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茹果 《世界发明》2010,(3):70-71
苗绣是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苗绣针法独特、复杂,讲究对称美、充实美、艳丽美,绣品图文精美无比,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苗绣通过针线将历史、神话、传统、信仰、个性、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素有“无字天书”之称。  相似文献   

2.
陈军  孔庆锵 《科教文汇》2021,(10):152-154
醒狮技艺起源于广东佛山,是一项集武术、舞蹈、编织、刺绣、绘画和音乐等多种艺术于一身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健身、教育、表演、竞赛等社会功能。该文通过探讨佛山醒狮技艺的内涵特征和育人价值,结合醒狮技艺在学校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以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民乐小学为例,探析佛山醒狮技艺在学校发展的意义及其实施路径,为醒狮运动在学校的开展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茹果 《世界发明》2010,(8):70-71
蜀绣起源于川西平原,斟川西古称“蜀”,川西的刺绣故称之为“蜀绣”。两汉大文学家杨雄在其《蜀都赋》中高度赞扬蜀地刺绣的精湛技艺:“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  相似文献   

4.
赵寅 《科教文汇》2008,(6):190-190
禅学渗透在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已经由最初的修行、顿悟渐渐地形成了自身的系统、方法,并逐渐融入了日本文化之中,成为日本民族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渗透着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禅宗思想。就当今的产品设计来说,日本文化中的禅宗也对产品的外观形态、功能取舍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并将会对日本设计的发展方向起到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萌 《百科知识》2023,(6):63-64
<正>传统音乐作为中华文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是珍贵的艺术资源,展现了我国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及不同时代的音乐文化和美学思想,体现了中国音乐历史文化中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近年来,“西乐东渐”的音乐趋势逐渐显现,传统音乐在社会发展中逐渐式微。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音乐,必须充分利用传统音乐资源,并在社会中进行知识普及与推广,使更多人了解并关注传统音乐,进而学习传统音乐文化,使其得以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温舒婷 《科教文汇》2021,(11):180-181
民宿,不同于标准化酒店,是以当地文化风格、家具产品为载体打造的个性化生活场所,目前在市场上逐渐受到大众的关注,这促使设计师在设计民宿时更多地考虑实用性和体验感。客家文化是中国漫长历史中沉淀下来的珍贵文化,将其融入民宿设计之中,既能够最大限度地弘扬客家文化,又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文将浅析客家文化元素在民宿设计中的运用,并以室内家具设计为例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文化也在不断地交流。越来越多的西方品牌占据着中国的服装市场,而中国服装品牌在国际视野中零星可数。刺绣,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近些年在中西服装上频频出现,迎来了全世界范围内的热潮。本论文在阐述中国刺绣的发展史上,关于中西方服饰在刺绣上的不同来研究中西方刺绣在服装上未来的演变。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几千年历史长河遗留下来的珍宝。苗族人民经过一代代人的传承,创造了独具文化特色的各种瑰宝。其中苗族刺绣被誉为“无字史书”,无声地诉说着苗族人民的智慧和使命。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庆彭水苗绣的深入研究,剖析彭水苗绣在品牌建设、人才培养、市场需求、营销宣传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对彭水苗绣传承的创新与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周邵年  樊嘉禄 《科教文汇》2013,(17):199-200
竹雕是中国传统技艺的一个重要门类,在记载和传播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它的现状和发展却令人担忧,竹雕产业中“马太效应”明显。为了更好地发展竹雕产业,本文以黄山市竹雕产业为例,分析产业发展中的“马太效应”,从而有效利用竹雕产业中的“马太效应”,促进徽州竹雕产业的发展和深化徽文化传承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为什么人文精神成为当今热点”、“中西人文精神传统的历史缺憾在哪里”、“什么是崭新和开放的人文精神”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论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人文主义都不是真正和完整的人文精神,只有建立在全面的人性论基础之上、对中西人文精神传统进行吸收和改造、包括科学精神在内的人史精神才是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1.
从《黄帝内经》作者到后世医家,传统的中医学文化对“天人相应”说有着颇深的见地和精辟的论论述,把人和天地万物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把人体内环境相统一的整体观念是符合人体科学,自然科学的,元极学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精华,以人天三元能量为物质基础,以“净、定、观、运、真”法则实践,可以达到修性养命、调和身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设计艺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性设计”已经成为当今设计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主要从视觉传达中的色彩人性化设计、文化内涵人性化设计以及编排人性化设计的角度,来对视觉传达中体现人性化的诸要素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人的感觉、感情、心理等要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郑莉红 《科技风》2012,(24):190
贵州众多的少数民族在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随着现代化程度的加速和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诸如苗族刺绣的许多优秀的民族民俗传统文化正在慢慢地消逝.本文试图从旅游业的发展对苗族刺绣文化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对贵州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和现代化过程中的传承、发展问题提出一个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杨军 《科教文汇》2014,(3):121-122
太极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结晶,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将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继承下去,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如何在大学太极拳教学中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恰当地在太极拳教学中融入文化元素,依托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以“文化传承”为理念,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让大学生继承和感受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丰富大学太极拳课程。  相似文献   

15.
羊力超 《科教文汇》2010,(4):156-157,159
我们时常在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当今多元化的设计趋势下,中国设计正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也追上时尚的步伐,从设计理念、色彩搭配、材料选取,无不体现出“中国设计”的品位、传统的灵魂,以时尚的衣装之名让中式元素获得延续,世界流行趋势迎来新中式、后古典时代。而中国的文化精华恰恰是给予中式设计的养分。本文通过对当今中国设计中包含流行元素进行分析,阐述在现代设计中传统文化对于中国设计的深远影响及继承还是创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设计相结合,已成为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而被称为"国剧"并成为时尚的中国京剧中的脸谱与作为现代设计基础的三大构成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一个很好的内容和题材。在对传统京剧脸谱图形与构成方法进行创编再设计过程中,应该对西方现代构成设计抱着去粗取精、兼收并蓄的态度,同时吸收利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结合西方现代设计中优秀的积极的元素,这样做既可以使新的艺术作品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品质,又富有新的时代精神,给人们带来崭新的艺术感受与新的设计思维。  相似文献   

17.
黄宇 《知识窗》2014,(11):14-15
以“三雕一彩一绣”,即玉雕、木雕、牙雕、广绣和广彩为代表的广州传统手工技艺,是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这些传统手工技艺具有文化、社会、教育、经济方面的价值,对社会具有积极影响和重大意义。我们不仅要了解这些传统手工技艺的现实状况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还要做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通过纳入遗产名录体系、保护传承人、提高民众意识和发挥政府主导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黄宇 《知识窗》2014,(22):14-15
以“三雕一彩一绣”,即玉雕、木雕、牙雕、广绣和广彩为代表的广州传统手工技艺,是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这些传统手工技艺具有文化、社会、教育、经济方面的价值,对社会具有积极影响和重大意义。我们不仅要了解这些传统手工技艺的现实状况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还要做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通过纳入遗产名录体系、保护传承人、提高民众意识和发挥政府主导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彭进 《科技创业月刊》2008,21(5):146-147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不但有很好的装饰效果,也是人们对吉祥美好生活的冀望;将中国传统装饰纹样融入到当今的设计中,发展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优秀的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精神的现代转化。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核心精神中的“统一”、“重民”与“和谐”精神,是我们构建和全面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精神资源。本文从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统一”、“重民”与“和谐”三个理论入手,结合现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论述了“统一”、“重民”与“和谐”思想的现代转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