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记者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新闻素材。素材就是作者从生活中摄取的生活资料;是对生活的如实记录。新闻素材是记者在采访中获得的原始材料。是记者提炼新闻事实,新闻题材报道主题和写作新闻报道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闻报道在民众生活中越来越获得关注,民众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是社会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观察者与直接报道者,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是民众对新闻事件形成正确认识的提前,影响着民众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力和舆论导向,所以,记者必须在新闻事件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客观、真实的报道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3.
报道质量考虑因素,指的是编辑、记者用以评价新闻报道质量的标准。我们知道,新闻事实自身具有的新闻价值,必须通过新闻的报道形式表现;而新闻报道能否充分表现出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则取决于记者的报道艺术。西方记者评价一则新闻报道的质量优劣,常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4.
秦勇 《记者摇篮》2004,(6):37-37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和前提.它是记者为进行新闻报道从事的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通过新闻采访,记者能够获得新闻素材,取得报道依据,收集有关背景。深入把握事物的意义和深层内涵。那么究竟怎么样才能搞好新闻采访呢?  相似文献   

5.
李安丽 《青年记者》2007,(16):61-61
体验式新闻是一种创新的报道方式,是指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前提下,记者以第一人称形式深入现场,对客观新闻事实进行亲身体验采访,从而获得真实报道的新闻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6.
近日,新华社海南分社组织海南部分媒体记者对《中国记者》杂志进行了一些评点。一、“专题”对记者业务的指导性强《商旅报》新闻中心副主任李雪山说,“专题”栏目每期都围绕当前新闻报道的热点问题,就如何进行成功报道进行分析、探讨,引领新闻报道方向,这样的栏目设置和稿件安排,对从事一线新闻报道工作的记者帮助很大。如2005年第8期推出的《节能报道  相似文献   

7.
吴晖 《视听纵横》2002,(5):86-87
精确新闻报道(Precision Journalism)是由美国骑士报团的记者菲力普&;#183;梅耶(Philip Meyer)于1967年首先提出的。精确新闻报道,是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的方法,收集材料及查证事实,用以报道新闻。也有人称其为“量化新闻”。但这主要是从报道的结果表现形式而言的,多数的报道以数字、图表等报道形式,给公众一个量化的真实。精确新闻报道有两种方式:一是主动性精确新闻报道,是记者自己做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二是反应性精确新闻报道,是记者利用政府机构,大学和私人公司收集好的报告来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8.
王朋进 《视听界》2012,(5):21-25
“全能记者”,并不是今天人们才关注的一个概念,事实上,可以说它一直是新闻工作者至高的追求。不同的时代,“全能记者”的内涵并不相同。比如,它曾经具有这样一些含义:既能做国内新闻报道,又能做国际新闻报道;既能做时政新闻报道,又能做其他领域新闻报道;既能做好新闻报道,又能写好新闻评论;既能做好文字报道,又能胜任摄影报道;既能写小消息,又能写大通讯;既能胜任平常条件下的新闻报道,又能胜任特殊条件下的新闻报道。有时我们也会用相似的概念来称呼,比如:全天候记者、超级记者。总而言之,它指的是那种能够胜任多重任务、多种条件下新闻报道工作的新闻采访报道者。  相似文献   

9.
报道视角的偏失对媒体亲和力的损害 新闻报道在进行主题的表达时,首先要选择好一个新闻的报道视角.新闻视角是记者报道新闻的价值观定位的出发点,记者要从不同的方向寻找、透视、挖掘和表现新闻,使之更好地将真正的新闻价值显示出来,当记者剖析新闻事实、寻找或提炼主题时,不仅要研究新闻事实所蕴涵的深刻意义,而且要寻求表现这种意义的最佳角度和基调.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1月7日,邓兆安获得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这是他职业生涯又一个光荣的新高度. 从“土记者”、业余记者到职业记者,邓兆安的人生轨迹与新闻工作始终密切联系在一起.如果从1976年在土墙上发表第一篇“报道”算起,他的记者生涯已经长达38年;如果从1984年调入莱州市委宣传部新闻科专职从事新闻报道算起,已有30年;如果从1994年正式调入烟台电视台,也已有20年.  相似文献   

11.
西方新闻界有句名言:"一名合格的编辑记者,首先应当是一位合格的资料员."可见,积累和使用好新闻资料对编辑记者的采编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新闻实践证明:积累并使用好新闻资料,是写出好的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编辑记者采编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有关方针政策的新闻资料,可以使编辑记者及时掌握中央精神,提高报道的政策思想水平;有关知识性新闻资料,可以丰富采编人员的知识和群众用语,改进新闻写作;一些优秀新闻作品方面的资料,便于编辑记者研究新闻业务,提高新闻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即兴采访的手段广泛的应用到了新闻类节目以及纪实类节目当中,为报道增加了无限的活力和生机.在电视新闻节目报道中,即兴采访通过记者与被采访人的语言交流等方法,增强新闻报道节目的现场感,突显了新闻报道的调查性,能够捕捉新闻报道中的鲜活个性.做好即兴采访节目,要求记者在进行即兴采访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还要有极强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创造较好的交流环境和完美的报道形象.新闻记者如何在新闻采访中运用即兴采访为新闻报道增彩,就成为了新闻界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3.
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在现场的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大量的新闻都是事件发生后记者迅速赶往现场采访获得的。为了既能迅即进行报道.又不以偏概全、误导读者.交待新闻来源成为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西方精确新闻学理论的内容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确新闻学理论亦被称为精确新闻体、精确新闻报道,是由美国学者、新闻记者菲利普·迈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其含义是: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查证事实,从而报道新闻。这一新闻报道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风行于美国新闻界,后传遍世界各国新闻界。80年代,我国新闻界开始运用这种新闻报道理论和方法报道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15.
崔平 《记者摇篮》2008,(12):48-49
体验式报道,就是记者深入新闻现场、体验新闻采访对象和新闻事件而采写的一种新闻报道。这种报道真实、自然、亲切,现场感强,有可读性。而目前的体验式报道,则是在记者深入新闻现场采访的基础上,邀请部分读者一起体验,从而形成的全新的策划报道。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海量的信息资源,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读取可能只是一瞬间的事,如何让受众在短暂的阅读中准确把握新闻信息所要传递的内容是每一位新闻记者的本职,因此,在新闻报道中记者所选择的新闻报道角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从培养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度、善用新思维以及新闻报道内容所要体现的时代精神风貌三方面来简要描述记者如何在新闻报道中捕捉最佳的报道角度,使受众能够准确把握新闻传播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17.
杨琨 《声屏世界》2012,(3):41-42
"出镜记者是指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的总称。"①高质量的现场出镜报道,可以强化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可视性和现场感,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的内容,增强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记者出镜这一报道手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在一些电视媒体中,当前有不少记者编辑在新闻报道中言不离策划,把策划当成了搞新闻的主要手段,而对新闻信息采集的重要性却认识不足.本文从新闻报道策划的误区、策划者与操作者认识的差异、正确实施报道策划行为、科学理解报道策划要求四个方面入手,对电视新闻如何规范报道策划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9.
2011年8月,中央电视台全面启动"走基层"新闻报道活动.一年以来,记者、编辑深入基层一线,用切身的体验去记录和感受群众的真实生活和真实状态.如今,"走转改"活动已满一年,在为期一年的新闻报道中,参与者无论从思想认识还是业务能力方面都获得了全面的改造与提升.笔者以为,"走基层"报道不仅仅是电视表达方式的转换,更是新闻从业者价值观、新闻观的重塑.  相似文献   

20.
记者型主持人是指不同于一般记者单纯地采集新闻事实和客观报道,也不同于一般的播音员以第三者立场口播新闻,而是把握整个新闻报道,集采、编、播于一身①,参与新闻报道全过程的主持人。因其兼具记者的现场报道、采写与主持人面对观众出境播报的双重特性,对所报道的新闻事件参与性较高,镜头前后的关联度较强,故此,它既能高度融入新闻报道意识,全面体现节目仿真与宣传意图,充分挖掘新闻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