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I0001-I0001
<正>[导读]记者今天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高分一号圆满完成各项在轨测试内容,正式投入使用。科技日报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今天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高分一号圆满完成各项在轨测试内容,正式投入使用。高分一号卫星是我国首颗设计、考核寿命要求大于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颗卫星——"高分一号"于2013年12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这标志着我国对地观测新时代的开启。"三高"卫星所谓高分辨率,主要体现在空间、时间和光谱分辨率3个方面。高分工程由天基观测系统、临近空间观测系统、航空观测系统、地面数据中心系  相似文献   

3.
据国防科工局消息,我国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高分一号"任务,已完成卫星、运载火箭出厂审定工作,转入发射实施阶段。"高分一号"卫星将于4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据介绍,"高分一号"卫星是我国高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3):F0002-F0002,F0003
遥感卫星地面站是我国对地观测领域的核心基础设施,负责接收,存档,处理国内外对地观测卫星数据,并为全国遥感用户提供数据与信息服务。目前,卫星遥感已逐渐成为各国空间对地观测领域的主要科技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航天技术是未来世界各国争夺空间资源的重要技术,而空间对地观测技术是发展航天技术的核心目的之一.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已经发射了数千颗航天器,可见对地观测领域竞争的激烈,由各种卫星组成的对地观测系统不仅能满足军事的需要,有效地维护国家安全,而且还可以满足面向各种民用,国民经济建设等各方面的需求,本文简要介绍了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现状,包括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瓶颈,接着分析我国航天对地观测系统存在的差距,最后谈谈对我国未来对地观测技术发展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I0002-I0002
我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资源三号”发射一年来,已向国内外近400家单位提供了3万余景、覆盖面积超过3500万平方千米的卫星影像数据产品。我国将用10-15年建立满足测绘地理信息需求的测绘遥感卫星体系。这是记者从今天召开的资源三号卫星工程研制总结会上了解到的。  相似文献   

7.
正8月10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三号卫星。该卫星是我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米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将显著提升我国对地遥感观测能力,是高分专项工程实现时空协调、全天候、全天时对地观测目标的重要基础。微波"体检"轻松"透视"与利用可见光观测地球的兄弟姐妹相比,高分三号卫星是"高分家族"中唯一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它不需要借助光线,而是利用微波给地球照相"体检"。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12,(17):10-11
我国首颗高分辨率光学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7月30日正式在轨交付用户投入使用。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7月30日举行的资源三号卫星在轨交付仪式上,卫星由研制单位航天科技集团正式交付主用户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等用户  相似文献   

9.
150 8月16日,海洋二号卫星发射升空,这是我国第一颗获取海洋动力环境信息的专用对地遥感卫星。值得关注的是,在研制过程中,依靠自主创新,海洋二号卫星实现了技术突破,已提交专利申请150余件。  相似文献   

10.
动态     
《科学中国人》2022,(2):6-7
我国高分多模卫星正式投入使用1月20日,国家航天局在京举办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以下简称“高分多模卫星”)投入使用仪式。利用高分多模卫星0.5米分辨率全色、2米分辨率多光谱数据产品,可进一步满足大比例尺国土调查与测绘、重点区域自然资源遥感监测、灾害风险与应急监测、农业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精细化监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城市精细化管理等领域对高精度遥感数据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1.
50年前第一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遥感”的诞生,使得人类掌握了利用对地观测技术获取地球客观而现实的时空信息、从空间高度分析并认识地球系统宏观变化规律的手段。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在地球研究中具有难以比拟的优势,在遥感问世50年之际,在世界面临环境、资源、能源、灾害以及全球变化等挑战背景下,分析国际和我国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剖析空间对地观测的科学内涵和应用方向,对更好地建设我国的空间对地观测体系,让遥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动态     
《科学中国人》2022,(7):6-9
中国首个海洋监视监测雷达卫星星座正式建成自然资源部消息,4月7日7时4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一颗1米C-S A R业务卫星。这一卫星是我国第二颗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业务卫星,可与已在轨运行的首颗1米C-S AR业务卫星及“高分三号”科学试验卫星实现三星组网运行,卫星重访与覆盖能力显著提升,标志着中国首个海洋监视监测雷达卫星星座正式建成。  相似文献   

13.
资源卫星应用是多学科、综合性的航天高技术,资源卫星应用事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15年来,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发展迅速,卫星应用工作成绩显著。资源卫星应用系统的成功建设与运行,填补了我国资源卫星应用系统的空白,特别在资源01/02星的交付使用以来,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获取了大量珍贵的数据信息,数据产品得到广泛应用,不仅谱写了我国对地观测卫星应用的崭新篇章,而且也使航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积极、广泛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了中国航天技术与应用的国际影响,提升了我国对地观测卫星应用在国际遥感界的地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以下简称数字地球中心)是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它由卫星遥感中心、航空遥感中心、空间数据中心、数字地球实验室4个科技机构组成,是运行与研究结合的综合性研发机构。意义:组建数字地球中心,是中国科学院为了更好应对国际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  相似文献   

15.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人类从空间观测地球和探索宇宙奥秘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从此,人们广泛开展了利用卫星观测资料反演大气、海洋、陆地等参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此相应,提出了“遥感”这个名词,卫星遥感也伴随产生。随着其应用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目前全球已有包括中国风云系列的近30颗陆地卫星入轨运行,获取了海量的地球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6.
《发明与创新》2020,(3):F0004-F0004
去年12月10日,我国首颗民用亚米级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高分七号"拍摄的首批卫星影像图正式发布!一向低调的"高分七号"再也藏不住一身的"才华"了!相信大家都看过类似的卫星影像图,可是这几张图片的颜色格外鲜艳,看起来花花绿绿的,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些图是由"高分七号"上的双线阵相机拍摄的原汁原味的"3D立体大片",在"高分七号"眼中,建筑物不再是地图上的一个个方格子,而是一个个立体"模型",裸眼看有点怪,当你佩戴3D眼镜再看,效果就出来了!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2月1日12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遥感卫星四号”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4,(4)
东北地区首个超算能力达1170万亿次/秒,集超算、云计算、空间信息、移动互联网四位一体的大数据处理平台和东北首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中心在东北大学云计算科技产业园建成,将于4月底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对地观测卫星数量的增加以及传感器性能的提高,利用遥感技术的矿产勘查工作也逐渐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尤其是21世纪以来,对地观测项目备受世界各国的重视,卫星空间分辨率不断提高,遥感技术在矿产普查和矿山开发中的作用也不断深化。本文通过介绍国际高分卫星的发展现状,遥感找矿技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高分卫星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信息》2013,(21):10-10
遥感影像的独特地理空间属性使得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有其不同的应用范畴,在中低分辨率应用中.国产遥感影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但在需要高分影像的市场中.却很难见到国产卫星遥感影像的身影。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高分卫星上天.这一现象正在有所改观。随着供给量的增加,国产遥感卫星影像的机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