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多月之前的一个早晨,我刚起床,电话铃声响了.我拎起来一听,对方用非常标准的普通话说:"宋老,我是中央电视台的,鸡年春节,想让你一边唱京剧一边画鸡的绝活,在春节戏曲晚会上亮一亮.你以前是唱什么词儿的?"我随即回答:"以前我唱的是<朱耷卖画>,有时也唱唱毛主席诗词,一边唱一边画鸡,有时也画鹰."宋老,唱几句歌颂今天的如何?""好啊,就是我年纪大,唱什么好,要容易记的.""行,我们马上将唱词寄给你."过了几天,果然收到了中央电视台寄来的唱词,我就一边念,一边哼,唱二黄原板.过了一个星期就唱熟了.  相似文献   

2.
每天看电视看到深夜,我已经不知道我哭过多少次了,这在我们计多人的生命历程里是从来没有过的。当看到新闻主播哽咽着播出网上流传的一首小诗时,我的泪哗地一下就流了出来:“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妈妈我怕/天堂的路太黑/我看不见你的手/自从倒塌的墙把阳光夺走/我再也看不见你柔情的眸。  相似文献   

3.
一楼外楼人素来崇敬苏东坡老先生。在他们的店堂里,你能见到多幅由名画家所画的东坡行吟图,因为他们知道,图上老先生杖竹行吟那块杂花生树之地,上溯八九百年此地就在他们的店堂里外。他们店堂里还有四块名家书写的木刻诗匾,刻的就是苏老先生的名作:“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  相似文献   

4.
吉安 《文化博览》2007,(6):22-23
孩子,今天你又装作若无其事地暗示妈妈,说市中区的房价又在飙升,如果再不行动,或许以后你和女友连一间栖息的小屋都没有。我淡淡地看你一眼,终于没有像你希望的那样,说出"妈妈给你们买"的话来。而你,也在这样尴尬的沉默里,即刻气嘟嘟地放下碗筷,砰一下摔门出去。我从窗户里看着你远去的背影,瘦削,懒散,有些玩世和任性,你还是那个赖在父母怀里,始终不肯独立飞翔的小鸟。可是,亲爱的孩子,你已经25岁,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需要呵护的女友,两个日益老去的父母,难道这些,还不足以让你成熟,让你彻底地离开父母的羽翼,放下悠闲啃老的惰性,独自去承担一个成人应该担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最近,老领导推心置腹地跟我说了几句话,使我受益匪浅。这几句话,其实都是生活中的"潜规则"——第一句话:不要盘算太多,要顺其自然。不要拼命去求人,有时想得越多、心越急就越得不到回报,等你不想的时候,它就会意想不到地属于你;感觉把握性不大的东西,还是要顺其自然;人的进步与发展是相对的,该是你的东西终归是你的,不要强求。第二句话:压抑自己没必要,奉承巴结也没必要。乡下与城里、  相似文献   

6.
悠悠板栗香     
正又到双休日,老家村里的"调皮鬼"来了电话约我去吃饭,开始我还有点犹豫:"可能没有时间吧。"但他补充了一句:我家的板栗等着你哩。搁下电话,我不禁思绪万千……是啊,板栗伴随着我们童年的脚步。这个"调皮鬼"还是我的老同学,在老家和我同一个村子,村庄的后山坡上原是一片久经风霜的板栗树,每年春夏之后,满山遍野的栗花都开了,登上山坡放眼望去,一幅美妙的画卷映入眼帘——一阵风儿吹过,树叶  相似文献   

7.
牛耕地回来,躺在栏里,疲惫不堪地喘着粗气.狗跑过来看它. "哞,老朋友,我实在太累了."牛诉着苦,"明儿个我真想歇一天."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有形墙,在人们头脑里也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无形墙.无形墙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往往比有形墙更牢固、更复杂.  相似文献   

9.
“喂喂,你是江苏盛泽老张呀?前天装去的青鱼销得好不好?噢噢,不错,好!那么我明天再给送一车去!……” “喂,绍兴老李吧?!你好!你那里这几天纺机的行情怎么样?嗬!那我今天下午再装50台无梭织机、经编机去。好么!晚上7点准定运到!……”  相似文献   

10.
《职业圈》2006,(6):59
一个恶作剧引发的商机 2005年10月的一天,廖小军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显示的是他留美好友陈伟的号码.廖小军兴奋地拿起电话,"兄弟,你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因为听筒那边传来的分明是一个甜美的女声."对不起,请问这不是陈伟的电话吗?""对啊,我就是陈伟."廖小军笑笑说:"别开玩笑了,陈伟是男的,你是女的,就算冒充也应该找个男的吧?""我以人格担保,我真的是陈伟,不信你问我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到了美国这个移民国度,我才懂得什么叫“地球村”。 五年前我第一次短暂访美,住在一所大学的公寓里。一到下午放学后,你看那满院的孩子吧,红黄棕白黑,几乎什么肤色都有,简直不知置身何国。这次探亲寄居美国,住在新泽西州一个名叫PickRun的小区,情况大体依然。 门前的小路两边,一共50幢房子,住着50户人家,我们的房子就在小路尽头的圆形小广场边上。推着婴儿车散步的“老人、晨练的小伙子,都会从门前经过,放学的孩子天天在这里嬉戏追逐,在这静寂的小区,这里算是“人气”最旺的所在。但是,住在“地球村”我总是觉得孤寂,孤寂似一堵无形的墙把我包围了。远处不说,就说左邻右舍吧,左边一家是印度人,右边一家是日本人,亚洲三大民族竟在这里会齐了,语言已然有障碍,从心  相似文献   

12.
弟弟的来信     
中师毕业的弟弟高高兴兴去清泉乡小学报到,以为那是个好地方,可两天后回来就垂头丧气地闷在家里。我问了许多遍,弟弟才闷出一句话:"那不是人待的地方。"一天后弟弟又走了,是爹拿着木棒撵了二里多地撵回去的。爹一直在骂:"咋不是人待的地方?只要有人住,就是人待的地方。你个兔崽子,要再随便跑回来,瞧我打断你的腿!"  相似文献   

13.
我欠的债     
现在我是一个人过日子,一个女儿一星期来看我一次,拿拿报纸,送些食品,还帮助做些零事。有一次,我忽然向她道歉:几十年前,我狠狠打过你一次。"我早已经忘了,爸爸,我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可不是,她的儿子已经上大学了。我极不耐烦地对待过妻子李叔华(当她病重的时候)。她子宫里长了一个肉瘤,流血不止,躺在床上不能动。她对我说:"在床旁柜子抽屉里有一瓶云南白药,可以止血,你帮我找一找。""这半夜三更,怎么找"我近乎咆哮了。她只温和地回答了一句:"将来你要后悔的。"现在她死亡已经二十几年。我追悔无及。我们  相似文献   

14.
两手博     
我的顶头上司连一句"丫头你写不写博"都不问,直接默认我一定会写。在给我交代完工作后,他不动声色地说了句:"把你博客的地址给我,我来给你加个链接。"我脑子一顿,在脱口而出之前千钧一发的刹那,把地址生吞吞地又咽了回去。因为在我模糊的记忆中,我似乎在博客里发过对领导的牢骚,诉过工作的辛苦,并且几乎在每一天每一篇的博中都表达着自己对钱多事少离家近那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些东西,又怎能让领导知道?  相似文献   

15.
何永智  阿贵 《职业圈》2004,(4):14-15
我在家里排行老七,人们都管我叫"七妹".参加工作后,擅长服装设计的我到重庆市六一儿童鞋厂当上了一名童鞋设计师,过上了工薪族的生活.不久,我跟重庆城建局当电工的青年廖长光相识并相爱了.由于我们双方的兄弟姐妹都很多家境不好,所以我们恋爱很久一直都没有自己的房子,没能结成婚.为了有结婚的房子,我和男友开始拼命地想法赚钱.每天一下班,我便匆匆忙忙回家用缝纫机织"海狐绒大衣",然后再由男友廖长光把织好的大衣一件一件地拿到大街上去卖.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很快我们便攒下了几百元钱,购买了一套简陋陈旧的私房.我们终于结了婚.  相似文献   

16.
燕子来了你却走了远去的是你的明眸皓齿浅浅一笑定格为冬天的怀抱泪依然新鲜青花瓷碗还在我却真的老了枯死的心容不下半点涟漪成灰的相思诉说着往事韶华也只是静卧湖面上的一叶孤舟听凭天意的摆渡我坐在孤独的地铁里开往下个世纪的爱情那时我会成为你的闹钟你的牙刷你的午餐你的席梦思……听地铁进站了下个世纪的爱情@路春阳$辽宁省大石桥市65523部队政治处~~  相似文献   

17.
所谓"单位"     
易中天 《文化博览》2006,(12):36-37
对于中国人来说,单位是极其重要的,至少曾经重要过。改革开放以前,两个中国人见了面,如果是熟人,便问"吃了没有";如果是生人,又没有经过介绍,便多半要问"你是哪个单位的"。在大街上骑车闯了祸,或者到机关衙门里去办事,警察和门卫都会问这句话。如果是女儿带了男朋友到家里来,那做母亲的,便几乎一定要问这句话。单位,差不多可以说是中国人生存的依据。单位首先是"饭碗"。一个人,如果在政府部门工作,便是"吃皇粮";如果在国营企业里工作,便有"铁饭碗";如果在三资企业工作,则有"金饭碗";如  相似文献   

18.
我参加过一次孩子的家长会,这次家长会让我永生难忘。家长会上,在谈到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时,校长异常气愤地讲起学校近期发生的一件"典型事件":那天他在巡视校园,忽然3楼厕所的窗户上掉下一块玻璃,一个男孩儿的头探出来看了一下又缩了回去。校长健步冲上3楼,逮住这个学生。学生老实承认,他和另两位同学在打扫厕所时,拖把不小心把玻璃碰下去了。这是多大的一点事儿呢?拍拍学生的肩膀,说你知道该怎样做就行了。我确信这位学生会买来一块玻璃请木工安上。可这位校长是怎样做的呢?他严令学生  相似文献   

19.
这个明目皓齿的少年是吉野的儿子,他给我鞠躬,也会说"请多多关照",中文比他的父亲还要好。吉野在中国开设公司已经十多年了,他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在这座城市里,有属于他的别墅、汽车;在这座城市里,吉野的生活如日中天。"这是我的儿子,前天中午刚到中国,过了这个暑假,就要在这里读书了。我先看一下这些文件,你给我儿子当半个小时的中文老师,完了,我请你吃味千拉面。""不了。"吉野有数的两次请客,到席的中国人没有一个吃饱过,我当然不想再次享受这种遭遇,说",你先看文件,我在客厅里看一会电视。"  相似文献   

20.
博客雄起时,网友打招呼都是:"今天,你博了吗?"弄得我老惭愧,因为我是没有博客的人。而从6月9日开始,你又要接受另一句口头禅翻来覆去地肉麻:"今天,你世界杯了吗?"在此,我要奉劝那些非球迷们,最好不要表示对世界杯鄙视,因为在你鄙视之前,别人会先鄙视你:切,跟不上潮流,现在连女人都看世界杯了。可女人看球经常受到质疑,看球还是看人?甚至有人断言,女人若是只知道一个球员,那么必然是贝克汉姆。但外行看热闹又何错之有?看贝帅哥也是一种看球的方式。记得有个朋友的女友看球是以巴乔为标准的,每逢比赛先问一句:"有巴乔没有?"有则看,没有则不看。对此,朋友痛心疾首。我安慰他:有这个前提,她就有可能被你培养成球迷,至少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