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阿卡德米学院运动与英国近代泛智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英国民间的非国教学院与私立学院教育中,存在着实用职业教育传统。阿卡德米学院运动就是这一传统的凸显,并最终发展成新大学运动,对古典绅士教育传统进行了必要修正。绅士教育与职业教育短长互补,文理并重,传统与现实兼顾,是为泛智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19世纪英国新大学运动,使英国拥有了一批以培养工商业实用人才为目标的新式大学,并使以古典教育为中心的传统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发生了深刻变革。该文以此为主题,深入分析了新大学运动兴起的原因、过程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大学运动与英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的英国新大学运动是一场规模巨大的高等教育改革运动。在功利主义的导引之下,英国高等教育在目标与职能、学科与课程等方面做出重大调整,对古典绅士教育传统进行了必要修正,有力地推进了英国高等教育的世俗化、平民化与泛智化进程。在这场改革运动中,英国高等教育调整了古典绅士教育与实用职业教育的关系,调整了政府与社会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定位,成功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兼容。  相似文献   

4.
《集宁师专学报》2020,(6):97-100
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是高等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追溯历史,应用型大学初始、发展和兴盛贯穿高等教育精英化、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阶段。从办学特质看,其既有区别于传统大学的显性特质,又具有以"参与建设"为核心的新大学精神、以"外适标准"为核心的新质量标准、以"合作教育"为核心的新教育模式、以"校地合作"为新发展路径等隐性特质。面向未来,应用型大学应建立"特色""高水平""一流"的阶段性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从英国城市学院发展看大学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英国近代历史上出现了一场城市学院运动,作为一种重视技术教育的新型学校,这无疑给一向注重人文教育的英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同时也对英国传统大学提出了挑战。但是在城市学院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向以牛津、剑桥为代表的传统大学靠拢的现象,城市学院逐渐走上传统大学之路。是什么力量驱使它们这样发展呢?这是大学自身内在逻辑的结果,大学内在逻辑实际上就是大学为知识而知识,为学术而学术的办学理念,这也是大学在社会上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6.
19世纪30年代,英国新大学运动在中部城镇迅速崛起,它以市场为驱动,具有收费低、入学要求低、不要求学生住校、排斥宗教教育、不注重知识的整体性等特征。以“实用知识普及协会”的成立为标志,“实用”成了新大学教育的座右铭。这些新大学的产生危及了英国高等教育几百年来形成的古典人主义的教育传统,使传统的大学理想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名神学家、  相似文献   

7.
"新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类型,作为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产物,它应该区别于传统精英高等教育,既是人才培养上一种新的规格,又是在办学理念上对传统的一种突破和挑战,也是大学经营、管理体制上的新模式,更是对"社会需求",而非"学术需求"的响应。作为新型大学的代表,美国的州立大学和赠地学院、英国的新大学在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等方面比起传统大学均有很大程度上的变革和创新。国内目前对"新大学"的研究只是停留在办学定位、发展模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大学内部制度建立上,借鉴发达国家的不同时期出现的面向经济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型大学制度,从分类管理角度出发,探索应用型大学的发展路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逐步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相似文献   

8.
英国在17世纪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然而,18世纪以后,英国失去了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地位,这一地位先后被法国、德国和美国所取代。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到20世纪初,英国开展了一场旨在改变古典教育传统,加强科技教育的大学改革运动,大学教育的面貌焕然一新。20世纪以后,古老的英国重振雄风,坐上了世界科学巅峰的第二把交椅。  相似文献   

9.
培养适应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新产业发展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是工科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根据地方综合性大学专业特点和培养人才定位,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工科专业新工科建设相结合,确定了应用型机械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建设思路,构建了"一主线、三平台、多模块"的系统性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通过实践得出专兼职"双师并教"教师队伍和校内外多资源协同的实践教学平台是确保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对专业融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可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英国在环境教育上取得的成绩举世闻名,这既由于英国是世界环境教育的发源地之一,也得益于英国在环境教育上的积极作为。环境教育在英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19世纪末,英国一些教育家和学者就有意识地将环境与教育相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欧洲国家新教育运动的影响。新教育运动沿袭了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主张将农村环境作为教育资源,提倡在乡村建立新学校,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也符合学生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11.
Briefly Noted     
William J. Reese. The Power and Promise of School Reform: Grassroots Movements During the Progressive Era.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2002. 352pp.
Fritz Ringer (ed.). Toward a Social History of Knowledge: Collected Essays. New York: Berghahn Books, 2001. 208pp.
William H. Schubert, Ann Lynn Lopez Schubert, Thomas P. Thomas, and Wayne M. Carroll, Curriculum Books: The First Hundred Years , 2nd ed. New York: Peter Lang, 2002. 608pp.
Thomas F. Ruffin, with Jo Jackson and Mary J. Hebert. Under Stately Oaks: A Pictorial History of LSU. 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62pp.
Eric Darner and Marilyn C. Barrick. Discovery by Design: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of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Origins and History: 1907–2001. Vancouver: Th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2002. 226pp.
David J. Staley. Computers, Visualization, and History: How New Technology Will Transform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st. Armonk, New York: M.E. Sharpe, Inc., 2002. 174pp.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中叶在英国兴起了一场"新大学运动",在此期间一批城市学院在各重要城市兴起和发展。这场变革的兴起与这一时期英国高校科研职能的发展有不容忽视的联系。这一时期英国高校科研职能的发展有其特定的原因,其表现对后来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江苏电大赴英国远程教育进修团,通过为期14天对英国远程教育的深入考察体验,学习了解了英国开放大学及相关高校的教育真谛。结合电大开放教育现状和江苏开放大学的构建,对新型远程开放大学创设的理念、思维、定位、机制、模式、投入进行了对比和反思,可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学成人教育肇始于100多年前的英国新大学推广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发达国家,之后20年才真正传入并扎根于韩国,其间成绩斐然且问题突出,但它始终坚定地沿着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这条必由之路朝前走,正向着终身教育职能转变,全方位地服务于韩国社会。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英国开放大学与自学考试制度办学特色的对比分析,阐述英国开放大学的办学特色对自学考试制度改革的启示,强调要提高自学考试制度的地位,要注重教学环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Dr Jim Kyle and Bencie Woll, School of Education Research Unit, Bristol University, report on the use of British Sign Language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dispel some of the myths that surround the language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of a specific group of refugees, namely academic women refugees who were members of various branches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University Women, and who came to Britain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British Federation of University Women from 1933. As a result of voluntary or forced migration some 400 such women from Germany, Poland, Czechoslovakia and Austria sought entry to Britain following Hitler’s accession to power in Germany in 1933. The help they received from the specially formed Emergency Refugee Committee of the British Federation of University Women, not only in gaining entry to the country but in refashioning their pre‐migration educational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is looked at in detail,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women were able to retrain, re‐qualify or complete training courses curtailed by political events and migration is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8.
Reviews     
Book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Open and Closed Minds: 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How Higher Education Has Failed Democracy and Impoverished the Souls of Today's Students, Allan Bloom Democratic Education, Amy Gutmann The State and the University: Calling British Universities to Account, Tony Becher and Maurice Kogan Diamonds into Glas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Universities, Elie Kedourie The Enterprise Culture in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Privatizing Higher Education: A New Australian Issue, David R. Jones and John Amyl A British Bias against Adult Particip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dults in Higher Education, Centr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19.
英国“新左派”史学是20世纪后半期英国学术文化发展历程中的后起之秀。它的衰落既有其所处时代的社会动因,亦有阻碍其自身发展的客观因素,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尽管如此,英国“新左派”史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以自身的特色和成就推动着英国20世纪学术文化的发展进程,给英国学术文化与社会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相似文献   

20.
在英国政府的教育新政指导下,高等教育研究部门、博士研究生本人、学校和管理团队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共同为博士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负责,着重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学力能力,并将这种能力与雇主所需要的可转移技能和可雇佣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本文系统阐述了英国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最新变化及特点,旨在对我国的博士人才开发与培养予以某些启示,从而激发更多学者和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深度思考和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