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瓶梅》与《红楼梦》是中国世情小说中的两部力作。笔者在对《金瓶梅》女主人公李瓶儿和《红楼梦》中的尤二姐形象做多视角对比分析后发现二人几乎处在同一生命轨迹之上,并都负载着浓郁的封建社会女性悲剧的文化意蕴。由此可以看出《金瓶梅》对《红楼梦》的创作思路确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主题方面,《金瓶梅》与《水浒传》关系十分密切,离开《水浒传》,就很难全面、深入地理解《金瓶梅》的主题思想。《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根本矛盾的冲突形式:“官逼”与“民反”。以蔡京、高俅为代表的封建黑暗势力的恶行是作为梁山英雄人物的生活背景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没能深入细致地刻画统治阶级各种人物荒诞腐朽的生活内幕和卑鄙恶浊的内心世界,这便由后来的《金瓶梅》来完成了。《金瓶梅》的故事,是由《水浒传》中西门庆、潘金莲的故事衍演而成。以西门庆一家发迹、兴盛到衰败为主线,写出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种种黑暗腐败与荒淫无耻。作为《水浒传》副线的“官逼”成了《金瓶梅》作者调动各方面艺术手法来着力描写的主线。当然,《水浒传》中体现“民反”意向的事件、人物、情节在《金瓶梅》中也得到了一定反映。因此,不可简单地把《金瓶梅》的思想内容说成“昏暗一团”,把《金瓶梅》作者的思想说成“绝望”。而“民反”一条暗线的被忽视,可能与其“崇祯本”对“词话本”的删改有关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金瓶梅》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已经产生了大量研究专著和研究论文,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笔者拟通过《金瓶梅》主要人物结局解读其"警世"之寓意,进而理解作者自然主义的描写背后所隐藏的对明代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领会《金瓶梅》的精神实质,从而正解千古名作——《金瓶梅》。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问世之后 ,以《金瓶梅》人物为骨架的续书也开始登上古代小说舞台 ,如《玉娇李》、《续金瓶梅》、《隔帘花影》、《金屋梦》、《三续金瓶梅》等。对《金瓶梅》续书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 ,将有利于人们在此基础上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是我国小说史上的一部“奇书”,也是世界小说史上的一部不朽名著,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国外研究《金瓶梅》已有很长的历史。日本从十八世纪末,欧洲从十九世纪初开始,就有不少学者专家注意《金瓶梅》的版本、翻译和介绍,并且陆续推出不少研究《金瓶梅》的专著、论文等。目前《金瓶梅》在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金瓶梅》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已经产生了大量研究专著和研究论文,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笔者拟通过《金瓶梅》主要人物结局解读其"警世"之寓意,进而理解作者自然主义的描写背后所隐藏的对明代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领会《金瓶梅》的精神实质,从而正解千古名作——《金瓶梅》。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白话长篇小说,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金瓶梅》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已经产生了大量研究专著和研究论文,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通过张竹坡批注解读《金瓶梅》中的性描写,理解其中所体现的大悲悯情怀,了解晚明女性的生存状态,进而理解作者自然主义的描写背后所隐藏的对明代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领会《金瓶梅》的精神实质,从而正解千古名作——《金瓶梅》。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与《红楼梦》都对女性着墨较多,已引起了学者对女性意识问题的研究,但并未涉及女性意识的比较研究。因此,从偷情情节出发对两部著作进行对比分析是有意义的。偷情情节的描写反映出女性在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冲突中自我意识觉醒的有无及程度。《金瓶梅》女性面对自然肉欲,或沉沦于自然本能,或消融于社会中。《红楼梦》将女孩与妇女区分开来:女孩有主体意识的自觉,但最终在封建社会下走向悲剧命运;妇女们或变身为欲的符号,或售色易财,并无自我意识觉醒。  相似文献   

9.
胡文彬同志编著的《金瓶梅书录》,作为“金瓶梅研究丛书”之一种已有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出版的第一本《金瓶梅》研究资料工具书,仅此一点就足可说明它的价值和重要性了。因为种种历史原因,目前人们对《金瓶梅》所知甚少,作者是谁,家世生平,成书年代,版本源流等等许多问题都搞不清楚,有关《金瓶梅》的研究资料十分稀少缺乏。即使已发现的资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白话长篇小说,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金瓶梅》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已经产生了大量研究专著和研究论文,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通过张竹坡批注解读《金瓶梅》中的性描写,理解其中所体现的大悲悯情怀,了解晚明女性的生存状态,进而理解作者自然主义的描写背后所隐藏的对明代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领会《金瓶梅》的精神实质,从而正解千古名作——《金瓶梅》。  相似文献   

11.
周钧韬先生专事《金瓶梅》研究二十多年,提出了“《金瓶梅》作者王世贞及其门人联合创作”“《金瓶梅》时代背景嘉靖”“《金瓶梅》成书年代隆庆”“《金瓶梅》成书方式过渡说”“《金瓶梅》初刻本问世年代万历末年”“《金瓶梅》为性小说”等6个新说;完成了《金瓶梅》创作素材来源考证的基础性工程。他的“治学之道”包括“知己知彼,选准研究目标”;“高层次加入”;“目不斜视、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敢于创新,在与权威的论争中创新”;“思辨与考证,双向汇流”等。其自言“治学之道”的核心是学好哲学。  相似文献   

12.
吴敢的《张竹坡与(金瓶梅)研究》,是其20多年来研究《金瓶梅》的一个小结。它不仅是近30年来“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实绩之一,而且也是近百年来《金瓶梅》研究中最重要的收获之一。这部著作梳理了20世纪张竹坡与《金瓶梅》研究的方方面面,无疑为后来者跨进“金学”大门铺设了一座便桥,描绘了一幅详图。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古代小说史上,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每当一部著名的作品问世以后,即有一批续书相继出现。《金瓶梅》问世之后,续书也有不少,如《玉娇李》、《续金瓶梅》、《隔帘花影》等等,其中《续金瓶梅》就是一部较好的作品。对《续金瓶梅》与《金瓶梅》的关系进行一些比较、研究,对于研究《金瓶梅》,研究古代小说的发展和宋代社会,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全国第五届《金瓶梅》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8月6日至10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大会收到学术论文近百篇,百余名专家学者(包括港台和日本的部分学者)聚首吉林大学,对《金瓶梅这部古典名著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研讨。此次会议显示了金学研究的实绩,为明年在枣庄召开的第二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作了思想上和学术上的准备。一、《金瓶梅》的成书与版本众所周知,《金瓶梅》脱胎于《水浒传》,即用《水浒传》的部分情节和人物来构筑全书的骨架。往往被人忽视的是,《金瓶梅》还从宋元话本小说中汲取了丰厚的  相似文献   

15.
《金瓶梅》究竟是一部什么书?有人认为它过多的秽亵描写会坏人心术,故以“淫书”目之;有人认为它意在揭露,且反映了整个封建社会制度的腐朽本质,因而是一部“现实主义的艺术巨制”!有人认为它忽略作品倾向性的客观主义,以及描写上的很少由表及里、深入本质,使之沦为中国文学史上“自然主义的标本”。我认为,重要的工作并不在于下简单的结论,而在于对《金瓶梅》本身作深入研究。本文拟就《金瓶梅》的情感特性与兰陵笑笑生的创作动机,谈几点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金瓶梅》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已经产生了大量研究专著和研究论文,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笔者通过张竹坡批注解读《金瓶梅》中的性描写,理解其中所体现的大悲悯情怀,了解晚明女性的生存状态,进而理解作者自然主义的描写背后所隐藏的对明代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领会《金瓶梅》的精神实质,从而正解千古名作——《金瓶梅》。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金瓶梅》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已经产生了大量研究专著和研究论文,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笔者通过张竹坡批注解读《金瓶梅》中的性描写,理解其中所体现的大悲悯情怀,了解晚明女性的生存状态,进而理解作者自然主义的描写背后所隐藏的对明代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领会《金瓶梅》的精神实质,从而正解千古名作——《金瓶梅》。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的研究活动,近十年来有长足的进展,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学术界中.《金瓶梅》研究正作为一项严肃而独立的研究课题,日益为研究者们所拓展.国内外许多研究者正对《金瓶梅》的创作手法、思想倾向作者等问题进行大力研究,同时从《金瓶梅》所表现的明代社会生活、风俗画面等方面加深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金瓶梅》的版本问题也吸引研究者们更大的注意力.拙文是对《金瓶梅》版本的一个小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这部奇书,问世近四百年来,它的作者是谁一直是个谜。但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这就为研究作者打开了一条道路。张惠英先生的《金瓶梅俚俗难词解》就是研究《金瓶梅》方言俚语的专著。本文就是依据《金瓶梅俚俗难词解》中对一些词语的解释做某些拾遗补缺的。  相似文献   

20.
崇祯本《金瓶梅》所载评点之语是出现在明末清初之际评点研究《金瓶梅》的重要资料。本文从其着重道德评判、赞赏白描手法和重视真情趣味三方面,结合《金瓶梅》小说本身实际,论述了其评点方面的特色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