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为有条件披露在西方新闻传播方式中,有三个主导传播方向的常用手段:掩盖真相、转移公众的视线、有条件的披露。在互联网络时代,掩盖真相已经十分困难,人们总能透过蛛丝马迹,在互联网上“拼  相似文献   

2.
媒体多杀几个"回马枪",将公众视线重新拉回那些被遗忘的"旧闻",推动舆论监督持续发力,有助于打消相关部门侥幸心理和投机幻想。但热点新闻不烂尾,不能只靠媒体的外部监督,必须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调查问责及信息披露机制,确保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尽快水落石出,给公众一个满意的交代。首先,建立第三方调查。很多热  相似文献   

3.
《新闻世界》2012,(10):1-1
新舆论热点的出现,不断转移公众的视线,掩盖了旧闻的解决。但是,一个成熟的社会不会因为新热点的出现而习惯性地遗忘“旧闻”。在完善的法律体制下,事故的处理不会因为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力减退或转移而受影响,该担责的应担责,该处置的要处置。“断头新闻”的实质,是各种问责处理机制并未按照既定程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时尚人物     
《中国新闻周刊》2004,(39):72-72
那英:酸甜的果实 和高峰始终剪不断关系的两位女人近日一前一后出现在公众的视线,先是高峰的“地下情人”阿文10月13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两人之间的种种恩怨。然后是高峰“正牌女友”那英,在三天之后为他生下一个男婴。 那英和高峰多年来分分合合,也算是结下了一枚果实  相似文献   

5.
"南京虐童案"线索由微博首发,传统媒体跟进,继而先后掀起三波舆论关注热潮,使"南京虐童案"成为全国关注焦点。"南京虐童案"报道过程中,部分传统媒体报道充分尊重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也有部分报道出现了过度披露隐私及部分领域失范问题。结合近期持续出现的未成年人殴打他人视频被曝光现象,新闻报道中的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线并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6.
中央电视台"3.15"的专题节目越做越好了!不仅披露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而且披露这些事件发生的更为深刻的背景,不仅描述这些事件对公众个人利益的损害,而且剖析这些事件对社会运行造成的影响,不仅让人们知道社会生活中的这些陷  相似文献   

7.
薛枢明 《新闻世界》2013,(8):162-163
这是一个舆情危机高发的时代,地沟油事件、古井贡酒“勾兑门”、“毒胶囊”、丰田“召回门”、“红罐大战”等频频爆发,每天都在冲击公众的眼球。2012年9月由新浪发出的一条微博,“黄金大米”事件和转基因食品技术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引起公众的讨论与关注。本文主要以此事件为个案,探讨涉事主体在网络舆情应对中的得失,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7年10月,一张由陕西省林业厅发布的,农民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在网络上一经发布即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公众对于照片的真假产生了普遍的争论。直到现在.政府部门依然没有给公众一个权威的结论。虽然华南虎事件已经淡去.但是它将政府信息公开提到了公众的视线中,不仅将政府信息公开的缺陷暴露在了我们眼前,而且为政府信息公开提出新的思考点。  相似文献   

9.
2007年10月.一张由陕西省林业厅发布的,农民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在网络上一经发布即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公众对于照片的真假产生了普遍的争论.直到现在,政府部门依然没有给公众一个权威的结论.虽然华南虎事件已经淡去,但是它将政府信息公开提到了公众的视线中,不仅将政府信息公开的缺陷暴露在了我们眼前,而且为政府信息公开提出新的思考点.  相似文献   

10.
叶巍俊 《新闻实践》2008,(12):30-31
近年来,楼市报道在媒体经济报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政策的变动,房价的起落,信息的披露,楼市的走向等,无不左右着读者敏感的视线。  相似文献   

11.
展江 《青年记者》2016,(25):70-74
记者该不该救人是一个典型的媒体伦理议题或话题,而不属于媒体道德问题,因为它充满了争议性.随着外部事态的发展和记者内心世界隐秘信息的披露,“剧情”还可能出现反转.另外,有些似乎有定论的案例其实是大有疑问的,而多数公众则是随着媒体的报道,人云亦云,根本不去关注后来被披露的更接近于真相的事实.许多公众也不去了解记者纠结不堪的内心世界.在人们因记者首先去记录新闻事件而似乎没有救人行动、怀疑记者有无灵魂和良知之际,我们也有理由去怀疑为数不少的非理性的信息消费者的社会灵魂安在.  相似文献   

12.
在中外历史长河中,屡屡发生的政治绞杀新闻事件不断向人们警示新闻对政治的依附性以及“客观报道“”、新闻专业主义”的有条件性。1938年6月,国民党中央社对河“南花园口”决堤事件的虚假报道对公众撒下弥天大谎,从而将政治绞杀新闻推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半个多世纪后重温这一历史事件,仍有警世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尤其最近几年来,媒体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但有不少新闻报道主题偏离,细节化呈现暴力过程,造成媒体伤害,"新闻伦理"一词逐渐出现在公众的视线内,引发新闻业界和公众的集体反思。  相似文献   

14.
试论新闻侵权诉讼中的几个抗辩事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调查性报道在我国逐渐为新闻界所接受和认可,并因其对内幕的揭露而受到公众的欢迎。但是,揭露真相远比掩盖真相要艰难,因为调查性报道而被告上法庭的记者和媒体也越来越多。不少记者由于缺乏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使自己在诉讼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中国青年报著名记者卢跃刚因为发表长篇调查性报道《蹊跷的特大毁容案》。引起长达4年的诉讼。2000年,陕西省成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卢跃刚败诉。卢跃刚在  相似文献   

15.
从客观现实来看,地方党报与读者的时间、空间距离是最近的,与读者的交流最直接、最频繁,读者脉搏的跳动,公众视线的焦点,寻常百姓的喜怒,这一切总会牵动着地方党报的神经。因此地方党报有条件、也最有内在要求通过深化亲民意识来践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亲民:关键是读者主体地位的确立近年来,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正面交锋”已经是常事。那么,打造核心竞争力,地市党报的主要支点、力量之源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首先是亲民意识。真正的亲民意识,从本质上说,应当体现为读者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在计划经济年…  相似文献   

16.
石蓝 《全国新书目》2010,(13):76-76
2010这个年份好像很是跟中国足球过不去。元旦刚过,中国足球的大当家南勇即翻身落马,令相当一部分人的神经敏感起来。中国足球到底有多黑,恐怕谁也不敢对其级数轻言妄断。东亚四强赛多少转移了人们的视线,国足3比零克韩制胜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画面是电视传播信息的最基本界面,身体界面又是电视画面最基本的界面。当我们面对打开着的电视的时候,我们的视线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渴望着遭遇身体。人们的视线所以对身体界面情有独钟,与人们的群集心理有关,更在于人们的视线在与身体界面的接触中能够撞击出身体意象。电视对攻击性身体意象的传播同其对理想身体意象的传播历史一样长。传播者、身体界面、观众之间存在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机制。  相似文献   

18.
《航空档案》2007,191(2):5-5
2006年12月29日,歼十飞机批量装备部队的消息在当晚的《新闻联播》中披露,参与歼十飞机研制的老领导、老专家们激动异常,日盼夜盼,总算盼来了这一天:歼十飞机以气贯长虹之势、以雄壮威武之姿展现在公众面前,刘高俾迅速把电话打到成都,电话的那头掌声、欢呼声不断传来,交汇着人们喜极而泣的心声。  相似文献   

19.
廖媛 《新闻世界》2010,(7):160-161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公众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事件的披露到追踪,公众用审视的目光紧盯着公共事件发展的全过程。而传统媒体在公众参与的同时,也在积极地进入关注公共事件的视野,和公众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如何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最大化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将是这两者互动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孙敏 《新闻通讯》2010,(11):56-57
伴随《突发事件应对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实施,以及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的逐步建立,在应对备类突发事件、紧急情况、热点问题时,由各级各地政府部门向各类新闻媒体提供发布的“政府新闻通稿”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