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二者是发展目标和手段关系●幸福感有赖于科学技术进步●教育成本过高降低幸福指数●应该逐步实施免费基础教育教育成本与幸福指数的关系,有两层意义。第一层,在享受教育成果的意义上,两者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追加教育成本会提高幸福指数;第二层,在承担教育成本的意义上,教育成本与幸福指数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追加教育成本会降低幸福指数。只看到其中的任何一层意义,我们都会犯片面性的错误。教育与幸福两者的正相关关系表现在,教育成本和幸福指数是发展手段和发展目标的关系。提高幸福指数,是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追加教育成本…  相似文献   

2.
傅红春 《教书育人》2006,(11):62-62
二者是发展目标和手段关系 幸福感有赖于科学技术进步 教育成本过高降低幸福指数 应该逐步实施免费基础教育 教育成本与幸福指数的关系,有两层意义。第一层,在享受教育成果的意义上,两者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追加教育成本会提高幸福指数;第二层,在承担教育成本的意义上,教育成本与幸福指数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追加教育成本会降低幸福指数。只看到其中的任何一层意义,我们都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工作压力大、职业成就感缺乏,这些因素都影响他们的幸福指数。为提升高职教师幸福感,首先政府应为高职教育提供政策支持,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其次,学校应从管理方式、工作环境、个人发展等多方面为教师提供帮助与支持;最后,高职教师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魅力,并提高感受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二者是发展目标和手段关系●幸福感有赖于科学技术进步●教育成本过高降低幸福指数●应该逐步实施免费基础教育教育成本与幸福指数的关系,有两层意义。第一层,在享受教育成果的意义上,两者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追加教育成本会提高幸福指数;第二层,在承担教育成本的意义上,教育成本与幸福指数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追加教育成本会降低幸福指数。只看到其中的任何一层意义,我们都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幸福教育及其实施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幸福教育既顺应了教育的本真意义,又折射了人性教育的本质,因此是回归人性的教育。幸福教育通过关注个体的自然生命、丰富个体的精神生命和增强个体的幸福能力等实施策略,使教育回归人性,实现个人幸福,并使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主观幸福(SwB)是目前教育经济学用来测量幸福程度的重要指标。虽然教育有时候会降低生活满意度,但它能通过提高个人收入水平,为个人提供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对个人身心健康、婚姻家庭、社会网络等产生积极的影响,能通过提高国家的生产效率、促进民主与减少收入分配不公,改善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公共教育支出有助于提高国民幸福水平,尤其是在低收入国家,惠及低收入群体的公共教育投入对提升国民幸福水平的影响更大。经济学对教育与幸福关系的研究应在如何建立数据库进行动态追踪调查、教育如何通过中间变量影响幸福以及如何将幸福设为教育政策目标等方面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7.
教育哲学的理论指出 :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关于教育以人的幸福为最终目的 ,毛泽东早在 193 4年在为苏维埃教育制定的人道主义的办学方针时就有论述 :“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可见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创造民众的文明幸福。满足社会的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脱离了社会价值的个人幸福是空洞的、苍白的 ,而背离了社会价值的个人幸福是危险的、可鄙的。所谓社会的价值 ,在当前必定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只有将个人的幸福与国家和民族的幸福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8.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相互脱节、心理幸福与道德幸福混为一谈、幸福的内容与形式相脱节、幸福追求过程与结果出现偏差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格的完善,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幸福理想,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重社会幸福与个体幸福有机统一,注重心理幸福与道德幸福有机结合,注重追求幸福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注重幸福过程的体验与结果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情绪智力视野下的大学生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一个竞争空前激烈的世纪,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优秀的智商并不能成为个人幸福与成功的唯一保证,相反,良好的情绪智力在个人幸福与成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情绪、情感教育,提高其情绪智力水平,促进其个人的幸福与成功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幸福指数已经成为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而身处教育基础阶段的广大小学班主任们,幸福指数却呈现下降趋势,成为提升小学教学质量的障碍。而赏识教育的出现,能够与班主任幸福指数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循环,从而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社区教育与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密切相关,如何通过有效的社区教育促进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是每个社区工作人员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社区教育与社区居民幸福指数之间的关系,为社区教育如何提高居民幸福感提出几点建议。一、社区教育与社区居民幸福指数的关系社区是一个地理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单位概念。社区工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社区是由各个单一的家庭单元组成的某一特定社会区域的居民自治管理组织。  相似文献   

12.
为幸福人生奠定基石是教育的终极价值诉求。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来看,幸福既来自主观体验又来自客观实在,既包含快乐又蕴含意义,既是享受的又是发展的,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是主观与客观、快乐与意义、享受与发展、个人与社会维度上的和谐与统一。幸福的教育也在于让受教育个体在主观感受与客观实践中知觉幸福,在快乐体验与意义实现中悟出幸福,在愉悦享受与人生发展中提升幸福,在个人付出与社会奉献中追求幸福。  相似文献   

13.
田贞训 《职教论坛》2014,(10):42-46
我国高职教育成本分担现状不容乐观,现行教育成本偏低,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基本需要,其教育成本分担比例不尽合理。通过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情况、教育经费弹性系数、个人负担率及居民家庭对高职教育的支付能力等多角度的数据分析,表明学生个人及家庭分担比例过高,负担较重,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对高职教育成本的分担比例极低,政府的财政投入也有待提高。我国高职在校生主要来自于农村及城市低收入家庭,教育经费的个人负担率较高,支付能力不足。国家应加大财政投入、强化企业的教育成本分担责任、合理确定学费标准及学费资助政策,建立政府主导的以学生个人及家庭、企业等其他社会力量为重要主体的高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以实现公平的高职教育。  相似文献   

14.
功利主义教育的价值,从社会层面上来说,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提高个人获得谋生手段的能力,但教育的价值最终应该落在人的发展层面。功利主义教育应该超越其现有的价值,关注个人的幸福,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促进人的一般个性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全面提升个人的素质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5.
论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问题产生的影响 ,指出教育深化及知识失业现象 ,拉大了个人预期收入和个人成本的差距、提高了教育的社会成本 ,使资源配置不合理 ,造成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不利于社会稳定。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功利主义教育的价值,从社会层面上来说,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提高个人获得谋生手段的能力,但教育的价值最终应该落在人的发展层面.功利主义教育应该超越其现有的价值,关注个人的幸福,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促进人的一般个性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全面提升个人的素质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7.
朱永新教授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就是倡导教师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教师幸福的教育生活不仅要靠自己去努力实现,也要靠校长以及学校管理者助推引领,教师的幸福指数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私事,而且也是事关学校发展的公事。  相似文献   

18.
唐子惠 《教育》2011,(6):34-35
学生"幸福指数"一直以来颇受社会热议。何谓学生"幸福指数",为何将其作为一项软指标来衡量我国教育水平的发展?教育界应该如何建立起一个合理有效的学生"幸福指数"?近日,《教育》旬刊记者就此话题作了相应采访。  相似文献   

19.
地区教育发展与教育成本分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构教育机会指数和教育质量指数,本文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度量了地区教育发展水平。随后,探讨了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尤其是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对于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计量分析表明,非政府教育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重越大,地区教育机会水平越高,但是对提高教育质量水平并没有明显的作用;而在非政府教育投入比重一定的情况下,居民个人承担的教育成本比重越大,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都会受到制约。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教育成本分担结构对于教育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这为合理确定教育成本分担结构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0.
陈蓓 《早期教育》2005,(11):4-5
随着社会民主化程度的提高,教育已逐渐开始从社会层面的价值转向个人层面的价值,由此,教育已不再仅仅作为一种社会工具对人起着社会教化的功能,教育更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是帮助师生获得幸福的一种主要生活方式.因此,无论是帮助教师在工作者中获得幸福,还是帮助儿童在学习中获得幸福,都应当是当代学前教育的价值核心.然而,从学前教育的现实状况来看,不仅学前教育需要幸福,而且更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来创造幸福的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