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构成“单音节同义词 同一语素”非同义复合词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单音节同义词作为语素分别与不同义项的同一语素组合,使得它们无法形成同义关系;二、由于词义的发展演变,同义词之间的相互制约,使得原本有同义关系的词丧失了同义关系;三、复合词的内部语义关系不同,使得它们的意义相差很远,不能形成同义关系。其中第二个原因产生的非同义词最多。  相似文献   

2.
构成"单音节同义词+同一语素"非同义复合词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单音节同义词作为语素分别与不同义项的同一语素组合,使得它们无法形成同义关系;二、由于词义的发展演变,同义词之间的相互制约,使得原本有同义关系的词丧失了同义关系;三、复合词的内部语义关系不同,使得它们的意义相差很远,不能形成同义关系.其中第二个原因产生的非同义词最多.  相似文献   

3.
《说文》同训词中的单音同义词为后代的同义双音词的语素提供了较为原始的单音同义词聚合体,客观上为同义双音词的研究提供了较为直接的考察依据。对《说文》同训词中所涉及的发展为后代同义双音词的单音同义词作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同义双音词的语素在同义方式上和语义结构方式上都与单音同义词有对应关系,从而探寻出同义双音词的形成规律。  相似文献   

4.
《尔雅》同义词的界定,既涉及对同义词的一般认识,也涉及对《尔雅》释例的认识。我们以“一义相同的聚合标准审核该书词条,符合这一标准的,词条中的词就形成同义关系,否则就是非同义词。《尔雅》的训诂形式非常复杂,既表达同义词,又表达非同义词。  相似文献   

5.
《尔雅》既有同义程度最高的一物异名,也有理性意义微别的一般同义词;既有上位概念的同义词,也有下位概念的同义词。因而该书名物词的同义聚合关系具有不同层次。一个词条或聚合一组同义词,或聚合多组同义词。后一类中,属于一个意义层次的同义词,内部成员前后依次排序,与其他意义层次的同义词不相混杂。多个词条还可构成一组同义词。《尔雅》同义词的数量是根据聚合关系的层次性断定的,而不是根据词条数量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尔雅》总计37个二义同条。以“一个意义”为聚合标准的同义词观判断,训词的词义来源丰富,分别训释对应的被训词,构成多种同义相训的关系,具有同义多组性。以科学方法对二义同条进行分析,才可达诂,准确类聚同义词。二义同条同义多组性主要是由词的多义性及编排体例造成的。它是《尔雅》同义词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尔雅》以同义为训的方式显示其同义词典的性质。它们以一个相同的意义为标准。词源义被划分到同义为训词义的范围内,将会给其同义词标准造成混乱。笔者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词源义与同义为训词义的关系,并提出了实践的具体方法,以求为《尔雅》同义词典性质的判断排除错误的认识,指明正确的研究方向及方法。  相似文献   

8.
含同一语素的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在现代汉语同义词中大量存在,语文工具书应当怎样去解释这类同义词,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的问题。文章对《现代汉语词典》中具有解释和被解释关系的含同一语素的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注释方式进行了封闭式研究,探讨了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释义的原则,并提出编纂专门词典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汉语中,同义复合词由来已久。学界对于它的语素分析、语义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对于同义复合词的分类,目前涉及较少。同义复合词的各个语素之间意义相似或相近,有些同义复合词语素之间的意义表面上看起来相同,但是仔细考察就能发现它们之间意义的细微差别。笔者试图通过探索这种细微差别对汉语同义复合词的分类作出大胆尝试,再结合大量具体词例佐证,以期使人们对同义复合词进行宏观上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从语义特征角度考察同义双动语素复合词的构成,可以揭示出构成双动复合词的深层机制。语素的语义特征可以结合词典的释义进行分析,语素的结合则可以从同义、互补、动核、语义方向、声韵等角度进行分析,而语素义和词义则有同化、虚化、融合、暗示、相加等多种关系。  相似文献   

11.
颜延之《幼诰》与《纂要》都是小学类著作。史籍所称诂幼、诰幼、诘幼文、告幼童文等多种异名,当以幼诰为是。《幼诰》盖为童蒙而作,主要是音注和训释,音注有直音、反切,训释有互训、推源、义界,祖述《说文》。《纂要》的训释,用甲曰乙或甲谓之乙的格式来区分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差别,祖述《尔雅》。在四部分类法中,《纂要》应当归入经部.小学类。  相似文献   

12.
《通雅》是明末方以智费数十年之力而著成的一部重要的训诂学著作。全书借鉴《尔雅》分目、释词之例,贯穿"因声知义"原则,考证名物、训诂、象数、音声,虽似类书,但主于折中音义,在内容、体例、释词方式及原则方面多有新创,成为雅学著作系列中较为重要的一部;更因其开清初朴学著述之风而呈现独具的训诂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出土非文字材料运用看《尔雅》研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土地下材料包括古文字材料和非文字材料,这些非文字材料也可以用来对《尔雅》进行“新证”研究。利用这些非文字材料可以订正《尔雅》的不足,同时还可以检验《尔雅》对一些词语训释的正确性。我们在对《尔雅》等传世古籍的整理工作要重视非文字材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尔雅》和《说文解字》中的训诂术语,对其进行分类比较,并用具体的数据和例句加以说明。其中,释义术语在两书中频繁出现,注音术语在《说文》中出现的次数更多,而辞例术语在两部原书中都较少使用,多出现在与其相关的注疏中。《说文》中的训诂术语在《尔雅》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渐趋成熟。  相似文献   

15.
《尔雅》作为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历来被视作治经学的工具。本文通过研究《尔雅》一书中的词语分类编排所反映的古代社会和文化面貌,并以《尔雅》中词语的分类观为契入点,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尔雅》的编排体例。  相似文献   

16.
《尔雅》作为最早的训诂学专著,为我们研究汉语词义演变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同时,通过了解《尔雅》词义演变的情况,即古今词义的相同及不同,也给了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学界对《尔雅匡名》的卷数问题没有给以充分的注意,以至于在各类学术作和各类工具书中一直存在八卷或二十卷之说,也有的作二说并存。我们经过翻阅大量的资料,得出了《尔雅匡名》事实只有二十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探究二雅中反映南方战事诗歌自信与昂扬基调的形成原因,以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