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9 毫秒
1.
大陆学者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 ,起始于 2 0世纪 70年代末、80年代初。首先倡导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是广东、福建两地的学者。经过 2 0年的研究以及“世界华文文学”概念的产生 ,大陆学界形成了一种新的学术观念———要建立华文文学的整体观。也就是要从人类文化、世界文学的基点和总体背景上来考察整个中华文化和华文文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产生了丰富成果 ,在研究观念、方法、理论体系诸方面有了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以来,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作品在大陆的传播有了长足的发展。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的理论建设与研究,也具有了相当的基础,正在向着建设世界华文文学的宏伟目标挺进。这一切表明,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这一极富特色的文学领域正在进一步拓宽,发展前景是无限美好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欧洲各国华人数目在大量增加,华侨社会的结构也起了根本性的变化,知识分子占了很大的比例,其中有爱好文学、以写作为专职的,因此欧洲的华文文学,便自然而然地诞生了。"欧洲华文作家协会"于1991年3月在巴黎成立,如今的欧洲华文文学,已进入成熟、稳定阶段,前景一片光明。"世界华文作家协会"成立于1992年,今天的整个世界之上,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文学。分布在海外各地的华文作家,有两个共同点:其一是都有完整的中华文化背景。再就是因为长居国外,多少受到一些住在国文化特色的熏陶。他们具有一种揉和了中国儒家思想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特质,他们更习惯以这两种特质的混合观点来看人生,看世界。海外华文文学代表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一是对内,也就是对我们中华文化本身的。其二是对外,也就是对全个世界,对人类文化整体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热”在全球范围的兴起,华文的普遍使用,将有力地推动华文文学走向世界;目前繁体和简体两种汉字并存,对海内外华文文学的相互交流造成极大障碍。汉字统一势在必行;海外华文文坛,多元的文学格局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5.
从中、西文化的二元出发,形成和谐相生的"第三元"文化格局,将是中华文化对世界的重大贡献.新世纪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是考察这一文化格局的重要一维.新世纪10年海外华文文学在深层次上呈现的中华民族文学的整体性,海外华文作家"新老"交接中的世代沟通,华人新生代和新移民作家创作引起的海外华文文学格局的深层次调整,汉语在文化流徙传播中的丰富发展,都反映出海外华文文学超越东、西二元而指向"第三元"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在台湾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中,活跃着一批卓有影响的三峡籍作家。他们不仅向台湾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奉献了丰硕的创作成果,而且以对三峡大地的倾情书写在台湾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中构筑了一道迷人的三峡文化风景线,并以自己卓越的文学活动,促进了三峡文学与台湾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的交流。总结他们对台湾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的杰出贡献,对促进三峡文化与文学建设及推动其与台湾文学、海外华文文学交流有强烈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1994年4月23日,江苏省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于南京正式成立。江苏的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起初只是由一些零散的研究工作者在进行。1988年5月,在南京召开了“苏皖两省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座谈会”,初步组织了队伍。1989年12月,正式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性的各种文化交流愈来愈趋于密切。海外华文文学作为~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开始受到国人的关注。一向致力于出版后台和海外社会科学研究专著的驾江出版社,干1993年12月推出的《海外华文文学史初编》,无疑是迎台了时代需要,且为广大文艺爱好者和文学研究专家所亟需的一部文学史专著,诚如该书主编陈贤茂先生在后记中所说:“海外华文文学如果从1919年算起,到现在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过去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海外华文文学作品很少介绍到中国来。在中国大陆介绍和研究海外华文文学,是最近七八年的…  相似文献   

9.
海外华文文学始终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底蕴,形成了围绕着中华文化核心的几个基本母题。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乡土与故园、祖先与家族、接续传统与文化认同的冲突、兼济与独善的忧患意识都是海外华文文学历久弥新的基本母题。分析与理解这些母题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海外华文文学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论述华文文学的名称与定义,世界华文文学的版图及其拓展,不同时代的留学生文学,世界华文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世界华文文学多元文学中心,以及从世界华文文学到华人世界文学等诸多问题,但主要是响应汕头大学编写的《海外华文文学史》一书中所提出的两个重要观点,此书编写者说,正当中国某些标榜先锋的作家和学者热衷于在西方文化中淘金的时候,海外华文文学却正在悄悄地向中国传统文化回归,无论从内容到形式,从艺术构思到表现技巧,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还说,这种潮流还刚刚在兴起,但很快会变成一股热潮,这篇文章认为这样描述当前华文文学世界的状况失之偏颇。文章还认为此书编写者否认今天世界华文文学已经存在多元文学中心的观点是不对的,有志弘扬中华文化,推动华文文学在世界发展者都应该抛弃“中国(精英)中心”的过时观念,都应该支持并推动华文文学世界多元文学中心的出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勾勒了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的沿革,并阐述了海外华文女作家著作在大陆出版的状况及创作特色。认为这是一群身处万国,用汉语进行创作并植根于中华大地的女作家群。海外华文文学是中华文化的开放性的延伸,海外华文女作家的创作是海外华文文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学者化的创作倾向,结果在深层人生的思考,重大命题的瞬间感悟,女性人格的独特透视和心灵剖析的理智光芒之中。  相似文献   

12.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事业的主要基地,也是海外华文教育的典范。由于华文独中坚持办学性质的民族性、办学目标的准确性、对办学活动的有效领导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得到持续的发展。由于华文独中的发展,马来西亚成为海外华文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华文独中的办学经验对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如果不是近代以来台湾、香港特殊的历史遭际,中国文学中大概不会产生以区域命名的台湾文学和香港文学;如果不是全球化程度日渐加深,海外华文文学大概不会如此汹涌地出现在我们眼前。历史和现实的共同作用,营造了一个新的文学领域: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刘俊)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专门的研究机构遍布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4.
今年四月二十七日至三十日,“世纪之交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青年学者研讨会”在福州召开,会议由福建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福建台湾文化研究中心和《台港文学选刊》杂志社联合主办。参加会议的有港澳知名作家秦岭雪和汤梅笑、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保生、医南大学博士导师饶芄子,福建省资深学者刘登翰、林承璜、杨际岚和一群来自全国高校、研究机构、新闻单位的青年学者.共三十人。会议围绕四个中心议题,进行了各抒己见,场所欲言的热烈讨论。其一,如何评估迄今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所取得…  相似文献   

15.
当下文化产业如火如荼,其中,海外华文文学改编推动着影视的发展,也为自身的传播助力。从这两者的历史叙事问题上考察,可以发现影视文本对于历史的传达、阐释与文学文本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差异,这显示出不同编创者的意旨和手法,也体现出图像媒介与纸质媒介在编码上的个性和侧重。旅美作家严歌苓的作品影视改编成为了以上问题突出的范本,透过其历史叙事的研究角度发掘海外华文文学的影视改编的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海外女作家的散文创作是海外华文文学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本文从文化底蕴及其视野、艺术品位和女性风采等方面,把握海外华文女作家散文的整体风貌,探索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一自从 1 982年 6月 1 0日至 1 6日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首届“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 ,2 0年来祖国大陆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正如“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筹委会”常务副会长、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饶 艹凡 子教授所指出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经历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 ,对海外华文文学‘空间’的界定、海外华文文学历史状况和区域性特色的探索、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关系探源、如何撰写海外华文文学史等重要问题 ,进而转入到世界华文文学的综合研究和世界华文文学史的编撰 ,以及从文化上、美学上各种理论问题的思…  相似文献   

18.
海外华文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华文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当前海外华文教育教学师资水平不一、教材状况针对性不强、教育对象日益复杂等因素影响了华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文章对此进行了研究,提出若干对策,以地方侨务部门为主导,构建提升海外华文教育教学质量体系结构,通过对华文教师的系统培训充分发挥华文教育基地作用,并对温州海外华文教育进行了对策应用分析.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海外华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参考,对海外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的标准选择和资料搜集刍议陈红妹近10年来,我国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逐次展开,渐成规模,并且颇有成为“显学”的发展态势。为数众多的有志于此一领域的学者或整体把握,探寻其历史全貌,或发隐抉微,发掘其丰富内涵,在宏观审视和微观研究上都积...  相似文献   

20.
海外华文教育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潘懋元张应强海外华文教育,既是海外华人的民族文化教育,又属于华人所在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受所在国教育政策、法规的约束与管理。由于具有这一特点,更由于各国的政治条件、社会环境不同,华文教育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面临诸多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