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郝娟 《记者摇篮》2009,(4):57-57
每当接近年终岁尾,很多电视媒体最要紧的事情,就是考虑、实施改版。不管大改还是小改,总得有所动作。电视媒体改版的目的无外乎使栏目设置得更合理、更丰富,使栏目从内容到形式更具新鲜感,更贴近观众,扩大收视份额,带来更大的广告效益,进而确保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旭 《记者摇篮》2007,(7):66-66
近年来为争夺电视观众和抢占收视市场,全国各级电视媒体纷纷进行频道改革和节目改版,其中不乏一些达到既定目标取得显著成效者。但大多数媒体改版之后虽然形  相似文献   

3.
2007年,众多媒体“新年新气象”,或改版或整合或创新,以崭新的面貌面对受众。而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双剑合璧”更是满足了人们对各类资讯的需求,给整个传媒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电视节目不约而同地加入到改版的热潮中来。几乎是半年一小改,一年一大改,改版已经成为电视改革的一大热点。不过,实践证实这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电视人如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电视媒体经营创收靠的又是什么呢?从根本上说,是品牌战略。品牌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传媒业蓬勃发展和电视观众日益成熟,电视收视率存在着被不断分流的局面。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国家全额拨款,收视率的高低对电视媒体生存的影响还不大的话,那么,在如今电视媒体转入自收自支、自担市场风险的产业化经营的情况下,收视率便成为了关乎其生死存亡的生命线。于是,为了提高收视率,  相似文献   

6.
每到岁末年初,调整节目、改进版面是各地电视媒体重要的一项工作。许多地方台节目年年改,结果是收效甚微。笔者认为:电视媒体要跳出这一“怪圈”,在改版创新的同时,着重实现电视节目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实现节目成功改版,这就要解决好三个问题:即节目做给谁看?谁来做节目?做出什么样的节目?  相似文献   

7.
在媒体竞争激烈的态势下,新老媒体出现交流与融合的趋势。电视读报节目的开设,便是电视媒体与纸质媒体相互融合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电视媒体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等。正是由于电视媒体的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我们不得不强调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如何正确认识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增强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对于大众传媒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发表自己的浅见,内容涉及到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以及强化措施等等,目的是引起社会的关注,提升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由于电视媒体和社交媒体都有着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二者的用户也有着较高的重合率,使得电视媒体和社交媒体的融合与互动逐渐成为媒体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电视媒体与社交媒体融合互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二者互动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0.
7月传媒焦点     
《青年记者》2009,(15):34-34
☆电视改版 在人民日报改版之后,央视改版的消息就不绝于耳,但至今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各种版本的说法被媒体炒来炒去。 点评:看来,央视的改版是一定要改的,但至于改到什么程度,还有待于观察,毕竟盘子太大,里边盏的东西又太多,不好一下子理清。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视媒体的普及.电视的大众文化功能不断凸显。电视媒体离不开地方民俗,因为电视传播与民俗传播有着高度的趋同性。民俗文化使电视这一大众媒体具有更强的亲和力.从而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民俗文化所具有的通俗易懂、真情和谐,让观众喜爱。传承民俗文化,取悦于民众,引导民众,是地方电视媒体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项盼 《视听界》2013,(3):34-36
一,电视与视频网站之相“竞”1.广告体量差异电视媒体一方面运营机制成熟,是大部分广告主的必选;另一方面媒体数量庞大,因此整体的广告体量遥遥领先,远高于视频网站媒体。从图1两大媒体广告量走势可以看出,电视媒体稳定地保持高位,而网站媒体的广告量起伏较大,广告量高峰期集中在节假日前后。2.广告品类结构差异由于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受众特征不同,因此吸纳的广告品类差异明显。图2显示,互联网媒体吸引着相对新兴、高端的行业如电脑及配件、汽车及有关产品等,并且互联网媒体广告主品类相对单一,  相似文献   

13.
金蓓雷 《新闻世界》2014,(4):141-142
今天,微信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无论是商家营销还是感情沟通,微信由于其强大功能以及其广大的受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电视媒体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也要抓住契机,将微信的功能运用到电视媒体的各个环节。本文就微信的发展历程、微信的作用、优势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的兴起、电视媒体的发展等对微信平台在电视媒体的发展状况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程宝珠 《视听》2016,(11):86-87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媒介融合开始成为电视媒体传播领域一个相对新鲜的话题,通过整合利用电视、互联网、报纸、广播新闻等分散的媒体资源,使之达到效益最大化。本文拟从网络电视、媒体微博、手机电视等新兴传播方式解读网络媒体与电视媒体的融合,分析网络时代电视媒体发展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以来,国内资本市场快速成长,引发了国内民众空前的投资热情.他们对于理财知识与信息的渴求也催生了媒体的财经节目热。在历经了娱乐选秀类节目的潮涌潮落、“品质提升”成为2008年国内电视媒体的关键词之一后,财经类节目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众多电视媒体培育的着力点之一。2008年改版计划书上,不少媒体都亮出了开办“财经类节目”甚至打造”财经节目带“的构想。为此,策划人和编写者搜索了国内外的财经频道及财经节目.从节目编排、节目形态等方面,对现有的财经类(包括致富类)节目进行研析,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视忧思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独资的中国电视作为强势媒体,却有着与其高技术含量、产业化方向不相称的管理体制,表面繁荣的中国电视实际上已是危机四伏。境外电视媒体在广东已有限落地,运作机制僵化、落后的中国电视面临巨大冲击,如何应对、寻求突围是中国电视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传递速度的不断加快,并且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一个全新的云媒体时代已然到来,云媒体电视便是这个时代的新兴产物。云媒体电视具有许多传统电视所不具有的优势,然而与传统电视相比,云媒体电视也存在许多不足,传统电视虽已不能完全满足受众对于信息的巨大需求,却仍对云媒体电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优势已经不再凸显。因此,传统电视媒体应不断地改进与创新,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利用新媒体技术,掌握人们的需求,增加电视媒体的创新活力,进而拓宽受众范围,提高电视媒体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本文对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转型之路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9.
梁岩 《报刊之友》2013,(8):55-56
在现代社会,大众媒体是制造奇观文化的最大机构,而明星就是大众媒体所制造出的一种超级奇观,这一奇观现象吸引了大批电影、电视、文化学家关注与研究。电视媒体和明星联手塑造着社会的精神、文化、道德等的氛围场,而社会大众对这些影响所做出的反应又刺激着电视媒体和明星的进一步发展。然而,电视媒体与电视明星的关系总是在利益分配与整个社会大环境中摇摆不定,电视媒体对收视率以及市场回报的要求以及明星对曝光度、知名度的要求,使得双方处于一种此生彼降的天平上,无法达到不平衡。这种来回波动的不平衡关系不仅不利于双方利益的良性持久实现,也会对整个社会及大众造成负面影响。本文从电视明星现场出发,分析了造星运动的根源,并探讨了媒体与明星之间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20.
楼宇电视核心价值实现的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新兴媒体纷纷崛起,网络电视、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楼宇电视、手机电视、博客等新兴媒体纷至沓来,并进一步加剧了媒介市场的竞争。在这次新媒体的浪潮中,有一个媒体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从2005年起风光无限的楼宇电视。概括地讲,楼宇电视是指用液晶电视机在商业楼宇、高档住宅、办公大楼等场所播放商业广告的一种新兴媒体形态。楼宇电视的创立者是一家叫做Captive Network Ine的加拿大公司。1995年,这家公司在加拿大和北美成功地创立了高档场所电视显示媒体。目前,它的业务已覆盖北美1100个商务楼宇,拥有130万收视人群,并且与很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02年末,这一媒体形态传人中国,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迅速扩展开来。以“分众传媒”公司为例,成立于2003年5月的“分众传媒”公司是国内目前最大的户外视频广告运营商,2005年以1.1亿美元收购国内最大的社区公寓电梯平面广告商框架媒体,并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2006年初,其商业楼宇联播网已覆盖中国70多个城市、3万多栋楼宇、6万多个显示屏,占据了整个行业中约96.5%-98%的份额。2006年1月9日又以3.25亿美元的高价收购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聚众传媒”公司。在经历了3年多的发展以后,如今的楼宇电视在国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并且受到了业内外的密切关注。本文将从这一新兴媒体的传播特征以及与传统电视媒体的比较入手,着重探究创造楼宇电视核心价值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