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量热点事件广泛、迅猛、多向的传播,极度吸引当代大学生的眼球,给高校民族精神教育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高校民族精神教育应当顺势而为,注重民族精神教育的主导立场,以坚定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注重民族精神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应对新媒体场域下学生的思维变革;注重民族精神教育课程的实践倾向,以构建民族精神教育大课程体系,最终提高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效性、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精神要素在以华夏为主体的古代民族中已经存在,因此历史学要充分发掘传统民族精神要素,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凝聚力。同时历史学和历史教育还要充分发掘近代以来以革命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要素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民族精神要素,努力培育现代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梁顺平 《河南教育》2014,(12):94-95
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时代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需要,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发展需要。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要以民族文化教育为基础,增强民族认同感;以国史、国情教育为重点,增强民族责任感;以公民意识教育为基点,增强民族归属感;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增强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4.
邓蕙 《天津教育》2012,(2):22-24
天津市民族中学始建于1954年,是天津市唯一一所民族教育示范高中校。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促进民族团结、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民族栋梁为  相似文献   

5.
以西南地区为例,分析了民族文化、民族教育实践、民族教育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西南多元共生文化是西南民族教育实践生发的基础,西南民族教育研究是对教育实践特征和规律的总结。西南民族教育研究的目标是:以教育促进多元共生文化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文化自觉,寻求民族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契合点,走内源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民族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着力推进民族发展也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民族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各民族特点的民族发展路子,找到了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科学道路。站在智慧之巅,以历史的科学态度、唯物的求实精神、辩证的思维逻辑,进行科学、客观而全面地分析研讨,才能真正领会中国特色民族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7.
《柳州师专学报》2019,(3):36-41
民族文学的价值在于坚守民族文化价值立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学创作需要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审美需要的初心,赋予民族文学以人民性的文化内涵;民族文学要开拓新境界,需要强化面向未来的文化创新意识与文化塑形能力。唯有如此,民族文学创作才能为民族文化打造一方精神的高原,实现民族文学创作与民族文化建设的双赢。恩施土家族作家唐敦全、彭承忠、蔡章武和诗人胡礼忠的新作就契合民族文学创作新的时代要求,其创作成就值得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8.
朝天宫民族小学以"培养具有民族素养的全面发展的可爱的中国儿童"的理念为办学目标,不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教育风格:组建以"民族厅"为特色的环境内容;营造以"民族娃娃"为主旨的活动项目;展示以"民族风情节"为亮点的节庆活动;编写以"民族国学"为主题的校本读物。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逻辑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从理论基础、隐性机制和实践范式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进行逻辑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共产党四代领导集体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探索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隐性机制,即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民族情感和具有民族价值取向的对象性活动三重驱动,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以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为契机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民族中学始终坚持以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品质、以特色发展深化学校内涵的办学策略,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民族政策有机结合,将“中华民族”的“大民族观”教育,与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有机统一;以民族团结教育为核心,以培育优秀民族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润泽,实现各民族师生和谐发展的愿景,形成了“外显民族特色,内蕴和谐发展”的民族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1.
Current research suggests that problem solving concerning complex and non-regular shapes can enhance the acquisition of the concept of area.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is topic was always present in Greek mathematical textbooks it disappeared in the modern ones. In this paper we deal with the way the specific topic has been presented for a long period (since 1749 until 1971). We describe the methods that known Greek scholars propose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area of complex and non-regular shapes and how the content of the relevant problems varies through these three centuries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circumstances that affected the philosophy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  相似文献   

12.
相对规范的诗形是诗的重要的文体标志,诗形建设是百年新诗诗体建设的重要内容。新诗的形体建设道路曲折,百年间始终存在着诗形的自律与自由的极端对抗。在现代人的图像思维高度发达的图像时代和新诗的传播手段丰富多彩的网络时代,更应该加强以新诗的形体建设为重心的诗体建设,适度规范诗形。目前新诗界的“诗体重建”运动更要高度重视新诗的“诗形建设”。  相似文献   

13.
郑敏的题画诗创作,在中西诗画同源探讨中,承续本国传统的审美创作手段,博采世界艺术资源,在有意提高审美鉴赏品位的同时,为现代汉语新诗的推广与普及做出了贡献。而郑敏的具像诗创作尝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对文字进行排列构成某一形状;二是借用中国古典绝句形式来创作短诗。  相似文献   

14.
华县老腔皮影能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它有其固有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传承的封闭性;艺术表现的张扬性;音乐风格的自律性以及演出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同时独特的板腔体剧种在全国民间戏剧中也是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5.
佛山剪纸是我国南方剪纸流派的主要代表,具有浓郁的岭南地域特色,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剪纸既有北方剪纸豪放苍劲、雄浑粗犷的壮美,又有南方剪纸灵巧秀逸、典雅精美的风格。佛山剪纸以其无以伦比的材质、精巧绝伦的工艺、超凡卓绝的技术、富丽辉煌的色彩、造型完满的装饰、绚丽明快的艺术特点形成了自身非凡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6.
汉字与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化相联系,是记录语言的一种特有方式,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根据汉字的造字规律,进行字形分析,利用因义赋形、认知结构识字、发散识字等方法来进行识字教学,可以开阔教学思路,增加教学活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原始彩陶艺术是中国艺术的母体 ,它在造型、纹样、色彩三个方面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和装饰特点 ,它不仅在美术史上独放异彩 ,而且对现代装饰艺术创作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造型基础教学的切入点——应把中国画的写意艺术与西方的写生方法结合起来,做到神形兼备,并突出“尚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现在提出现代语体的民族渊源问题,不仅对现实生活语言运用是一个新的认识,而且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都将起到积极作用。语体是一种历史现象。应当注意辞与意结合的境界,讲究含义精辟语出韵味的内涵,提高整体民族语言素质。  相似文献   

20.
"润腔"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特殊风格,在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中被称为"韵味"。韵味的价值是以"独特性"为准绳的,是建立在中国民族歌唱艺术及其生存背景上的。演唱者的艺术再创造就是根据作品所表达的情境,在不改变音符和基本节奏的前提下进行多样化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