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教学审美场是指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创造的整体审美化的一种氛围和情调,在这种氛围和情调中,教学主体可以淋漓尽致地进行教学美的创造,并将其育人效应发挥到极致。其有效营造策略有:激活并巧妙调控情绪因素,注意增添课堂的审美色彩.精当使用笑话和幽默,适当引入游戏性因素,创造教学审美场的和谐与自由等。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艺术既是创造性的教学工作,又要求运用语言、文字、音像、造型等方式方法进行形象化的教学。因此,语文教学艺术也是一种“物态化的审美创造”的特殊形式。语文教学艺术氛围的创造是指笼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特殊气氛和情调,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教学艺术氛围是指笼罩在课堂上的特殊气氛和情调.语文教学艺术氛围的创造,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构成教学艺术氛围的要素有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等,其中教学内容起着定向的作用,决定教学氛围的基本性质和情调.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清新优美的情调.“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  相似文献   

4.
金瑛 《时代教育》2009,(6):8-8,34
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其实质是要建立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教学场",即课堂教学艺术氛围。成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应当创造这样的艺术氛围,并引领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感悟中外文化,进而形成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内在气质。语文教学艺术氛围营造要素是多元的,而创建沟通平台、渗透教育机智这两种元素则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5.
韦莉 《湖北教育》2003,(1):55-55
教学美是师生合作共同创造的结晶,而从老师的教来说,为了使教学能在“美”的氛围中进行,满足学生渴求美的需要,教师应该创设“审美场”,使语文固有的美的因素焕发出来。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艺术,它具有创造、协调与审美的色彩,而凸现语文教学艺术的效果是基于和谐的语文教学艺术氛围的营构,即在语文教学环境之中笼罩—种交融气氛和独有情调,它是由认知性、情感性、形象性和思辨性等元素构成的一个有机体系的大氛围。营构和谐的语文教学艺术氛围,有益于加深学生认知,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思维,优化语文教学效果。如何营构语文教学艺术氛围?本文试从四个维度探索:  相似文献   

7.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兰州市教科所卢王君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对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认识,做到如下几点:首先,创造良好的学习、欣赏环境,造成一种审美氛围。这种氛围,完全靠语文教师的素养和美学修养来实现。从心理学角度看,就是使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审美期...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朱绍禹先生曾经指出:“教师的基本作用在于创造一种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所谓情境,就是具体场合中的情形、景象和境地。情境的特征就是具体可感。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就要全方位地设置具体的教学氛围、情调,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铁凝的短篇小说《哦,香雪》是一篇散文化抒情性意味极其浓厚的作品。作者以细腻优美的文笔,通过挖掘生活中有情趣的细节,使场景中充满情调意味;通过使客观场景表现化,以此形成一种情调氛围;通过选取叙述语调,来实现文本风格的情调化。《哦,香雪》通过回避重大的社会矛盾,将日常生活场景诗化,使小说具有丰厚的审美张力和审美蕴味,从而使小说笼罩在一种情调模式的叙述氛围中。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标准、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换句话说,语文教学应力求达到一种"其情也泄泄,其乐也融融"的审美境界。一言以蔽之,语文教学应自始自终徜徉在美的氛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