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决问题的训练方法很多,其中“多题一解”、“一题多解”、“一题多用”、“一题多问”和“一题多变”等训练方法能有效地克服题海战术,提高题目的利用率,有利于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2.
柴勇 《中学生阅读》2008,(1):118-120
在化学教学中,把“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的训练方法称为“一、多”训练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现举例说明这种方法的妙用。  相似文献   

3.
“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是数学教师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这两种解题训练模式的构建可以突破原有解题教学的结构,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数学习题的解题方法,这对其解题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构建“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教学课堂,教师需要对其价值进行分析研究,再从实际教学的开展出发探寻有效教学设计的方法,对初中数学“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教学的开展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所谓一变多,就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巧解快解,即“放”;而多变一,就是多题一解,或多种具体方法总结还原为一种根本方法,或多个知识点变为一个浓缩点,即“收”.思路的“放”和“收”是对立统一的,往往同时使用,先放后收或先收后放的多次循环使用,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5.
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我们通常较关注“一题多解”问题的训练,而往往忽视“多题一解”与“一题多变”能力的培养.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的确有助于提高考生熟练并灵活运用物理基本规律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多题一解”的训练不仅能培养考生从千变万化的习题环境中摄取物理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内地和香港学者有个共识,变式教学反映了中国数学教学的某些合理之处.更为广泛地发现,世界范围内,东方课程与西方课程的最大差异在于以中国为首的东方数学课程组织的细胞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多题一解”的问题组的结构,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课程问题与问题关联很小,这种的问题组的结构相对少,而螺旋变式课程设计模型就是试图把这个“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元素合理,理论提升,参照了东方青浦课堂教学实践和西方变异理论(Marton& Booth,1997),结合了数学和数学学习过程的本质,归纳出螺旋变式课程设计模型,强调有系统地“变”,利用问题变式,“结构”教学,实现概念链接,从而达成知识的“深、广、透”设计.  相似文献   

7.
初中数学综合复习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而“变式训练”是完成这一目标的良好方法之一。所谓“变式训练”,就是有针对性地设计一组题,采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多图一题,一题多变,对此辨析,逆向运用等方法,对初始题目加以发展变化,从逻辑推理上演绎出几个或一类问题的解法,通过对一类问题的研究,迅速将相关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8.
刘丽华 《教师》2012,(30):88-88
数学解题训练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解题训练中典型题目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发散性、创造性,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知识能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本文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解题分析,阐述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数学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看了浙江嵊州市阮庙中学施良红老师在《数学教学》2009年第2期发表的文章《一道中考试题的多思路求解》后,对“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及“多题一解”有所联想.  相似文献   

10.
以“矩形折叠二轮复习课”为例,立足“一题”进行变式教学设计,以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用等形式进行变式教学,以期复习课走向深入,从而达到“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效果,最终将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内化,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围绕“如何使课堂充满趣味与活力”这一话题进行探讨,从活化例题背景;提供一题多解;引发一题多变三个方面阐述观点,旨在寻找有效的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物理总复习教学中,笔者常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下面就容器中两部分气体间液柱移动方向问题的教学,谈谈在这方面的尝试。〔题目〕如图一,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竖直放置的玻璃管内有一长为h的水银柱,将管内气体分为两部分,且L2=2L1。若使两部分气体同时升高相同的温度(设原来温度相同),管内水银柱将如何运动?一、一题多解〔分析〕原来受力平衡而静止的水银柱之所以会移动,一定是由于温度变化时平衡遭到破坏,故可从气体压强的变化来分析。解法一:设两部分气体都作等容变化,并分别将…  相似文献   

13.
变式教学有三种形式: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和变换背景.变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应用题教学中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 ,不仅可使学生解题思路开阔 ,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意识。所以 ,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 ,展开想象 ,敢于标新立异。教师要善于启发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多层次进行尝试 ,寻求新颖、独特的解题方法。“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1 一题多问一题多问是根据题目的条件 ,提出不同的问题 ,促使学生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 ,展开联想 ,使学生的思维多方向、多层次地进行发散。例如 ,在复习“工程问题”时 ,我出示了以下…  相似文献   

15.
贵刊2004年第11期刊登深圳市福田中学李春来老师的《坚持“一题多问、多变”,引导“一题多解”》一文中的“变化4”的设问和解法均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立足中学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变式艺术,培养学生具有发散思维的能力,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方法以用最少时间、最少题量来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秦明俊 《辅导员》2009,(13):67-67
在一个主题情境的统领下,精心设计一些有坡度、有联系的题组练习,有利于扩展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突出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这类题组,应该注意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一题多思”的策略,发挥多种功能;应该以“变化”为主线,在“习题多解、题目变化、功能发挥”上下工夫;应该以“比较”为基点,加强对比分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8.
“一题多解”是培养数学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将“一题多解”恰当地融入高中数学教学中,从多角度探讨解题规律,有助于学生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9.
曾闯伟 《学周刊C版》2011,(9):182-183
如何让漫长的高三复习变得生机盎然、新颖独特?如何让零散琐碎的知识变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如何让学生通过课堂复习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探索.结合对于这些年来高三数学复习有效形式的思考.提出“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中物理问题复杂多样的特点,指出“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在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中的作用,通过对这两种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有效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与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