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10月2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的两位科学家安德鲁·菲尔(Andrew Z.Fire)和克雷格·梅洛(Craig C.Mello),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137万美元)奖金。获奖的理由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菲尔和梅洛是因为他们发现了控制基因信息流程的基本机制。人类基因组的操控是由把来自细胞核的生产蛋白质的指令输送到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合成器中完成的。这些指令由信使R N AmRNA)转运。1998年,美国的安德鲁·菲尔和克雷格·梅洛发表了他们对m R N A机理的一项发细胞中的信息输送细胞中的基因信…  相似文献   

2.
荒唐的奇想?不同植物之间的基因嫁接可能会产生新品种,那么,人与植物之间的基因“嫁接”会有什么奇迹出现?也许这一想法有些荒唐,然而,奥地利科学工作者乔治·特雷梅尔和日本科学工作者福原志穗就萌发了这一“荒唐”的念头,他们打算将含有人体遗传信息的基因植入普通的树中,让这种“基因树”带着人类的基因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乔治·特雷梅尔和福原志穗在2003年就用完整的“人类基因”取代苹果树中无用的“垃圾基因”,培育了带有人类基因的转基因苹果树。如今,他们决定把这个小小的实验成果变成一个名为“生物存在”的大商业方案。诱发奇想和…  相似文献   

3.
复杂的进化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考查了年代跨度很大的生物进化现象,才写出了《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那么,正在发生的生物进化现象如何呢,这无疑也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问题。美国遗传学家乔纳森·普里查德和他的同事们对人类基因进行研究后发现,在距今1.5万年至5000年的时间里,大约有700个人类基因组的基因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发生了改变,这一现象表明,人类仍在进化。这个人类基因研究项目研究了非洲、东亚和欧洲人的基因,他们发现,在人类基因中,呈现进化特征的基因分布在味觉、嗅觉、消化系统、骨骼构造、皮肤颜色和大脑功能等各个方面。每个改…  相似文献   

4.
哈佛大学科学家乔治·迪莱和凯文·埃根利用患病人的体细胞制造出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可以长成被疾病破坏的细胞.例如在糖尿病患者身上长出胰岛素分泌细胞或在帕金森病人身上长出神经细胞.这可能为科学家研究疾病提供全新的视角.也可能是再生医学的里程碑。研究人员指出,这也将改变退化性疾病的研究方向,可以将整个疾病的形成及演变过程集中到一个培养皿里。研究人员将可以得到疾病特异性干细胞,这些细胞能变成某一特定疾病缺乏的细胞。  相似文献   

5.
人类基因组测序为认识生命现象以及疾病发生的物理基础提供和建立了完整的信息库,为“基因治疗”以及其他分子治疗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蛋白质分子质量巨大,难以进入细胞,只能作用于细胞表面分子而发生作用;而基因治疗又往往有依赖病毒序列作为基因载体的弊病。这一切都限制了“分子治疗”的应用。而干细胞生物工程却没有这些不足。首先,干细胞具有自我扩  相似文献   

6.
继英国和加拿大科学家3月1日在《自然》杂志网站上报告说,他们利用一种基因“转位子”(即DNA中一段可以移动的基因序列)来替代病毒作为运输所需基因的载体,将普通皮肤细胞转化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之后,美国科学家又传捷报: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科学家在3月26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宣称,他们找到了不需要借助病毒或外来基因、更安全地将人类皮肤细胞变成iPS细胞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大众科技》2007,(10):7-7
干细胞是全能型的,可以分化成任何一种细胞,而干细胞中的Oct4蛋白质起着调控作用,决定干细胞是继续分化成其他特殊细胞,还是保持干细胞的多功能性。通过化学途径可以改变Oct4蛋白质,从而决定干细胞的命运。德国马普分子生物医学所所长汉斯·施勒和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共同发现了一个Oct4蛋白新的调控机制,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可以和干细胞标记结合,从而延长蛋白质的生命和增强读取基因信息的功能。这项新发现被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生物化学杂志》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06,(6):20-20
美国遗传学家乔纳森·普里查德和同事进行的研究发现,在距今1.5万年至5000年的时间里,大约有700个人类基因组的基因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发生了改变,这表明人类仍在进化。例如在中国人的进化过程中,农业的变化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这一重要发现刊登在美国最新出版的一期《科学公共图书馆生物学》杂志上。人类仍在进化呈现进化特征的基因分布在味觉、嗅觉、消化系统、骨骼构造、皮肤颜色和大脑功能等各个方面。“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在过去的一万年里,自然选择是人类进化的重要推动力,认为人类进化已经停止的说法毫无道理。”普里查德说。研…  相似文献   

9.
英国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因为在细胞分裂方面的发现获得2001年诺贝医学奖。他们的发现为治疗癌症开创了令人惊奇的新的可能性。 美国科学家利兰·哈特韦尔与英国科学家保罗·纳斯(前译保罗·努尔斯)和蒂莫西·亨特共同获此殊荣。他们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解释癌细胞如何大量繁殖揭示了一系列潜在的线索。 哈特韦尔61岁,他发现了100多种具体控制单个细胞生长、复制染色体、核实复制、然后分裂并留下两个“子”细胞重新开始这个循环往复过程的四个阶段的基因。 生命基本单位这种看似单调的工作是通过无数复杂的过程进行的,而且每…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今天说,他们解开了人体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秘密。这一研究成果可能有助于寻找治愈癌症的方法。麻省理工学院怀特黑德研究所的罗伯特·温伯格说:“迄今为止,人类癌细胞一直是一个黑匣子,没有人知道其中究竟有多少种调节性变化。现在我们已经能够精确地列出这些变化的数目。”温伯格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和同事能够在实验室的培养皿中把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摩西·雅尼夫说:“这些科学家证明了要想得到癌细胞,就必须经过四个步骤。如果我们能够以某种方式在肿瘤细胞中重新制造出这些步骤中的一个,那么我们就可以…  相似文献   

11.
<正>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会导致上千个不想要的突变吗?这是一项小鼠研究提出的问题。基因编辑的想法是改变细胞基因组中某个单一的DNA序列,而不触及其他的基因组序列。然而,实际上,每个基因编辑方法有时候都会导致不希望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和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在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那么,“程序性细胞死亡”是怎么一回事?“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一种生理性、主动性的“自觉自杀行为”,这些细胞死得有规律,犹如秋天片片树叶的凋落,所以这种细胞死亡又称为“细胞凋亡”。我们每个人都是由受精卵发育  相似文献   

13.
危险正在与日俱增荣·杰克逊和伊恩·兰姆休并没想自寻烦恼,只是烦恼的事让他们碰上了。他们都是澳大利亚的生物研究员,研究项目是控制老鼠繁殖。老鼠泛滥成灾给澳大利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他们希望通过改变鼠痘病毒的基因,从而制造出让老鼠避孕的疫苗。但在研制疫苗时,他们无意中制造出了一种致命的鼠痘病毒。这两位科学家意识到,如果相同的基因操作用于天花病毒,所制造出来的可怕的病毒可能会更具危险。他们发表了他们的论文,以期对这个观点展开讨论,并引起别人对这个发现的足够重视。很快,他们就陷入了旋涡的中心。他们的论文引发 …  相似文献   

14.
普林斯顿大学遗传学家李·西尔弗预测: 2000年,数千种源于遗传缺陷诱发的疾病中,有数10种专家能够在其基因组中找到缺陷。 2005年,人类基因组工程完成全部测绘图谱计划。 2010年,与单个基因相关、具有再生遗传性征的有机物已可移植到动植物体内。 2012年,几乎所有遗传疾病根源(基因)已被查明,因此简便测试即可知道某人终生患病的危险因素何在。 2015年,首批可靠的人类智  相似文献   

15.
<正>"我想这是不可能的。"当被问到猪体内能否长出人类大脑、变成聪明的"二师兄"时,人猪嵌合体胚胎研究第一作者、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吴军斩钉截铁地说。在这之前,有科学家在美国《细胞》杂志上宣布,他们把人类干细胞注入猪的胚胎,首次成功培育出人猪嵌合体胚胎,并让其在猪体内发育了3周到4周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田耕 《百科知识》2001,(12):11-12
“人类基因组科学”生物技术公司称,人类基因遗漏了50000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塞莱拉公司的果蝇基因测序与公立人类基因组公布的果蝇基因有一半的差异。塞莱拉公司也透露,他们正在研究人类基因组变体,不久将公布变体图谱以完善人类基因组图。  相似文献   

17.
水稻基因组的奥秘被初步揭开。在水稻基因组研究中,我国科学家惊奇地发现:水稻基因总数竟然是人类基因组基因数目的约两倍,这打破了过去公众潜意识中存在的“生命越高级,基因数越多”的认识误区。通过对水稻基因组序列框架图的详尽分析,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暨华大基因研究中心的专家估计,水稻基因组中基因总数在46022至55615个之间,并基本确定了其中一万多个基因的功能。水稻基因总数几乎是人类基因组基因总数的两倍。美国华盛顿大学王刚博士说:“我们津津乐道于人类自己基因组的优越时,可至少在基因数目上已输给…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2006,(2):13-13
最新出版的美国《科举》杂志报道:研究浅色素班鱼的科学家已鉴别出一种基因,这种基因在人类肤色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决定人类毛发、皮肤和眼睛的颜色。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研究员发现,素班鱼基因组中存在一个决定鱼皮浅颜色的基因,这个基因上的单个氨基酸在改变色素沉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发现,人的这种基因在序列上与班鱼基因极为相似。他们认为,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欧洲人皮肤颜色比较浅,也可能有助于找到治疗恶性黑色素瘤这种皮肤癌症。  相似文献   

19.
《大众科技》2010,(3):9-10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期宣布,他们绕过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这一步骤,直接将老鼠皮肤细胞转化为神经细胞。研究人员指出,这是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成功将皮肤细胞完全转化为功能性的神经细胞。该发现或将彻底革新人类干细胞治疗的未来图景,改变我们对于细胞如何选择并且如何在人体内维持其特性的理解。相关研究发表在27日出版的《自然》杂志网络版上。  相似文献   

20.
狗来自何处?过去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如今,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破译狗的基因组图谱获得了较为准确的答案,所有犬类的祖先都是灰狼,人类在过去1.5万年里,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犬的特点对犬进行了一系列的选育,培育出400多个犬种。其中各犬种都具备不同特征和不同的遗传密码。2003年美国西雅图的弗雷德·赫奇逊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分析了85个品种414只纯种狗的基因,将它们相互比较并与狼的基因比较,得出了一些结果。在某个特定品种的狗之间,基因的相似度很高,而不同品种的狗基因存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