突破常规     
一天,几个爱玩的学生和李老师聊天,李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聋哑人用手势表示要买把剪刀,营业员明白了意思,选了一把好剪刀,卖给了那个聋哑人。过了一会儿,进来个盲人,也想买把剪刀。你说,这个盲人会想什么办法表达自己的意思呢?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让小学生感到写作文一点儿也不难?最重要的一点是老师要自己养成经常动笔写下水作文的习惯。其次,从让学生"明确什么是作文""作文该写些什么""作文该怎么写""怎样写好文章"等几个方面加以引导。如果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写作文真的就一点儿也不难了。  相似文献   

19.
<正>作文教学,尤其是小学作文教学是最让小学语文老师感到头痛的一件事。如何让小学生感到写作文一点儿也不难,步入由厌写到乐写的坦途?教师要做好引导,从让学生"明确什么是作文""作文该写些什么""作文该怎么写""怎样写好作文"等几个方面加以引导。一、让学生明确何为作文语文学什么?学表达!表达有两种形式:一是口头表达,一是书面表达。书面表达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作文。"作文就是把你心里想说的话,围绕着一个主题书写在本  相似文献   

20.
寒假真愉快呀!可开学以后,老师让大家写关于寒假的作文时,心情就愉快不起来了。《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版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丰盛的寒假作文大餐,看看别的小朋友都写了些什么,这些事你是不是也遇到过……吸收灵感,做好准备,开学时一定能写出让老师眼前一亮的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