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一、“语言陌生化”效应“陌生化”的概念是20世纪初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首先提出来的,后在文艺理论中广泛运用。所谓“陌生化”就是“使之陌生”。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之所以存在,  相似文献   

2.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1916年,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陌生化”理论。形式主义认为,艺术的过程就是事物陌生化的过程,艺术的陌生化手法,打破人们意识的“自动化”和“机械化”,唤起对象对生活的新奇感受和重新审视,而“陌生化”艺术手法包括三种艺术程序:即诗语的难化、创造性的变形、结构的延宕。我国作家鲁迅的伟大著作《狂人日记》中,就自觉运用了陌生化手法,并且产生了那种“新奇”效果。  相似文献   

3.
作者就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流派的代表人物斯克洛夫斯基和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提出的“陌生化”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陌生化”理论与审美创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陌生化”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期,是俄国形式主义极其重要的概念,至今对中西方文艺批评理论有着深刻影响。本文从文学作品陌生化的生成模式、陌生化与文学作品评判标准以及陌生化与常规化三个方面探讨了一些问题。试图厘清陌生化理论中的一些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5.
般而言,奇崛美是一种硬语雄奇之美。“看似寻常最奇崛”实际上是一种诗学悖论现象。“奇崛”与“寻常”是如何调和在一起的呢?刘大魁的“气奇则真奇”说提供了一种解释的可能。中国古典诗学话语中的“奇崛”与“寻常”是与俄国形式主义诗学中的“陌生化”和“自动化”相对应的一组概念。俄国形式主义肯定陌生化否定自动化,而中国古典诗学在“奇崛”与“寻常”之间采取的是辩证统一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流派提出的重要概念,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的文学性是通过"陌生化"表现出来的,是艺术形式的"陌生化"使文学的文学性获得了实践的价值.文中用"陌生化"理论分析了玄学影响下的魏晋游仙诗发展过程中的三种变化,从而证明了俄国形式主义所提出的研究文学的理论值得很好地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作就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流派的代表人物斯克洛夫斯基和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提出的“陌生化”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陌生化”理论与审美创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俄国形式主义主张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以是否具有文学性作为衡量文学作品的标准,并为此提出了陌生化理论,将陌生化视为解释文学性的关键。陌生化的实质在于求变,陌生化的目的在于使作品获得可感性,从这个意义上,俄国形式主义是接受美学的真正前驱。  相似文献   

9.
浅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陌生化表现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它在艺术手法上的独创性使其成为当代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本文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分析了其在小说语言、人物形象与本事和情节的陌生化表现手法,认为“陌生化”技巧的运用是该部作品成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陌生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它的涵义、产生的文化语境及其对传统艺术美学概念的颠覆为我们勾勒出20世纪初艺术审美观念的转变,也说明了俄国形式主义颠覆了传统诗学理论,开辟了新的诗学研究领域,初步建立起现代诗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陌生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它的涵义、产生的文化语境及其对传统艺术美学概念的颠覆为我们勾勒出20世纪初艺术审美观念的转变,也说明了俄国形式主义颠覆了传统诗学理论,开辟了新的诗学研究领域,初步建立起现代诗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陌生化”,在西方美学中是个重要概念,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把它作为美学与艺术本体论的根本问题提出,后来又经德国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加以发展。“陌生化”的精义在于使审美感知处于新异状态。本文以“陌生化”为分析散曲的切入点,指出元散曲创作中普遍存在的“陌生化”倾向。如叙述视角的独特、意象“陌生化”、语言“陌生化”等等,试图从一个新的理论角度来透视元散曲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3.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来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强调以陌生化的方式避免人们感受的自动化,不断地给人们以新鲜感受,使人们恢复对于事物的感受能力,以产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本文探讨了什么是“陌生化”及其在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育》2012,(6):8-8
《语文建设》2012年第5期刊登刘祥文章指出,“陌生化”理论源自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  相似文献   

15.
“陌生化”这一原理是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最先提出来的。近百年来,它已经成为人们解读文本的重要策略和方法。“陌生化”正是一种重新唤起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兴趣,不断更新人对世界感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曾阳阳 《文教资料》2011,(12):32-33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它的提出是西方"陌生化"诗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西方"陌生化"诗学的成熟标志。"陌生化"理论对俄国文艺界、世界文学论坛及我们的日常生活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胡娴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32(2):100-102,136
“文学性”和“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流派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本文以该流派为理论依据和切入点,基于欧·亨利的四部短篇小说,从叙事载体和情节安排的陌生化策略出发,浅析欧·亨利小说的艺术创作手法,从而给文学创作以启示.  相似文献   

18.
张芳杰 《大学时代》2006,(10):73-74
“突出”论与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有着密切的关联。平行与偏离是突出的两个重要手法。“文学性”是即“诗学语言”,是一种语言艺术,它是区分文学语言与一般语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宋代杰出女词人李清照创新语言的技巧与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派提出的“陌生化”理论不谋而合。她虽未闻“陌生化”之名,却行了“陌生化”之实。她主要通过以拟人、移情等手法自铸奇俊新颖之语,以寻常语度入音律和创造性地使用叠字、叠句、排句三种“陌生化”方法来创新语言。  相似文献   

20.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俄国形式主义提倡用"陌生语言",即对日常语言进行有组织的"强暴"达到"文学性"的效果。《廊桥遗梦》语言的"陌生化"主要表现在大量地使用反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