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的核心是做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越来越成为当代中国人关注的焦点.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1997年-1998年做的全国性调查显示,28岁以下的城市青年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拥有博士以上学历的占44.5%(其中博士21%,博士后2 3.5%);还有21.4%和26%的城市青年,分别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拥有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历.合起来,希望子女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城市青年占91.9%.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女子教育的关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但是由于时代的原因,今天40岁以上、50岁左右的家长,生长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切身体会到没有文化的痛苦,有心将自己的子女培养成为“人上人”。据有关单位调查,家长希望孩子将来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占99%,希望子女将来能出人头地的占77%,想让子女出国留学的占63%。在他们的心目中,孩子读书好,一好百好,其他一切都给搁置一边。由于家长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比较低,对如何教育子女缺少方法:只知道要求子女把书读好,不知道教子女如何读书,更不知道教育子女…  相似文献   

3.
中国父母对子女期望什么据人口研究机构调查表明,当今中国<母一;t于女的期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了面¥一,学业下面,希望孩子多读书是父母对子女学业期望的i:i。有434%的;C母让孩子多读书是为了使其适应社会需要:有二74..是为了使其具有竞争力;有20...  相似文献   

4.
洁言 《家教指南》2005,(7):22-23
为人父母,总是对自己的孩子充满期望。然而,不同年龄段的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却明显不同。一项新近完成的调查显示,年轻的父母更看重孩子在未来有权有势,而老年人更希望子女稳定和安逸。对于男孩和女孩,父母的期望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正社会弱势群体作为一个需要社会援助和扶持的特殊群体,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值得关注。中小学教育接受水平和程度是西部贫困地区城镇弱势群体子女提高社会地位,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很多下岗职工、农民工自身受教育有限,已经错过了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失去了提高社会地位的条件,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期望将来有机会改变命运,提高自己乃至家庭社会地位。一、调查对象本文通过对地处西部贫困地区的国家级贫困县临洮县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对100名被试的调查,问卷包括农民工对知识和教育的态度、亲属对知识和教育的态度、子女希望受教育的程度、对子女积极变化的期望程度就等四个因子,测量农民工对其子女的教育期望.研究表明:农民工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与父母、家庭收入、子女数目无显著性差异,农民工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子女性别、子女学业成就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近期,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对10000名小学生进行了一次小型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选择自己将来的职业时,60%的小学生想当经理、明星、科学家,而愿意成为工人、农民、教师的仅为5.9%;在回答“你对自己将来的文化程度的期望”时,31.2%的孩子希望成为大学毕业生,22.9%的孩子希望达到研究生水平。而愿意接受职业高中或技术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管理》2007,(4):40-43
关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据四国高中生自我报告: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都较高,且母亲的期望都高于父亲。其中,韩国父亲(76.7%)对子女的期望最高,接下来是美国父亲(69.2%)、中国父亲(62.0%)和日本父亲(57.1%)。同样,韩国母亲(78.7%)对子女的期望最高,接下来是日本母亲(73.7%)、美国母亲(73.1%)和中国母亲(65.8%)。  相似文献   

9.
教育孩子做平凡的人最近,北京市青年研究所副研究员余逸群等人对1000名小学独生子女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有312%的孩子期望自己将来的文化程度为大学水平,有229%的孩子期望为研究生水平;期望自己将来接受职业高中或技术学校教育的分别为121%和6...  相似文献   

10.
《留学生》2002,(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开始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国外留学,希望他们借此去学习一些先进的技术,将来成为人才。既然有那么多的中学生计划出国留学,那么,在他们心目中,哪个国家是他们的最佳留学选择呢?调查发现,中学生打算去留学的国家大多集中在欧美的发达国家。其中,法国以35.4%的比例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居第二位,占33.8%,美国  相似文献   

11.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子女将来超越自己.所以千方百计地要把他们培养成材。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青年研究所副研究员余逸群等人对1000名小学独生子女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有31.2%的孩子期望自己将来的文化程度为大学水平,有22.9%的孩子期望自己为研究生水平;期望自己将来接受职业高中或技术学校教育的分别为12.1%和  相似文献   

13.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项调查表明,60.16%以上的家长对其子女未来学历早已有明确的指向,在这部分家长中96%以上的家长都期望孩子将来达到至少大学文化水平。然而由于我国国情是以一级级升学考试为主,就必然导致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培养偏离了全面发展的育人方向。其中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家长注意:  相似文献   

14.
据某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当今父母对子女的学历期望高得惊人:希望自己孩子能得到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家长,占调查总数的92.7%。可见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家长们的共同愿望。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不少家长为孩子能进重点校不惜重金,有的为孩子请家教,买多种辅导书及练习题,更肯于解囊,采取多种手段督促,甚至强迫孩子学习。  相似文献   

15.
目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若想立足于社会,必须有知识和才能。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我国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学校之间差别很大,重点中学的升学率明显高于一般中学。一些家长为了实现子女成才的愿望,使子女将来能够考上大学,通过各  相似文献   

16.
有相当数量的家长不是从子女的实际情况,即从他们的天赋、能力、兴趣和愿望出发,而是把自己的职业观念强加给子女。如当记者的让子女从事新闻行业,将来也当记者;当医生的让子女去报医学专业,将来也当医生;当会计的让子女去报考会计师,将来也当会计……而事实上,子女未必喜欢父母所从事的职业,结果往往是父母一片苦心,却得不到子女的“欢心”。  相似文献   

17.
▲记者: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和人民群众期望子女接受优质高中教育愿望的增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为基本实现“普九”后的一大重点和热点。在此背景下,我省各地积极扩大优质高中,建设示范性高中。请问这对我省建设教育强省有什么重要意义?●刘育民:建设教育强省,是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教兴粤”战略的重要部署。省已明确提出,到2005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5%,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6%以上。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省已于1996年在全国率先基本普…  相似文献   

18.
学校教育中家长角色定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存于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看当前教育,圈内圈外,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优质高效教育观念渐入人心,人们对教育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家长“望子成龙”、“盼女为凤”,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是“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之一的塔顶级人物。这种普遍存在着的家长对子女的高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干部“近亲繁殖”的现象,已成为深化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一大障碍。最近,我们选择七个单位,就干部“近亲繁殖”的问题进行了调查。7个单位共有干部工人1499人,其中,在同一单位工作是夫妻关系的有87对(县处级干部2对、科级干部14对、一般干部71对),占总人数的10.3%;是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有141人(科级干部35人),  相似文献   

20.
根据已有文献和研究,目前农民对子女受教育的态度:一是农民对子女是否受教育存在两极化,即子女教育成才观和子女受教育"无用论";二是农民缺乏子女教育的全面发展观;三是农民对子女教育的投资受自身经济条件和子女大学毕业后对家庭的回报率的影响;四是农民对子女教育的期望呈两极分化,一部分农民希望子女能上大学,跳出龙门;另一部分农民不抱什么期望,无所谓读到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