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米哈伊尔·肖洛霍夫(1905—1984年),是苏联伟大作家.他在苏联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排在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之后,位居第三.肖洛霍夫以他非凡的智慧,创作了不朽的著作.因此,他曾多次荣获列宁勋章和“锤与镰”金质奖章.他的作品先后用54种民族语言出版,其译本流传于世界各地、出版近千次.1965年,肖洛霍夫的著名作品《静静的顿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我国,肖洛霍夫的作品也有着深远的影响.1931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的中译本在上海出版.如今,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有了中译本,对肖洛霍夫及其作品的研究在我国文艺界也正在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2.
生平 同阿·托尔斯泰一样,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是高尔基以后苏联散文的最大代表。他是科学院院士,第二届最高苏维埃代表。他的文学创作道路是在十月革命后的新阶段开始的。 作家在自己创作的《天蓝色的草原》一书的序言里,简略的介绍了自己的经历:  相似文献   

3.
作为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金得主,著名的苏联作家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的名字,是与美丽的顿河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称他为顿河的歌者。提起他的名字,我们的眼前就会展现出这条川流不息的大河,展现出一幅幅哥萨克生活的生动画面。肖洛霍夫生于顿河,长于顿河,是顿河的乳汁哺育了他,给了他无尽的创作源泉。正如肖洛霍夫的伯乐—绥拉菲靡维奇所说:“肖洛霍夫在吃奶的时候就吮吸着亲爱的青色草原,吸收着亲爱的顿河的方言;从孩提时开始,就永久地铭记了亲爱的哥萨克的面貌,铭记了他们的智慧和…  相似文献   

4.
威廉·布莱克的《伦敦》与威廉·华兹华斯的《伦敦,1802年》,均揭露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在资本主义繁荣背后的罪恶社会现象,在创作背景及创作意图上体现出一致性。同时,两首诗各具特色的布局及语言,体出了这两位诗人各自的诗歌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5.
1917年高尔基任《新生活报》副主编,他在《新生活报》上开辟专栏,定名为《不时之想》,抒发不同政见,抨击时事。《新生活报》从1917年5月1日到1918年5月29日共刊载高尔基政治杂文八十一篇。尔后,高尔基将八十一篇政治杂文收入两个集子:《革命与文化·一九一八年杂文》、《不时之想·革命与文化综论》。《革命与文化·一九一八年杂文》收入高氏杂文三十三篇,1918年在柏林用俄文出版;《不时之想·革命与文化综论》收入高氏杂文四十八篇,1918年出版于彼得堡。1918年以后两书被列为禁书,从未再版。最近重版,在苏联国内引起轰动。  相似文献   

6.
<正>本人最早接触到“间隔性原则”这一范畴,是在1983年读到苏联热学家Φ·В·拉扎列夫和他的夫人М·К·特里福诺娃写的《认识结构与科学革命》一书的时候。该书在概述了20世纪的科学革命及其概念论特点后,专用一章阐述了科学认识中的间隔性原则。我立即被这一新颖的方法论思想所吸引。又经过一段时期的查阅资料和独立研究,我写了《科学抽象的前  相似文献   

7.
在苏联革命文学史和世界进步文学史上,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年代,来自社会“底层”的高尔基,在革命导师列宁的亲切关怀下,象革命的海燕那样,迎着暴风雨战斗成长。他从一八九二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到一九三六年写完最后一部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四十多年中,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为无产阶级革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07,(Z5)
列夫·托尔斯泰是闻名于世的大作家。他一生呕心沥血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三颗熠熠闪光的明珠。列宁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托尔斯泰的创作是"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大步";鲁迅评价托尔斯泰是  相似文献   

9.
《哈利·波特》是英国女作家J·K·罗琳 创作的一部掀动全世界阅读狂潮的儿童文学作品。 哈利·波特是一个神奇、正义、善良的小男孩。11岁时,他失去父母,跟着姨夫生活。11岁生日那天,他意外收到了训练巫师的魔法学校的入学通知书,开始了漫长的历险征程。 《哈利·波特》共包括7个历险故事。最近大家能读到的是: 《哈利·波特与麾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 兹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与火杯》。 目前,《哈利·波特》已被译成35种文 字,火遍了全球。…… 圣诞节前夜,哈利上床睡觉的时候,只盼着第二天可…  相似文献   

10.
1917年高尔基任《新生活报》副主编,他在《新生活报》上开辟专栏,定名为《不时之想》,抒发不同政见,抨击时事。《新生活报》从1917年5月1日到1918年5月29日共刊载高尔基政治杂文八十一篇。尔后,高尔基将八十一篇政治杂文收入两个集子:《革命与文化·一九一八年杂文》、《不时之想·革命与文化综论》。  相似文献   

11.
烈日与风暴中的铃兰花──《静静的顿河》中的年轻女性熊志潮被称为“悲剧作家”的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在谈到《静静的顿河》创作的构思时曾说,他要通过“对顿河哥萨克的生活的描写”,来表现“由于战争和革命的结果,在生活和人的心理上所发生的那些巨大变化”,揭示“...  相似文献   

12.
关于小调《第一叙事曲》诞生的背景,音乐史上一直存在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它是以波兰浪漫派诗人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康拉德·瓦伦洛德》为文学脚本创作而成的。其中,美国音乐评论家詹姆士·纪本兹·休涅克的观点可说很有代表性。他在1900年写成的《肖邦:其人及其音乐》一书中认为“《第一叙事曲》是根据《康拉德·瓦伦洛德》而写的。”《康拉德·瓦伦洛德》是密茨凯维支在目睹了波兰革命的失败,并经历痛苦心路历程后所撰写的一部渗透着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叙事诗。那么,肖邦的《第一叙事曲》与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康拉德·瓦伦洛德》是否就…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创作主体意识的角度入手,研究肖洛霍夫早期创作《顿河故事》集的基本特点及其成就与不足,探讨了这部作品在肖洛霍夫整个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论述了此作作为肖洛霍夫创作中政治小说系列的开端,与后来的《新垦地》、《他们为祖国而战》在作品结构原则、中心冲突方面一脉相承的关系,从而形成与《静静的顿河》、《人的命运》一类悲剧史诗显然有别的另一条创作轨道。本文还着重分析了由于作者早期创作主体意识尚处于自然的自我状态而带有某些局限,因此产生的创作中的不足;在形象塑造、情节及矛盾的处置方面都显得过于简单和类型化,但从此集的《野小鬼》、《人家的骨肉》等篇章中人物塑造及心理描写方面的出色表现,可以看到作者本人为克服主体意识的局限而作出的努力,从而显示出日后迅速成长为一名伟大作家的肖洛霍夫,在创作中不断超越自我而走向辉煌的最初印迹。  相似文献   

14.
约翰·克利斯托夫·弗里德里希·冯·席勒(1759-1805),德国民族文学的伟大代表之一,诗人、剧作家和美学家。从1776年开始,席勒在杂志上发表抒情诗和剧本,并于同年秘密写成了第一个剧本《强盗》。不久又写下了他的第三个剧本《阴谋与爱情》。1787年来到魏玛之后,他先后写成了《希腊的神》等诗歌,出版了《三十年战争史》;接着陆续发表《论悲剧艺术》、《论激情》和《论人的审美教育书简》等几十篇文艺论文。席勒一生创作了几十个剧本,并改写了一些名作,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阴谋与爱情》初名《路易丝·密勒林》,是席勒青年时代…  相似文献   

15.
狱中诞生的世界名著●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因宣传革命思想,被沙俄当局逮捕,流放到西伯利亚,在流放期间,他写出了杰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法国作家伏尔泰因诗作讽刺了王室,被关进巴士底监狱。在狱中他写出了自己第一部悲剧《俄狄浦斯王》。●捷克斯洛伐克革命作家伏契克由于叛徒出卖,被德国法西斯逮捕入狱。在狱中,他忍着酷刑留下的伤痛,写下了名著《绞刑架下的报告》。●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中国回国后,在威尼斯与热那亚战争中被俘。他在热那亚的监狱中口述在东方的见闻,由别人代笔,写出了举世闻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西…  相似文献   

16.
列夫·托尔斯泰,这位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伟大作家的创作标志着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最高峰。他“不仅创作了俄国生活的无比图画,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的第一等作品。”(见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高尔基对这位伟大的作家也有极高的评价:“伯爵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天才的艺术家,可以说是我们的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的艺术创作,是俄罗斯文化的珍宝;他的文学遗产,具有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萌芽》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左拉的一部描写工人运动的优秀小说;而《母亲》则是二十世纪初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的杰作。 1 左拉(1840——1902)出身于一个工程师家庭。幼年丧父,母子俩靠外婆家接济,才得以维持生活。他在书局当过包裝工,在这期间,他练习写诗,很得上司的赏识;之后又写小说。他早期的小说具有浪漫主义倾向。六十年代中期,在文艺批评家泰纳的“种族、时代、环境”决定文学和克罗德·贝尔纳的遗传学的影响下,他提出了自然主义创作理论。从1871年起,他开始创作以法兰西第二帝国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到1893年为止,共完成二十部。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卢贡·马卡尔家族》的《总序》(1871)、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文学业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这些桂冠都属于一个伟大的人物──亚利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普希金 (1799~ 1837)是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诗人。他出身于贵族家庭,却拥护、支持革命的十二月党人,他的许多谴责暴政、向往自由的诗篇在十二月党人中传诵并成为精神食粮。可以说,他的一生是为自由而战的一生。   在 38年的短暂生命旅途中,普希金共创作 880多首抒情诗, 12部长诗和一些诗体童话,还有被誉为“俄罗斯百科全书”的大型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的创作,内容上立足于现实,真实…  相似文献   

19.
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伟大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创作中的一部重要作品。作家在他一生的最后几年(1925—1936)一直从事这部小说的创作。《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共四卷。第四卷最后部分未能完成,高尔基就去世了。这部规模宏大的小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作家全部创作生活的总结。《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有一个副标题:《四十年》。这部具有史诗性质的小说正是用鲜明的艺术画面再现了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一九一七年这个历史时期俄国广阔的社会生活。十月革命前的四十年是充满尖锐矛盾和斗争的年代。这四十年经历了俄国解放运动第二  相似文献   

20.
迪埃哥·德·西尔瓦·委拉斯贵支(Diego de Silva y Velazquez)是西班牙十七世纪伟大的画家。1599年生于西班牙工商业城市塞维利亚,1660年死于马德里。 在西欧美术史上,在肖像画方面取得同委拉斯贵支的艺术成就相仿的画家是不多的。无论是他早期的《煎鸡蛋的老妇》《水贩》还是到马德里任菲力浦四世的宫庭画家后创作的《酒神巴库斯》(1628—29)《乌尔康的锻铁场》(1630)《塞巴斯提安·德·莫拉》(16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