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认为,利用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变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及图件是现今经济、快速、高效的技术方法。基于SPOT5 2.5米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更新1:1基础图件及数据,正射影像的制作是基础和关键的环节。本文就SPOT5遥感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在实践中的制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北县1∶1万大比例尺土地利用遥感调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SPOT-5 2.5 m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等数据资料,该文探讨了开展大比例尺土地利用遥感调查的技术路线,进行了张北县大比例尺土地利用遥感调查的试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2002年张北县土地总面积为424 425.36 hm2,共包括37种土地利用类型,总图斑数是57 193个.其中,旱地、天然草地和有林地分别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3.77%、26.31%和7.76%,是该县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与同期1:5万土地利用调查相比,1:1万大比例尺土地利用调查得到的结果更为精确,得到了荒草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和苇地等在1:5万土地利用调查中所不能表达的零碎图斑,说明与以往调查相比,该调查结果可以为土地管理决策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支持,证明该文设计的应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1:1万土地利用调查的技术路线是正确的,对于今后类似的土地利用调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通过该试验研究得知,目前试行的<全国土地分类>还不甚完善,为满足大比例尺土地利用遥感调查的要求,<全国土地分类>仍须进一步修订.  相似文献   

3.
速云中 《大众科技》2007,(8):114-116
文章以昆明市的部分遥感影像为研究对象,利用SPOT5 10m的多光谱数据和2.5m全色数据,针对土地利用遥感影像分类中的影像预处理、影像融合、影像判读方法和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如何更新等问题开展研究,以期获得适合利用SPOT5卫星影像来更新1∶10000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卫星遥感技术在内蒙多伦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萍 《资源科学》2002,24(6):29-34
多伦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南端 ,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带 ;土地结构类型独特。在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中 ,土地利用情况不清 ;更无完整、科学的土地资源数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多伦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综合调查。该文应用TM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及图像处理软件技术 ,结合 1∶5× 1 0 4地形图 ,对多伦地区各种用地类型进行数理统计 ,并阐述了遥感土地利用专题图研究制作情况 ;分析探讨了该区土地利用现状 ,对土地利用结构及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价、预测 ,从而揭示了该地区人地关系 ,提供土地利用遥感专题图研究成果和建议。为当地合理利用土地、综合规划、发展地方经济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小城镇的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小城镇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土地利用矛盾日益突出,小城镇已经成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本文利用1989年黄骅镇土地利用数据库与2003年的航片正射影像图,利用图像融合算法,将土地利用矢量数据与遥感影像进行融合,融合后的影像其颜色代表1989年土地利用状况,纹理代表2003年的土地利用现状,通过影像进行纹理和颜色的对比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并且在GIS平台的支持下,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成果用于土地利用更新,得到更新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经过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研究,初步总结出黄骅镇耕地空间分布与变化的基本特点。根据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情况,建立黄骅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同时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模型,全面分析1989年~2003年黄骅镇土地利用变化数量特征与空间特征,揭示了我国小城镇土地利用变化的“热点”区域,为今后小城镇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昆明市的部分遥感影像为研究对象,利用SPOT510m的多光谱数据和2.5m全色数据,针对土地利用遥感影像分类中的影像预处理、影像融合、影像判读方法和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如何更新等问题开展研究,以期获得适合利用SPOT5卫星影像来更新1:10000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遥感影像技术对我国土地的调查和耕地保护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逐步应用航天和航空技术对我国的土地资源进行利用和动态监测.近些年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遥感影像技术在土地利用和分类方面的业绩更加突出。本文就遥感影像技术在土地利用和分类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卫星遥感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地形图测绘过程中应用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不仅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而且具有较好的的现势性,能够准确对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反应,有效的保证了地形制作的精准性和现势性,有利于更好的满足土地调查工作的需求。文中分析了卫星遥感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上的优势,并进一步对利用遥感影像制作内外业一体化地形图的程序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土地利用变化时空信息平台,发展并实现了利用遥感技术建设时间-空间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技术方法,建立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末期覆盖全国的遥感卫星影像库和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依据全国土地利用遥感时空数据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末期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了我国1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规律,分析了这些规律形成的主要政策、经济和自然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与监测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它的不可再生性要求人类要合理利用土地。开展对土地资源的调查是掌握土地资源规律和特征,了解土地资源质量、数量以及分布格局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开展土地资源研究的最基础的工作。数字土地利用现状图是当前社会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数据之一,制图概括的问题将始终包含在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绘制过程中。本文将深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图技术方法和概括理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现状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由于开展土地详查时技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传统的纸介质的调查成果难以彻底地实现因数和实地的同步变更;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对土地资源调查成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建立并完善一年一次土地变更凋查制度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土地更新调查工作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的土地利用调查内外业不能一体化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Windows Mobile系统的PDA的土地利用调查与变更方法,该方法能够完成变化图斑的属性核查、对土地利用与变更的数据进行采集、实时或准实时地对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修改和编辑,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更新过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上传到土地利用数据库,实现了土地利用调查的内外业一体化。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外业调查是土地调绘工作的重要环节,它是利用航片或卫星正射影像图对土地利用现状及所有权进行全面地调查核实,通过计算统计分类汇总,最终形成详尽的土地利用情况资料,为合理利用开发规划土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DEM的醴陵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形是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形成的基础,本文利用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地貌图,以及野外实际调查资料,通过建立DEM、地貌分区、高程分级、叠加分析等过程,以地貌分区和高程分级区域为基本空间单元,分析了湖南醴陵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具有强烈的区域差异性,各地貌分区与高程分级区域的土地利用组合不同,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地貌分区和高程区域的分布存在差异;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与海拔高程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随海拔高程增加,林地分布比例增大,耕地、园地、城乡居民用地、工矿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均呈减少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三维景观模型,直观地再现了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所处环境的关系,有利于辨识不同地貌部位土地利用的分布规律与差异,可为研究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需求异常迫切.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基础测绘项目以及国家地理国情监测项目的支持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面向当前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多源遥感影像联合获取与协同利用关键技术开展了技术攻关,突破了基于天气信息的影像可获取性预测、基于样本模型的影像云雪雾范围自动提取、基于运筹学思想的影像智能优选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多源遥感影像协同利用的技术瓶颈问题,研建了影像协同利用综合服务平台,满足了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填补了我国多源影像协同利用获取技术的空白.项目成果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核准工作中,解决了短周期广覆盖影像获取技术难题,并在贵州、广东、青海等影像获取困难区得到了常态化应用,在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资源调查、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龙虎山风景旅游区土地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不断深入,引起人们对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及其利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和存在矛盾的关注.本文以龙虎山风景旅游区为研究对象,根据近几年的土地调查数据,对各种地类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当前该景区土地利用现状的特点并对其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卫星遥感在全球和区域尺度土地覆盖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土地利用/覆盖遥感研究的新方法不断出现。对国内外土地覆盖遥感图像分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阐述,初步探讨了提高土地覆盖遥感影像分类精度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部湾经济区1990、2000、2010年的遥感影像图进行监督分类,得出三个年份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两个期间内的土地利用结构数量变化、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区域变化差异情况,对影响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北部湾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有自然因素驱动力和社会经济因素驱动力两个方面,其中自然因素驱动力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和土壤;社会经济因素驱动力包括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城市化水平、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19.
农业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旨在准确地清查土地资源的数量和分布,为全面而合理地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提供科学依据。我国疆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如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及时、详细、准确、经济地进行大面积土地资源调查已成为农业资源调查中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 为了探讨利用航空遥感技术,进行农业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可行性,同时完成天津市北郊区农业土地资源的调查,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和天津北郊区农业区划委员会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20.
基于面向对象的香榧资源分布遥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榧系第三纪孑遗植物,为我同特有的珍贵经济树种.常规的香榧资源调查方法存在工作量大、数据时效性差等不足.近年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应用,为特定树种信息提取提供了可能.基于此,本文以高分辨率IKONOS卫星影像为基础,采用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方法,多尺度分割形成对象后,利用光谱、形状、纹理等构建特征空间,进行会稽山区香榧信息提取的试验,并与常规监督分类法(最大似然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香榧信息提取精度达到86.57%,比监督分类法的精度提高了27.90%.研究表明,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进行香榧信息提取和资源调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