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试论科学发展观下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在回顾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重就科学发展观下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群众体育优先、竞技体育优先、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3个阶段;在科学发展观下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将呈现地位平等性、发展同步性、动态协调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战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是指把城乡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来对待,整体考虑城乡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城乡之间的群众体育在发展地位、体育观念、体育场地、体育组织、指导力量、参与比例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要实现从当前到2010年的农民体育全面启动与市民体育稳步发展的远期目标,必须抓住政策体制、经费投入、场地设施、组织管理和开展活动等重点.现行的发展对策应以小城镇体育为桥梁,促进城乡群众体育联动发展和优化配置社会体育资源,加快农民体育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3.
农民体育是群众体育的核心部分,群众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社会排斥理论从经济、保障和福利制度、社会生活领域、管理与组织、文化教育与观念五个维度来诠释农民体育的发展障碍,旨在对农村体育发展影响因素给与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高成强 《湖北体育科技》2014,(12):1050-1052
以江苏省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城乡群众体育锻炼行为、体育组织管理、体育消费等方面对江苏省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有着显著性差异,不协调现象依然存在。针对这种现象,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解决江苏省城乡体育发展不平衡,实现城乡体育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以及自组织方法论,研究分析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管理体制特点,提出如何取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长处,发展群众体育,以及如何处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关系,使两者相互协调,互相促进,最终形成体育自身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6.
从体育参与行为的角度,通过对两次群众体育调查结果的比较,指出当前体育参与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中的重要部分,并表现出一些有利于社会体育进一步发展的特征。其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们自我观念的增强和价值取向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群众体育发展预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相对滞后,其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体育需求,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切实解决好这一矛盾。将使群众体育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政策和制度保障、人才和技术支持、人们的体育观念和行为等诸多方面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8.
体育强国目标下发展群众体育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在诠释富民、民生、强国等概念的基础上,解读体育强国和群众体育的内涵,阐述群众体育与体育强国之间的关系,探讨体育强国目标下发展群众体育的路径选择.分析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群众体育的指导思想,共享体育发展成果是发展群众体育的目标,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是发展群众体育的前提,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是发展群众体育的关键,加强体育制度创新是发展群众体育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我国2010年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笔者从树立先进的体育观念 ;健全组织 ,加强领导 ;抓住重点、认清难点、扶持热点 ;加强群众体育科学研究 ,科学管理体育设施 ,提高场馆利用率 ;加强体育社会指导员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旨在为制定我国 2 0 10年群众体育发展战略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历史比较等研究方法深入剖析红色体育历史演变,探寻不同时代群众体育对红色体育的传承,进而探讨红色体育的当代价值。研究发现:(1)红色体育思想萌芽于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实践于苏区,发展壮大于战火纷飞的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具有重要历史意义;(2)红色体育是当代群众体育的根基,与体质健康时代、全民健身时代、健康中国时代的群众体育一脉相承;(3)红色体育具有塑造全民爱国情怀,建设中国特色体育文化,丰富群众体育内涵的时代价值。基于此,提出红色体育助力群众体育实现路径:(1)立德树人,教育为本,将红色体育精神凝聚为群众体育发展的内生动力;(2)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将红色体育文化外化为群众体育文化建设的优势资源;(3)因地制宜,脚踏实地,将红色体育元素内化为群众体育发展的常态内容。  相似文献   

11.
体育价值观念的嬗变与社会体育发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指出,强化人民群众的体育价值观念,是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的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对体育价值观念问题的研究,是一个长久的课题。体育价值观念确立与否,关系到社会体育的成败。体育价值观念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当前,要在人民群众中强化体育强身价值观、体育延寿价值观、体育消费价值观、体育生活价值观和体育娱乐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体育兴趣与体育参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两者相互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探讨和研究,揭示了体育兴趣对体育参与活动具有指向和强化作用,反过来,体育参与对体育兴趣的激发在一定条件下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分析了影响体育参与的因素,提出了培养体育兴趣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期我国政府竞技体育管理职能的定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运用经济学理论对竞技体育物品进行了分类。认为:竞技体育物品的划分应依据运动项目在国家奥运战略中的地位、运动项目的市场需求及竞技体育物品的性质,不同的竞技体育物品分别应由最有效率的组织提供。指出:政府的竞技体育管理职能应界定为提供竞技体育公共物品、间接管理体育组织、制定竞技体育公共政策、对竞技体育物品生产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结合实地考察,对革命老区——百色市开展红色体育运动会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从开展红色体育运动会的必备条件、百色市的红色文化底蕴、百色市开展红色体育运动会的潜在价值、百色市开展红色运动会的可行性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梳理、总结,提出在百色开展红色体育运动会的意义,以期对百色的体育文化发展与传承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体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作为文化现象,被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文化目标之中。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积极推进卫生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努力办好2008年奥运会”为体育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对我们正确认识体育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定位,深化体育事业的改革,协调“两个战略”的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宏  许国勋 《体育学刊》2005,12(4):40-42
运用抽样调查、个案研究和实地考查,对广东省4个山区县的群众体育工作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县区体育管理机构比较健全、体育场地设施有一定的基础、群众体育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体育事业的资源严重不足、群众体育意识淡薄和体育手段单一、群众体育的组织化和经常化程度低,据此提出了6项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材化处理的意义,指出其有利于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利于解决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材化处理的原则,指出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特色和学校自身特点这三个原则。最后,讨论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材化处理的方法,明确了要向着文化方向、规范方向、系统方向、趣味方向进行教材化处理。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城市社区体育资源的配置要考虑城市社区的地域性特征,其配置的目的是最大限度满足城市社区居民多样化的体育娱乐需要,体现“以人为本”。本研究从我省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现状入手,得出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找出一条适合湖南城市社区体育资源合理配置的体育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9.
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实施要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深化改革、加速体育产业化的进程中,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要点是:坚持与高技术相结合;在一定的发展阶段进行资产重组;全社会共同开发体育市场;不断进行经营创新和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等。以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使之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校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为武术类、养生功法类、民俗体育类和少数民族体育类,文章分别阐述了这些项目的开展对现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有助于现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传统养生文化、民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及传统文化传承视角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