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早在1797年玛丽·莱昂(Mary Lyon,1797-1849)出生的年代里,美国女子长到10岁,想上学读书是不可思议的。“多么可笑!”人们常嘲笑说,“女子当然要读书识字,当家庭主妇也应当会记帐算数,但有了这些本事也就足够了。”送女孩上大学,使她们受到真正的教育,在当时简直是不可能的。可是,这种可怕的社会偏见,并不能使玛丽·莱昂气馁。她气愤地说:“男人认为他们能干,但我们女子心里明白,他们并非都是如此。我们也要读书!”玛丽的家境贫寒,父亲没有钱给她买书,使她不可能从书本里学到许多奇妙的知识,于是她决心自己想办法。在她10岁时,她就帮别人干家务,工  相似文献   

2.
最近,职业小说家兼教育顾问梅格·霍奇金·利伯特和她的父亲在纽约城召开了一次叫做“家庭间流传的往事”座谈会。为数不多的成年与会者大多互不相识。她说:“在收集家庭传闻时最简单易行的是从你自己开始。”她让与会者传阅了一张写有各种问题的单子,并让他们两人一组互相交谈。屋子里的人们立刻活跃起来,讲着有关他们的姓氏、姨姥姥玛吉、爷爷的怀表等故事。最后,利伯特让大家静一静。“有人自愿讲点儿他记得的事吗?”她问道。有一个瘦小的中年妇女站起来,有点忸怩不安地开讲了。“我出生在爱沙尼亚,”她说,“这件  相似文献   

3.
1916年春季的一天,奥基夫正在哥伦比亚大学自助餐厅平静地吃着午饭,一个同学突然问她:“你是不是那个作品正在曼哈顿画廊展出来自弗吉尼亚的奥基夫?”听说自己的作品未经允许就被展览,奥基夫惊呆了,她怒气冲冲地去找该画廊的主人艾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当时52岁的施蒂格利茨不但已是驰名全美的摄影家,而且是著名的“291”画廊的创建人。“我是乔治亚·奥基夫”,她对施蒂格利茨坚决地说:“我要你把我的画从墙上摘掉!”施蒂格利茨认为这位28岁的女画家并不了解自己在绘画方面所具有的天赋,他争辩着说:“你还不知道你…  相似文献   

4.
“把所有的女人都忘却,仅只爱着一个。把心儿交由她支配,仅只去恋慕她,仅只对她抚爱……”(拜伦:《闲暇的时光》)1819年4月,乔治·戈登·诺艾尔·拜伦男爵在威尼斯的边齐翁宫被介绍给泰雷萨·格维奇阿利伯爵夫人。拜伦当时已年近三十二岁,而泰雷萨年仅十八岁。就在相识的第一天,惯于征服女性的拜伦,建议泰霄萨随便在什么地方同他单独约会一次。“我考虑一下……”泰雷萨卖弄风情地回答。次日,拜伦收到她一张洒满香水的便条:泰雷  相似文献   

5.
齐白石的结发妻子是位贤慧女人.名叫陈春君。她13岁就到了齐家做“童养媳”。那时,齐白石才12岁,什么也不懂。 说来也怪,父母包办的也并非对对都不幸。齐白石和陈春君从小生活在一起,青梅竹马。虽  相似文献   

6.
《冷眼向洋——资中筠的“洋气”与“土气”》 她曾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入学时还是民国,毕业那年已经改天换地。18岁的女青年迅速适应着新的一切,又因为机缘巧合她被选人外事系统;后来又调入中国社科院参与组建美国研究所,随后担任所长一职至退休。那些年,她和研究欧洲史的爱人陈乐民先生各自发表了很多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和观点,成为一对全国知名的学术伉俪。  相似文献   

7.
1822年,巴黎的春天姗姗来迟,但是它终于降临这座灯红酒绿的城市了。在达西伯爵府邸外边,载着年轻的小姐太太们的马车穿流不息。在府邸内,年轻美貌、有着一头茶褐色头发、半裸着身体的伯爵夫人的遗体正平躺在床上,巴黎警察署刑事侦缉局秘密警察警官利乌说:“一起凶杀案。”站在一旁的弗朗索瓦·欧仁·维多克(即世上第一个科学的侦探和秘密警察的创始人)扬起眉毛问道:“你找到凶器了吗?”利乌拿起一个镶银边的桃花心木盒子,里边有两支决斗用的手枪。“凶器就是其中的一支,手枪是她的丈夫,伯爵的。毫无疑问是他杀死的。”“那么,动机呢?”“伯爵夫人比她丈夫年轻得多。伯爵发现了她的一些私情,就将她杀死了。我们已将他逮捕。”“你错了,”维多克说:“我认为我们要找的凶手是个赌棍,而且最近他到手了一些钻石。”维多克举起手杖指着一个五斗橱说:“珠宝柜  相似文献   

8.
一个夏季的下午,我在伦敦克拉里奇大饭店听到街上传来阵阵有节奏的赞歌声,“马—卡—里奥斯”,“马—卡—里奥斯”。我走到(窗外的)阳台上,看到一群塞浦路斯人在大喊支持大主教马卡里奥斯的口号,他是在一次政变后逃离本上来此避难的。与此同时,在我下面那层阳台上一个漂亮女人也在注视着眼前的一切。这时,她的女仆走过来和她低语着什么,她立即退入室内。转天一早,她钻进一辆高级轿车匆匆离去。我问服务员她是谁。他迟疑片刻后谨慎地答道,“流亡的希腊皇后,她和前希腊国王康斯坦丁都是这儿的常客。”  相似文献   

9.
“月光盲”     
我9岁的女儿莱斯洛在附近的牧场上发现了“月光盲”。这是一匹黑白斑纹的小马,它的四条腿尽管仍很娇弱,却蹦蹦跳跳,欢快地跑来跑去。它那对神秘的眼睛,白里泛着浅蓝。“多漂亮啊”;莱斯洛满心喜悦地说“它已经认识我了,”后来,她悄悄地说,拿着胡萝卜跑了出去。过了几天,莱斯洛哭着跑回家来。“它要被害掉了!因为它患月光盲,谁也不愿买它。难道它活了一年就是为了被宰的吗?”我想,她的心肠真好。我挽起袖子,准备把土豆和萝卜捣碎,一边安慰她,同时也想到这是一件颇有教益的事。我解释说,  相似文献   

10.
往事的联想     
奶奶八十三岁了。中风以后使她不能说话了。夏天里我的一项家务活儿就是给她收拾房间。只是在她醒着时去拾掇,我感到怪不自在的,因为我的一举一动她都盯着看个没完。有一天,我揩拭奶奶来同我们一起住时带来的那只旧皮箱,它的小弹簧锁突然崩开了。奶奶那会儿正睡着了,我不禁好奇地往箱子里张望了一下。里边放的东西不多:有几本旧记事本,一张奶奶的结婚照片,还有一只带项链的金鸡心。鸡心里放着一张奶奶十五六岁时的照片。原来我长得非常象她;我要早知道该多好呀。我翻开一本记事本,看见第一页上这样写着:“给我亲爱的女儿:时光荏苒,人生易老。一生谁无乐和愁,记录下来好处多。愿你的日记能向子孙表明你此生并非虚度。你亲爱的父亲。”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并非天生的隐者。其青年时代 ,不时唱出一些很有理想、很有抱负的歌 ,便是明证。这也是公认的常识。问题是 ,既然并不是天生的隐者 ,那么归隐之后他是如何面对冷寂的隐居生活的呢 ?也就是说 ,他如何调节自己的内心世界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 ,归隐之后的陶渊明并非如某些论者所言 :“无怨无悔 ,乐此不厌。”诚然 ,陶渊明性爱自然 ,由于“久在樊笼里” ,那么 ,“复得返自然”之时 ,其欣喜之情是可以想象的。但这种欣喜并不是一贯的、永恒的。他是一位情感敏锐的诗人 ,也曾是“猛志逸四海”的人 ,并不是一位普通而又平凡地生活着的一般人 ,…  相似文献   

12.
结婚仪式并没有完全按常规进行——在短短3分钟里,没有一点忙碌和俗套。当律师问新娘“你愿意在他生病期间和健康期间守着他吗?”时,约100名宾客哄堂大笑,使仅存的一点庄严也化为乌有。护理患病及康复中的小说家约瑟夫·海勒,对瓦莱里·汉弗莱斯来说并非新鲜事,在过去5年中她一直在干这份差事。当海勒患了使他几乎丧失活动能力达6个月之久的一种奇怪的中风病症时,她就是被指定护理海勒的护士。海勒现年63岁,是大名鼎鼎的《第22条军规》一书的作者,他在重新获得健康后,仍保持他那一贯坦率的幽默感。“如果你们认为这是一场美好的婚姻,那么就等着看到离婚吧。”这位幽默大师妙趣横生地说。在海勒枉费心机地企图踩碎脚下的玻璃杯以后——这是一种犹太人的婚礼传统——他和新娘接受了来宾的良好祝愿,其中包括来自文学界和娱乐性  相似文献   

13.
他们俩于1912年秋相邂逅,他四十六岁,已婚,已是一个独树一帜的著名多产作家;她十九岁,未婚,默默无闻。十年后他们的同居关系结束时,有三个人受到了难以估计的,或者说是无法补偿的损害,但这并非由于缺乏对问题的解决。在赫·乔·韦尔斯生前,责备他的情妇丽贝卡·韦斯特忘恩负义。至于她呢,把自己刻画成一个受害的“另一个妇女”,不得不以有限的一点收入将他们的私生子安东尼·韦斯特抚养成人。现在,安东尼已六十九岁,也来介入了这场纠纷。这已不是第一次了。1955年安东尼在他的自传体小说《继承》一书中已描述了他早年不愉快的生  相似文献   

14.
早秋的邂逅     
他们相爱的时候,比尔还很年轻。很多个夜晚都在他们一起散步、谈天中消磨过去。后来由于两人之间的一点小事,他们便不在一起了。一时冲动之下,她和另外一个自以为爱的人结了婚。比尔被女人伤透了心,远走他乡。昨天,穿过华盛顿广场时,久别多年的她和他不期而遇。她喊道:“比尔·沃克尔。”他站住了,开始他并没有认出她。对他来说,她显得太老了。“玛丽!你怎么在这儿?”她下意识地仰起脸来,似乎是在期待一个吻。但是他却伸出了手。她和他握了手。她说:“我现在住在纽约。”“哦,”他有礼貌地微笑着,很快又皱起眉来。“我一直很想知道你过得…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故居     
青州城西,座落着一处青砖灰瓦、砖木结构的四合小院。院内主厅三间,坐北朝南,曰“归来堂”。东、西、南三面为“人杰厅”。“金石斋”、“词廊”。另有花木点缀,使这座中华传统格局的民间建筑,显得格外清淡素雅、古色古香。这就是1989年5月揭幕开馆的“李清照纪念馆”。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之一,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生于山东章丘明水一个士大夫家庭。书香门第的滋陶养成了她多方面的文字艺术才能,她通音律,善书画,长于诗词。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18岁的李清照嫁与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1107年,为避…  相似文献   

16.
“五四”狂飓的推动,崛起一位英才女性——冰心。她是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开山祖。1923年即赴美留学、游历欧洲,1946年又到日本东京大学(原帝国大学)讲学。她广纳新潮,又回归本土,浸润在世界文化的熏陶中。她的美韵之文,“美化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光泽,其精神之魁力,涌动着博爱的暖流,给人们以无尚的慰悦和心智的启发。近期我采访冰老时,聆听了她的文学卓见:每个作家走上创作之路,都有各自的因由和时代条件。我从小爱读文学的书,是我的海天相接、寂寞无伴的环境所致。“五四”那奔腾澎湃的划时代的爱国、文化革新运动,那强烈的时…  相似文献   

17.
爱的礼物     
暮秋 《世界文化》2003,(4):13-15
“艾玛阿姨,真高兴您能来和我们一起住,”简一边说着一边把一件手工编织的婴儿睡毯放进艾玛存放纪念品的大皮箱里。简今年12岁了,此刻,她正和她的妈妈一起帮助艾玛阿姨收拾东西,为她搬家做着准备。妈妈刚才下楼去将艾玛阿姨的炊具装箱,让简留在楼上帮助艾玛阿姨收拾那些容易引起她伤感的物品。这时,简停下手中的活计,抬起头,透过艾玛阿姨家的窗户向外望去。她正好可以看到自家房屋的屋顶,她的家就在玉米地的那一头。此刻,她的爸爸正挥舞着手中的铁锤,骄傲地为家中加盖的房屋做着收尾工作,风将锤子的敲打声吹了过来,“叮叮当当”,仿佛是在唱…  相似文献   

18.
【梗概】:当谢梦阳忐忑不安地走进那座安静的散发着异国香气的约旦驻华大使馆办公楼时,她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阿拉伯男人。而签证官萨利姆对这个执拗的中国女人也感到迷惑不解。他认真地说:“要知道,你并不是要去参加一个盛大的世界舞会。”终于拿到等了一年之久的签证,谢梦阳来到了约旦南部4国交界的海滨小城亚喀巴,成了小城中唯一的中国女人。直到这时,她才知道自己寄予厚望的地方是一个“鸟都不来拉屎”的沙漠小城。谢梦阳满怀忧虑地展望着今后的漫长岁月,此时她开始恨马戎,那个即将离她而去的丈夫。陌生的一切和饭店经理古小林的…  相似文献   

19.
侯颖 《世界文化》2003,(3):11-12
西蒙·德·波伏娃(1908—1986)是西方当代女性主义的先驱。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她就以其观点新颖大胆的专著《第二性——女人》而著称于世。在这本被称为“女性主义的圣经”的理论名著中,她论述了“女人并非生来就是女人,女人是被动地变成女人”的这一中心思想,揭示了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男人是如何利用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优势,制造出关于女人的种种神话,强制妇女接受下来而永远处于从属的“女人”的地位,书中宣扬了“男人们自己作主,女人们也自己作主”的平等理想。可以说,正是由于《第二性》一书,人们开始认识这位惊世骇俗的女子,这…  相似文献   

20.
暮秋 《世界文化》2003,(3):13-14
我永远也忘不了13岁那年发生的那件事,因为它改变了我的命运;我永远也忘不了迪薇莜夫人,因为她改变了我的人生。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和风轻拂,鸟声婉转。我和同学们都已经来到了教室里,等待着上课时间。我们有的在哈哈地笑着,有的在互相闹着,有的则在谈论着当前最流行的时尚,比如最喜欢将睫毛染成独特的紫色的辛迪·克劳馥近日穿着的时装啦等等……过了一会儿,上课时间到了,维吉尼亚·迪薇莜夫人走进了教室,她清了清嗓子,示意我们安静下来。“同学们,”她微笑着说,“下面,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你们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呢?”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