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演进历程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一是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21世纪焕发新生,二是标志着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到新阶段,三是坚定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四是壮大了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力量.深入全面认识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更好地引领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20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中, 列宁主义和邓小平理论都起到了极为关键的历史作用。它们都是在20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处于大低潮时期为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形成的决定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重要理论; 都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 是20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重大的理论成果; 都使社会主义价值得以充分展现, 指导社会主义走出低谷, 蓬勃发展。列宁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历史地位告诉我们: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必须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勇于和善于根据新的社会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 才能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 指引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在深入思考和总结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经验和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结论。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证明:是否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代表先进化的前进方向,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决定着共产党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4.
解里轩 《上海教育》2008,(15):39-40
苏东剧变及其原因 社会主义在20世纪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波三折,乃至大起大落。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有70多年历史的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入低潮。怎样看待这一挫折,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必须弄清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又遭到巨大挫折,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前进。那么,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到21世纪会是怎样呢?一切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都在思考和探讨这样两个问题:①社会主义究竟有没有前途?②如果社会主义有前途,它究竟以什么面貌出现在世界上,有何特点?对于这两个十重要的问题,我们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便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科学社会主义由来已久,从(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有151年的历史。19世纪后半期,它作为社会思潮、社会运动有了长足的发展,却未能作为社会制度建立起来。进入20世纪,它作为社会运动、社会制度有了飞跃性的变化。它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改革浪潮迭起到局部严重受挫,从苏东剧变解体到中国一枝独秀,经历了一段复杂曲折的过程。世纪之末,回顾与反思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演变,探寻其成败得失,对直面现实,展望未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因篇幅所限,本文只能就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几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只是整个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序幕.环顾全球,用冷静而清醒的目光审视世界大势,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非但不会"终结",反而会在逆境中逐步复兴,并在新世纪迎来又一个绚丽的春天.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的现实运动构成了20世纪社会历史画卷的主页,并在其矛盾运动进程中呈现出如下特点:理论与实践的历史错位是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发端的主要特点;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是曲折性与前进性、单一性与多样性的矛盾统一;在理论的创新性与教条化的矛盾撞击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19世纪、20世纪之交,以第二国际破产为标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第一次低潮,20世纪、21世纪之交,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为标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第二次低潮。第二次低潮与第一次低潮相较,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当苏东剧变,许多国家的共产党倒台时,仍然有──些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站稳脚跟,继续坚持社会主义;二是在这次低潮中失败和覆灭的只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没有消失.而且在中国获得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的表现形式:三是在低潮进入谷底时,社会主义运动逐渐出现回升趋势。两个世纪之交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给了我们深刻教训: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其次.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各国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回顾与21世纪社会主义的展望聂运麟同19世纪的社会主义相比,20世纪社会主义的成就更为丰厚。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主义从欧美的运动发展成为世界的运动。自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后,社会主义运动便不断向前发展。1864年建立的第...  相似文献   

11.
从人们的一般理解和逻辑共时性看,“社会主义”一词有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制度三重涵义;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看,从逻辑历时性看,“社会主义”一词实际上包含着共产主义,一般意义的社会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三重涵义。它们与资本主义都存在对立统一这个最高层次的原则关系,但都有与资本主义的特有关系,即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全面替代关系,一般意义的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旧痕迹的全面斗争关系,现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共存、竞争与合作关系。这个认识对于社会主义实践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现实社会主义的产生来看,它是嫁接在封建社会基础上的"野蛮的资本主义"的产物,是东方国家在其传统文明的背景下应对西方文明挑战的产物.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教条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是现实社会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潜存的两大内在矛盾.正是这两大矛盾主导和决定了现实社会主义的演进方向和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哲学与社会主义关系密切。哲学对社会主义实践具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实践也不断丰富发展着哲学。文章初步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继承者对于哲学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论证和实践,强调哲学与社会主义时刻都不能彼此悖离,并对两者关系在中国当代的成功实践作了一个简要回顾,企望给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高级阶段,亦不是形而上学之永恒,它自身的存在也要经历一个产生、发展、更高层次的发展过程。以往我们只是从某一特征角度来界定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模式化、固定化、静态化,必然导致教条主义、形而上学。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最鲜明的特征和优点,就在于它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个辩证运动的历史过程,从生产力的高度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有机体。这就克服了过去仅从某一特征角度来看待社会主义的不足,从过程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的民生社会主义反映了中国社会现代化中的许多深刻问题,民生社会主义所提出的问题和彰显的价值观念、发展趋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有着重要的参照意义。通过对民生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比较,从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民生社会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支持和启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对在经济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长期的艰辛探索,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为开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开拓性地创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江泽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和社会主义分配理论有突破性创新,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纷纷建立,在世界上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竞争并存的局面,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关系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邓小平以全球视野审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构筑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理论,该理论是社会条件的必然产物。邓小平坚信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强调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强调要引进资本主义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奠定物质基础。邓小平制定了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独立自主的根本原则,维护和平的基本原则,共同发展原则和国家主权高于一切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以哲学视角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与发展的历史考查,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邓小平以其深刻的哲学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今天,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我们考查哲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从哲学角度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会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指出:在当代,我们必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认识当代社会主义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从而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认清社会主义的特征,完善社会主义的制度,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的"现代社会主义"不是专指科学社会主义,而是指19世纪初以三大空想家为代表的高级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大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