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两个并非是加"000"的例证--兼与于新国同志商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施振宏 《河北科技图苑》2001,14(5):47-48,24
对于新国同志列举的两个加“000”的例证进行了分析,指出它们并非是加“000”的例证。例证存在着举例不当:不应作跨越仿分的当作了跨越仿分处理;对多个并立主题内容认为“无法具体仿分”,导致了误加“0”。提出了在图书分类标引中应掌握好跨越仿分的条件,掌握好涉及多个并列主题内容的归类问题,以 避免误加“0”。  相似文献   

2.
办报"幼稚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许多不成气候的报纸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逼上梁山”,上不了“梁山”走投无路也会退出些病来。时下报业的流行病,以下面三种为最甚。不妨列出,供报业同仁参考,并加戒慎。一曰“大话病”。唯有说大话才惊心动魄,横扫千军。过去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现在是“人有多大话,报有多大版”,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比如说追星族,就说得中学生一个个都是歌痴加情痴;说汽车走入家庭,就像人人都做汽车梦;说鳖精营养液,就叫人以为马俊仁拿冠军是靠秘方。说大话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好极端。说人道事,或者好,或…  相似文献   

3.
王晓明 《视听界》2007,(6):120-120
临近年底,会议多了,应酬繁了。农人是一年之季在于春,媒体却是一年之季在于冬。冬季不打好底子,不规划好来年,不把版面改好,不把大客户招待好,春季就要抓瞎。依我的体验和观察,近来媒体老总忙的大致是这么几件事情:改版;招商;公关;动员;双选。这么多的事情,其实指向非常明确:竞争对手。在“本期话题”中,我们约了一组有关改版的文章,有意识地将品牌概念锲入改版的步骤之中,编辑意图非常明确,改版不是为改而改,改版的核心理念是创新,是打造品牌,是瞄准对手的错位竞争,是在竞争格局里“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坚守。  相似文献   

4.
我们通讯员给报社投稿,应让稿子像大姑娘出.门赴约那样,要“打扮”好再出门,不要让它“蓬头垢面”去见编辑。有的通讯员不懂得这个道理。忽视文面,不注意“打扮”自己的稿件,以致影响了稿件的命中率。其具体表现如下:其一,字迹潦草。有的字写得狂放不羁,龙飞凤舞;有的歪歪斜斜,如同洋文;有的密密麻麻,如同天书;有的小里小气,如同蝇头。总之,看则吃力,读则费神,甚至有的字如同密码,令人难“猜”。其二,字写不对。字写不对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写错字。写“茂”字不是多一点,就是少一撇;写“真”,里边总是少一横;写“…  相似文献   

5.
在奉读为上帝的报纸时代,众多报纸间的竞争如同妻争妾斗般激烈,有时注重炒作,忘了尺度;有时感情用事,忘了导向;有时抢发新闻,忘了纪律;有时追求新奇,忘了国情。更有些报纸,为迎合少数人不健康的阴暗心理,大打“情色”牌,降格以求,“腥”,“性”味甚重。然而,生活类报纸究竟如何走好“市场化”,这仍然是个“仁见仁,智见智”的艰涩问题。下不代表本刊观点。  相似文献   

6.
光明 《新闻三昧》2004,(11):47-47
应是“不尽如人意”;多个“拾”字意相反;错用“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7.
现在层出不穷的模仿秀让大家忙得像个听见铃声的狗,吐着舌头东奔西跑,直到快累瘫了还不知道丰盛的午餐在哪儿。前些年流行“格调”,一本翻译的书给我们列出了格调生活的样本,所有的人突然在那一年变得风情万种活得有滋有味;等转过年来,“格调”们就成了“恶俗”,它同时还有了一个动听的名字,叫“小资”。  相似文献   

8.
赵清刚  史岩 《档案管理》2023,(2):105-108
“四个好”和“两个服务”重要批示,是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四个好”是基本要求,是档案工作必须严守的底线;“两个服务”是宗旨、是目标,也是档案人应有的初心和使命。在对一年多来部分行业在基建、新基建及重点项目等领域,落实“四个好”“两个服务”重要批示精神实践活动,从体制机制、实务、技术三个方面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四个好”“两个服务”重要批示的精神意涵和几个认识上的误区,提出了长期践行“四个好”“两个服务”重要批示精神需心中有原则,工作有标准,办事有依据,行动有权衡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宋世明 《青年记者》2009,(14):45-45
这两年,“专家”似乎不招人待见。,远的如刘涌案,一帮法学家帮着出“专家意见书”,收钱惹骂,近的如应对金融危机,国内的大小经济学家们每每预测落空,谬以千里,让国人大失所望;再近的比如茅于轼的“经济适用房不盖厕所”、孙东东的“上访的都是神经病”、钱文忠的“纣王是个好君主”等等“宏论”,招来一片非议。  相似文献   

10.
军报7月4日一版头条通讯《方方正正显风采》,抓住了当前部队管理的要害。作者以朴实的语言,实在可信的事例,给那些整天忙于“新时期兵怎样带,干部怎么管”研究的同志作出了明确的回答,被基层官兵称为“一篇指导性极强的好文章!”文章通篇仅从“管出自觉性”、“经得住不检查”和“管得让人心服”三个侧面,报道了某高炮团严格按条令条例管理部队的事迹,让读者从该团官兵集会时“始终头不动,目不转,两手放在膝盖上;腰不弯,身不晃,个个端坐如塑”;人员出营门,“军官必须持有军官证和外出登记卡,士兵必须持有士兵证和请假条”;…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伴我度过休闲时光最多的,总是放在案头的那一摞《新闻爱好者》。1998年认识《新闻爱好者》至今,她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暇闲之余,我特别喜欢到“通讯员园地”中畅游,从中汲取新闻写作的营养。《巧找素材》、《琐言琐事好新闻》教我学会新闻写作的素材收集与整理;《等来由头好作文》、《巧选角度写好稿》、《打开思路的ABCDE》送给我开启新闻写作思路的金钥匙;看了《一篇通讯拟了80个标题》一文,让我懂得“标题新颖、文章升华”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多上稿、标题请制好”。几年来,经过这位不开口老师的指点,我的业…  相似文献   

12.
书有书评,影有影评,期刊无“评”。林林总总的 8 000余种期刊无“评”问津确也称得上是个现象,值得关注而深思。   直到今天,我国期刊现状仍不尽如人意,形容起来可用“很多,又很少”描述。多者指期刊种数多, 8 000多家;少者则指效益好、够重量级的屈指可数。期刊业总体实力远远“弱小”于书业、报业、影视业。但期刊业潜力大,舞台广阔,很有希望产生新的、大的突破,其前景多为业界人士看好。当然,这一方面需要期刊人继续披荆砥砺,奋力探索,另方面外力的推动也是一重要因素。   笔者认为,期刊评论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外力…  相似文献   

13.
小企业档案管理初探徐红所谓小企业,历史不长,厂龄一般在四十年上下,还有更短的;人数不多,三四百人或者还少;规模不大,往往只有几个生产车间、车间工人均不超过百人。这种小企业多是1958年“大跃进”的形势下诞生的,在十几个、几十个人组成的小手工作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追逐流量的市场导向使得追求速度、密度和精度成为现阶段数字内容生产的显著特征,对三个维度盲目、片面、过度追求,带来了数字内容生产的“失速“”失智“”失衡”问题“。旧三维”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无法单以此为指导实现高质量数字内容发展。探究并提出构建数字内容生产的“新三维”,即信度、丰度和力度,以期解决“旧三维”定式带来的发展窘境。追求“信度”即追求数字内容从真实可信到令人信服再到被人极其确信的境界;追求“丰度”即追求数字内容从多而不杂到繁而不浊再到雅而不傲的审美高层次;追求“力度”即追求数字内容从凝聚社会共识到巩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再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至高品格“。新三维”的构建不是对“旧三维”的彻底摒弃,而是把握好后者的“度”,实现数字内容生产在思维方式上的更新升级。  相似文献   

15.
“米千粒,酒一滴;蚕千头,绢一尺”,“成由勤俭败由奢”,“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等等等等,如果要列举诸如此类的古人训戒,相信任何一个肚子里装有几瓶墨水的人,都不难成堆枚举,大大地话说一番。可见我们的先人用心之良苦,治世之巧妙,创造出这么多好读好记,朗朗上口的格言来,以便于晚辈们颂之于口,铭之于心,持之于家,传之于世。  相似文献   

16.
时光匆匆,两年的光阴一晃而过,我从一名新闻门外汉变成了一个略懂新闻ABC的师的新闻干事。与此同时,我对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的感情也与日俱增──“老师,我不知不觉爱上了您”1991年下半年,团新闻干事被上级调走,我这个只能为团广播室写几篇广播稿的基层连队的排长被看作“千里马”,走上了团兼职新闻干事的岗位。一副重担突然压在了我的“嫩肩”上,只感到担子好沉好重,几乎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这半年,我虽然坚持每天把办公室的10多份报纸通览一遍,白天跑连队,与基层官兵泡在一起,晚上苦思冥想,有时通宵达旦,把素材“熬”成稿…  相似文献   

17.
以前,每当有人闹矛盾时,你总能听到这样的规劝:“有事好商量,有话好好说。”现在可大不一样了:这“事”若有油水,才不跟你商量呢,“法庭上见”;这“话”如果“好好说”,谁愿意听?  相似文献   

18.
索拉  武文婷 《大观周刊》2006,(34):20-21
不知道今年是不是属于“孕程年”,一下子各路女明星都齐刷刷地掀起“造人运动”。在这个过程中,靓靓袁咏仪绝对是最公开的——没有孕妇的“位高权重”,愿意为所有来访者表演深邃绵长的孕妇嗝。甚至释放一下响亮干脆的五谷杂粮气,并认真解释。孕妇放屁不臭。却很响亮”;宝宝才三个月。她就接到了陈可辛和尔冬升导演的电话。要她和刘德华搭档出演新戏《门徒》中的角色……好“孕”势无法挡,用她的话说。“生个Baby,重新做人。”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有个好传统,就是不称官衔。领导与领导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下属与下属之间,或直呼其名,或姓前加“老”,或名后加“同志”二字。这个传统已经传了好几代人,也一直被别的系统的人们所羡慕。这个优良传统如今却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改变:领导与领导之间呼官衔者甚多,叫老张、老李者甚少;采编人员对领导,张口闭口书记、社长、总编;有的同仁,今天有了官衔,明天人们立马改口了,似乎不改口就是对该领导的不尊重。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会议强调,加强…  相似文献   

20.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5,(27):13-13
“飞机很快就要降落了,请系好安全带。”;“新官要理旧事,还债也是政绩。”;“一人结婚,全村随礼;一家死人,全村举丧。”;“这简直像是出身论蔓延到研究生招考当中了。”;“明明是中国话,我怎么就听不懂他们说啥呢?!”;“这就是中国的现实——公众享受着科学冢带来的科技成果,却不知道科学家是谁。”;“我们希望撤军决定是伊拉克人根据伊拉克的时间表做出的。而不是恐怖分子的时闻表。”;“如果卢森堡在全民公决中对欧宪说不,那就意味着朝宪法脑部开了最后一枪。”;“银行股份制改革已初步实现‘形似’,但从‘形似’到‘神似’还将有一个漫长过程,而最近连续发生的银行大案,更说明了‘神似’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如果犯罪嫌疑人有保持沉默的权利,一些冤假错案可能也不会发生。”;“能管、不能罚;能礼、不能兵。”;“离开了中国,国会山不知道要冷清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