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血红素蛋白质在甲基纤维素膜中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甲基纤维素(MC)水凝胶将肌红蛋白(Mb)、血红蛋白(Hb)、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过氧化氢酶(Cat)四种血红素蛋白质固定在裂解石墨电极表面,形成稳定的血红素蛋白质-MC膜修饰电极,在MC膜中,Mb、Hb、HRP和Cat直接与电极之间传递电子,四种血红素蛋白质的式电势都随溶液pH的增加而负移且呈线性关系,表明电子传递过程伴随着质子转移,这种氧化还原玻尔效应反应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亚甲基兰聚合膜的电化学表征及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碱性溶液中用重复电位扫描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了亚甲基兰聚合膜.亚甲基兰的聚合是在高电位引发下,氧化亚甲基兰产生自由基发生链式引发聚合.用铁氰化钾作为探针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扫描电镜表征了不同聚合圈数的电极的表面性质.随着扫描圈数的增加,聚合膜的厚度也增加,同时电极由导体向绝缘体转变.电极表面的形貌图也说明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3.
亚甲基兰中性红聚合膜电极对多巴胺的分析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中性溶液中用重复电位扫描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了亚甲基兰混合中性红聚合膜。其聚合是在高电位引发下,氧化中性红和亚甲基兰产生自由基发生链式引发聚合时该聚合物修饰电极在pH值为8.4时对多巴胺有良好的催化氧化能力,在3×10^-6~3×10^-4mol/L范围与峰电流成线性关系。可用于多巴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用甲基纤维素(MC)水凝胶将血红蛋白(Hb)固定在热裂解石墨电极表面,制成了稳定的Hb-MC膜修饰电极.包埋在甲基纤维素膜中的血红蛋白可以与电极直接传递电子.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可得到一对可逆的血红蛋白辅基血红素Fe(III)/Fe(II)电对氧化还原峰,式电势为-0.312V(vs SCE).其式电势随溶液的pH值增加而负移且成线性关系,直线斜率为-41.0mV/pH,说明电子传递过程伴随有质子的转移.  相似文献   

5.
用魔芋多糖(KGM)将肌红蛋白(Mb)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Mb-KGM膜修饰电极.包埋在KGM膜中的肌红蛋白与电极直接传递电子.在-0.2V~0.8V循环扫描,可得一对可逆氧化还原峰,式电势为-0.403V,这是肌红蛋白辅基血红素Fe^Ⅲ/Fe^Ⅱ电对的氧化还原.其式电势随溶液pH值增加而负移且呈线性关系,直线斜率为-47.6mV/pH,说明肌红蛋白的电子传递过程伴随有质子的转移.研究了Mb-KGM膜修饰电极对O2、H2O2、NO电催化性质.  相似文献   

6.
将盐泽螺旋藻和细菌混合固定化,比较对亚甲基兰的脱色情况.结果表明:单独固定化藻对亚甲基兰作用4d,脱色率达到80.9%,而在混合固定化条件下,24h即超过了单一固定化藻的脱色效果,脱色率达到83%,作用4d后脱色率达到92.9%.可以认为细菌的加入提高了盐泽螺旋藻对亚甲基兰的抗毒性,并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固定化盐泽螺旋藻对亚甲基兰的脱色能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三维银的超分子配合物[Ag(L)(1,3-HBDC)]n(1)(L=1,4-双(苯并咪唑基)丁烷,1,3-H_2BDC=1,3-苯二甲酸)。用物理化学、光谱学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合成和表征。配合物1为一维链结构,并进一步由1,3-HBDC未配位的羧基和Ag(Ⅰ)中心的Ag…O键作用扩展成3D超分子骨架材料。该配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对亚甲基蓝的降解表现出了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用卡拉胶将肌红蛋白(Mb)固定在玻碳电极(Gc)表面,制备了MB-卡拉胶膜修饰电极.包埋在卡拉胶中的Mb可以与电极发生直接电子传递.Mb-卡拉胶膜修饰电极在水/有机混合溶液中,表现出准可逆的直接电化学过程.式电势(E^0’=-0.407V)表明该电化学响应是MbFe(Ⅲ)/Fe(Ⅱ)电对的氧化还原.在一定范围内,溶液pH增加,Mb氧化还原式电势负移,且呈线性关系,说明Mb的电子传递过程伴随有质子的转移.扫描电镜显微研究表明,卡拉胶水凝胶与肌红蛋白之间有较强的作用,紫外光谱表明.血红素周围的微环境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9.
用甲基纤维素(MC)将过氧化氢酶(Cat)固载于热裂解石墨电极表面,制备了Cat-MC膜修饰电极.甲基纤维素膜中的过氧化氢酶与电极直接传递电子.在pH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可得到一对可逆的过氧化氢酶辅基血红素Fe(III)/Fe(II)电对氧化还原峰,式电势为-0.331V(vsSCE).其式电势随溶液的pH值增加而负移且成线性关系,直线斜率为-38.0mV/pH,说明过氧化氢酶的电子传递过程伴随有质子的转移.并研究了过氧化氢酶修饰电极对H2O2的电催化性能.在H2O2一定浓度范围(15.6~110.1μmol/L)内,催化电流与H2O2浓度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介孔炭材料对亚甲基兰的吸附特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考察了不同时间、温度、浓度、pH时介孔炭材料对亚甲基兰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甲基兰溶液浓度为5mg/L,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8h,pH值在9h吸附效率最高.介孔炭材料对亚甲基兰的吸附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且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式.  相似文献   

11.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的重要反应.原电池中,两个电极用导线连接,并用盐桥将电解液连接,导线中就有电流通过,这说明两个电极上具有电势存在,并且两极之间具有电势差,这种电极上所具有的电势就称电极电势,用ψΘ表示.  相似文献   

12.
光催化还原法制备载银二氧化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重金属离子光催化还原技术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不同的Ag/TiO2,并用TEM等方法对这些催化剂的载银量、银的分布进行表征,同时利用这些Ag/TiO2催化剂对亚甲基蓝和甲基橙进行降解实验。结果表明Ag/TiO2对亚甲基蓝和甲基橙的脱色效果较TiO2有很大提高,而且载银量存在最佳值。在还原体系中加入EDTA时,可以适当提高催化剂的载银速度。  相似文献   

13.
利用磁控溅射和湿法刻蚀技术在玻璃基底上制备ATO/Ag/ATO/Cr复合薄膜及其电极,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对薄膜电极结构、表面形貌以及电学性能的影响。由于ATO (Sb掺杂SnO2)和Cr的共同保护作用,不仅有效阻挡氧气向电极表面扩散造成Ag的氧化,同时抑制Ag薄膜在高温下的表面凝聚现象,使得薄膜电极在550℃空气退火后,仍然具有较低的电阻率,为23 nΩ·m,且经过600℃的高温处理后依然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因此,选择一定厚度的ATO作为Ag的保护层能显著提高Ag基薄膜电极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抗氧化性。单项试验结果表明,此厚度30~60 nm为宜。  相似文献   

14.
谈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似和不同。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似和不同。  相似文献   

16.
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流通体系中,于电解池的三电极系统的工作电极铂片上施加0.35v(相对于AgCl/Ag电极)的电势,使KCl-Na2CO3-NaHCO3-I-Luminol电解液中I-氧化成单质I2. 生成的I2与Luminol反应,产生化学发光. 电化学发光强度与I-浓度成正比,据此测定I-浓度,本法选择性较好,检出限为4.1×10-10g/mL,线性范围为1.2×10-7~1.0×10-9g/ml,对1.0×10-7g/ml的I-七次平行测定的相对偏差为2.8%,成功地用于食盐中碘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以AgNO3和Na2CO3为原料通过沉淀法制备了Ag2CO3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该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对亚甲基蓝(MB)的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Ag2CO3的禁带宽度约为2.53 eV,经60 min紫外光催化反应,0.5 g·L-1Ag2CO3对40 mg· L-1的MB溶液的降解率达到97.7%,比同等条件下TiO2的降解率高出31.1%.  相似文献   

18.
认为如果两个金属电极的表面带同种电荷,当将这两个电极组成的原电池接入闭合回路后,必有一个电极双电层的电势降方向发生改变。本文分析研究电势降方向发生反转的原因并从学科知识角度进行解答。同时明确说明了高中物理教材中一个电路示意图中各点线的物理学意义和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研究银离子注入不锈钢及以不锈钢为基底的TiN膜的微观结构对其抗菌机理的影响,XRD分析的结果表明Ag 注入没有影响TiN(111)择优取向。银在不锈钢和TiN膜上的晶面择优取向分别为(200),(111)。  相似文献   

20.
谈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脊椎动物内的载氧体有两大类:一类是在血液中能运载氧的血红蛋白,一类是肌肉中的肌红蛋白。在一般的生物化学课本中,只简单谈了二者的结构,对其它述及很少。其实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载氧特性上都有很大的相似性,也有本质的不同,本文就此作以比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