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教学构想] 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作者借尼斯湖之谜告诫人们要相信科学,要敢于质疑,不要轻信传言。文章始终抓住“疑”与“信”两十字来写,紧紧围绕科学研究者对此事的“疑”与众人对此事的轻“信”来展开。虽然是一篇科普小品文,却写得波澜起伏,摇曳生姿。  相似文献   

2.
<正>一篇议论文,除应具备严密的逻辑力量外,还须生动、有趣,富有激情。说理小品文的最大特点是以说理为主,又具文艺色彩,容易让读者明理动情,因此用说理小品文形式写议论文算得上一大诀窍。当我们读到那些小品文式的议论文时,往往能获得理、情上的双重享受,真是如饮醇酒,久而弥笃。先让我们品赏两篇两名高中生用小品文形式写成的情感激荡的议论文吧:  相似文献   

3.
《笑》是冰心创作于五四时期的一篇小品文,其中蕴含的人性美与自然美的光辉使这篇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了开创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朱元生 《初中生》2006,(11):29-31
《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小品文。文章娓娓道来,灵活生动,笔墨传情,妙趣横生。让我们徜徉其中,来领略其盎然情趣吧。  相似文献   

5.
《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阐述了作者对“桥之美”的认识和看法。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篇议论文,除应具备严密的逻辑力量外,还须生动、有趣,富有激情。说理小品文的最大特点是以说理为主,又具文艺色彩,容易让读者明理动情,因此用说理小品文形式写议论文算得上一大诀窍。当我们读到那些小品文式的议论文时,往往能获得理、情上的双重享受,真是如饮醇酒,久而弥笃。  相似文献   

7.
属于文学样式之一的现代小品文,是各式短文的统称,它与美文、随笔、杂感、絮语散文大体相当。其题材的包容和体裁的自由,可以说是小品文的主要特点。它短小灵活,简练隽永,具有议论、抒情、叙事的多重功能,偏重于即兴抒写零碎的感想、片断的见闻和点滴的体会,是一种独抒性灵、消闲自娱、轻便自由的文学形式。经常阅读一些优秀小品文,可以从中获得不同的人生感悟或思想启迪,例如下面这篇小品文《生命的拼图》。  相似文献   

8.
《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小品文。所谓小品文,顾名思义就是内容短小(本文只有84个字),但韵味深长,需要用心品味的文章。借用一句广告词来形容:简约而不简单,简约的内容里有着不简单的内涵,含义深刻隽永,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9.
功能文体学是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的文体学理论。本文依据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以选取的8篇英语科普小品文为语料,尝试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大纯理功能的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并且对分析结果做进一步的统计和阐释,从而归纳出以功能文体学为视角的英语科普小品文的文体特征。这些文体特征主要体现在及物性结构、语气、情态、主位结构等方面。本文旨在扩展英语小品文这一语体的文体研究范围,以加深读者对该语体文体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小品文。所谓小品文,顾名思义就是内容短小(本文只有84个字),但韵味深长,需要用心品味的文章。借用一句广告词来形容:“简约而不简单”,简约的内容里有着不简单的内涵,含义深刻隽永,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1.
<正>《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5年第10期刊发了洪金发老师的《小品文哲理欣赏》一文(以下简称"洪文"),对《跬积编》中的四篇小品文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选材新颖有趣,可读性强。但是笔者发现,洪文对《重与中》《一瓢诗话》两篇小品文的哲理分析有失精准,在此提出些许建议,与洪老师及广大同仁共商。一、《重与中》的主旨不是表面联系与本质联系《重与中》是洪文选文的第二篇。原文如下:酸秀才赶考,三四十斤重一担行李,也雇了个脚夫。行李太轻,挑起来晃悠晃悠的。秀才或心血来潮,  相似文献   

12.
明达 《英语沙龙》2007,(5):63-63
本篇文章是一篇幽默小品文,含有大量双关语,仅仅按照有关双关语的一层意思翻译,便会失去原文的幽默。所以我们不配中译文。读者可以借助我们对有关双关语作的注解,理解和欣赏原文的幽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小品文概念的模糊,给小品文的研究带来了非科学性。小品文就其文体而言,指体制短小、形式自由、题材广泛、语言隽永、笔调闲适,文以自娱的散文作品;其精神内核是自娱性和闲适性。小品文当起源于西汉滑稽短文。晚唐小品不属于小品文范畴;现代散文中的“匕首”、“投枪”式小品文当属于杂文。  相似文献   

14.
(一)阅读导航《边城》是沈从文最著名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  相似文献   

15.
《边城》是沈从文最著名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小说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表现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人们心灵的澄澈纯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黄河象》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河北武安市徐淑丽《黄河象》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写的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高大完整的黄河象骨骼化石,科学家设想了这头黄河象的来历,以及假想的依据。从表达形式看:一、本文寓逻辑推理于具体形象事物之中。二、重点突...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设想 笔者以为,学习经典古文,重在品读、欣赏和积累。《三峡》是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歌咏自然山水小品文中的首篇。不论从什么角度看,《三峡》都是一篇绝妙的美文,这既是自然的伟大,也是文字的魅力,更是作者的匠心。通过学习此文,既要让学生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之美,更要使学生领悟祖国语言之美和作者的匠心独运。这堂课以寻找美、品读美和积累美贯穿始终,让学生始终沉浸于美的氛围之中。  相似文献   

18.
一龚自珍的《病梅馆记》是一篇思想性很强的政治小品文。这篇短文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摧残、扼杀人材的罪行,表现了作者渴求广开才路,培植人材的进步思想。教学本文前,让学生先了解作者生平、思想和写作时代背景,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全文富有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逻辑性,是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典范之作。教学时,教师应依据教材特点,突出素质教育,引导学生自主乐学,实现文道统一。  相似文献   

20.
科普小品文教什么?怎样教?先看定位,有两个任务:一是科普任务,了解科学常识,热爱科学;二是承担语文任务,通过课文学习,增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科普小品文要体现科普味,更要有语文味,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乐于探究。视角不同决定课堂的不同。《石头书》一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中,并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把这篇科普小品文上出语文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这节课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