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奉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师多致力于如何去教懂学生,如何去教会学生。学生则常常成为课堂上的听众和书记员。老师无意中把他们的大  相似文献   

2.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教好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在课外学好语文。语文教师每教一课书,每讲一方面的知识,最终需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运用,去检验,去提高。所以,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内外语文学列辅导。  相似文献   

3.
吴利民 《考试周刊》2012,(83):45-4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要点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少有教师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多数流于形式,喊喊口号,真正去行动、去实施的,寥寥可数。那么,到底什么是语文素养呢?我们又该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去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4.
自主阅读能力是学生必须具有的一种能力。语文教师要从提高学生对自主阅读的认识、教会学生读什么、如何读等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应该教什么,不应该教什么,语文教师应该有清晰的认识。应该教识字,而不应该盲目追求学生对文章的彻底理解;应该教会学生阅读,而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道理;应该教学生学习语文,而不是让学生死背答案。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奉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师多致力于如何去教懂学生,如何去教会学生。学生则常常成为课堂上的听众和书记员。老师无意中把他们的大脑当成了一个巨大的存储知识的“U盘”,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他们本身存在巨大的潜能,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受,使学生觉得语文令人厌烦,他们对语文没有好感,甚至反感,常常因此导致消极的学习态度和被动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7.
民族高校的世界史教学有其特殊的意义,教师的课堂教学不仅应教会学生学什么,还应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形式,以实现教学质量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口头说为语,书面写为文,是为语文。当前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浪潮中,很多教师认为课堂上教师少说,让学生多说,就是在实施课堂改革,就是在教语文。但是怎样教好小学语文课,叶圣陶先生这样阐述:"语文课就是语文教师借课本里的一篇篇课文做例子,教会学生说话,教会学生写话。"全国知名教师贾志敏先生提出要"简简单单教语文";另一知名教师薛法根先生则主张三个不教:学生已懂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懂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懂的暂时不教。语文课到底应该教什么、怎么教?  相似文献   

9.
唐敏 《快乐阅读》2012,(6):75-76
传统语文教学不但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生也学的很苦、很累,在很多地方无情的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呆板,无新鲜活力。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语文,并能提高语文学习效益呢?我认为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即要教给学生点金术,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的能力的提高!才能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惬意的志南和尚不怕路遥力衰。扶杖过桥。一路红杏灼灼.绿柳垂荫,方得尽收眼底。这“杖藜”带给志南和尚一片亮丽的春色。语文教师致力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实际上也就是在充当着杖藜的角色。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是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职责。如何履行好语文教师的这一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语文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决定了他如何去运用知识。可见,阅读教学应致力于学生的发展,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作为与新课程同行的语文教师,我们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阅读欲望,使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努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育不仅仅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还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重任。现实中很多问题少年由于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而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由此可见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什么是美才能使他们成长为拥有良好性格和高尚情操的人。正如"生活当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审美,如何进行语文审美教育,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李良稳 《教师》2010,(11):71-72
在作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审题应该是第一步,也应该是很重要的一步,学生只有看到作文题目并经过审题后,才能明白该写什么,不能写什么。不少教师对学生审题教学不重视,认为审题不重要,考试时间紧,不可能花那么多时间考虑审题,所以,多数语文教师作文审题教学不完整。  相似文献   

14.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自己去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包含性极强,既是学习其他知识学科的入门工具,也是唯一包含作者情感的一门学科。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清楚地看待语文这一学科的特殊性,语文课的教学不是单纯地教会学生如何看待自然事物的出现以及教会学生什么才是正确的思想价值,而是要把语文课堂上得更有价值一些,更能凸显语文课的特征。小学语文课教学内容非常简单,无非就是教学生学习说话,让学生将这些学以致用。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才能让课堂变得更加有意境呢?笔者认为,要想变得更有意境,就要把“三味”学科味、学习味、学生味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正初中阶段,学生语文素养基本上还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学生只需要记住文章分为几段,主题是什么,写法上有何特点。刚刚进入高中,他们还不知道如何去独立赏析一篇文章,这就需要教师去有效引导。语文教师不仅仅要精研课本,明确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下面,我想以《荷塘月色》为例,谈谈如何教学经典篇目。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思考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王玉亮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思考,掌握方法,具有自学能力。什么是自学能力呢?自学能力是由多种心理机能参与的一种综合性的能力,一般指学习者在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不依赖于他人而能够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独立...  相似文献   

18.
语文涉及的内容极广,且学生较难从中获得成功感.那么,如何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爱上语文,提高学习效果呢?学会出题,学生字词轻轻松松;充分利用竞赛形式;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教会学生基本方法.语文教师能以饱满的激情去对待,能多想些方法,必能提高语文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通常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过分的依赖教师,老师教什么,他学什么,读什么,缺乏主动性,把学习主体给了教师,因而学习非常被动。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阅  相似文献   

20.
在作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审题应该是第一步,也应该是很重要的一步,学生只有看到作文题目并经过审题后,才能明白该写什么,不能写什么.不少教师对学生审题教学不重视,认为审题不重要,考试时间紧,不可能花那么多时间考虑审题,所以,多数语文教师作文审题教学不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