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利用投影片演示汉字的演变过程 ,帮助学生记忆难点。汉字中的独体字 ,绝大多数是象形字。在教学过程中 ,我出示自制的投影片 ,按照“图形———线形———初文———正楷字”的过程演示汉字的变化过程 ,看着形象、生动的“小电影”学习 ,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 ,课堂气氛活跃。但有的汉字笔画较多 ,从幻灯片上学生不能马上联想到字形 ,就由具体的图画一步一步地过渡到抽象的汉字 ,把汉字的难点一点点地分解降低了。例如《看图读拼音识字》第9课中 ,“鱼”字的教学是这课的难点。我首先出示彩色鱼的幻灯片 ,激发学生兴趣 ,集中注意了解鱼的…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遵循汉字规律学识字,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呈现,可大大提高识字效率。一图字对照,学习象形字象形字来自于图画。随着汉字的发展,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象形字发展到楷书,已经不再"象形"。识字活动中,象形字要"象形",必须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进行图文对照学习。《赠汪伦》中"舟"是象形字,教学时,笔者图字结合,形象地将木船的样子展示在学生面前,凸显了象形字从图形到文字的演变过程。汉字在学生眼里不再是冷冰冰的方块字,而是一幅幅活生生的图画:  相似文献   

3.
一、创设情境,激发识字欲望低年级学生对新奇事物产生的兴趣特别强烈,老师加以引导,就会使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变成探索新奇事物的动力。因此,在教学《口耳目》一课时,我先出示了生字的古文字形,请学生观察,并拿出“禾”“鸟”等实物请学生摸一摸,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操作演变卡片,将“月”这个字由古文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过程展现在学生们眼前。学生们看到一个实物“变”成了一个字,不由产生了识字热情。我趁机引导他们归纳识字方法,明确象形字与实物的联系。其余的生字,学生们不用老师提要求,就已经能去尝试认识了。二、注重体验,形成…  相似文献   

4.
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它的形体与字义密切相关,因此,要了解汉字,首先就要掌握汉字形体结构的特点和规律。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是形义的结合体,可以“望形知义”。但是汉字不是图画,字形经过长期的演变,很多象形字变得不象形了,指事字的表意更不明显,了解它们的意义需要靠猜想。这就给我们学习汉字提供了广阔的想像余地,同时也提供了更广阔的识字教学思路,也给小学识字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一、因义赋形低年级学生的记忆特点是具体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占优势,他们最初的识字,就好像是记一个图形和符号,没有字的概念,更…  相似文献   

5.
识字教学的科学与否大概包括是否符合汉字构形规律,学生认知心理、识字教学规律以及是否有利于学生素质发展等方面。由岳阳市教科所贾国均同志创立的"字理识字"教学法,就深刻地把握了汉字最本质的表意性特点,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了识字教学的一般规律,兼顾了学生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的发展。一、"字理识字"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有利于发展形象思维"字理识字"教学法主张依据汉字的构形理据来进行识字教学,在识字时引导学生对汉字连本溯源,简要了解汉字形体演变的大体过程。为此,教师在展示汉字形体演变过程时,须先出示实物…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汉字祖先》是我校自主开发的配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有关识字教学的语文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汉字的情感,树立主动识字的愿望,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汉字构形规律对识字的重要性。汉字的形义关系是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本教学设计中,尝试运用“溯源——对照”的方式认识象形字的构字特点;依据“分解——组合”法科学而灵活地析解指事、会意字;强化偏旁教学的字理意识,做到“教一个得一串”,认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效率。在教学中,注意形与义的有机结合,凸显字理教学的特色,更好地为学生掌握汉字特点、识记汉字字形服务。  相似文献   

7.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学生的识字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读写水平。但是 ,纵观传统的识字教学 ,因其过分注重语文的工具性 ,使识字变得机械、枯燥 ,使原本美观、生动的汉字变成偏旁、笔画的堆砌。随着“自主学习”教学理念的引入 ,我在识字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理论的指导 ,开展了“自主识字”实验。在两年的教学实验过程中 ,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和识字兴趣 ,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掌握了“自主识字”的方法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自由想像 ,巧做字卡汉字具有表意、表象的功能 ,通过字形就可以大致了解其意思…  相似文献   

8.
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我把每天早晨语文课前5分钟称为“文化早餐”时间。早餐内容分别为识“字游戏点心”、拼音“水果拼盘”、故“事多味酱”……学生兴趣大增。其中,识字“游戏点心”的宗旨就是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致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具体内容如下。开火车(分小组进行):一组学生学火车开动的声音,教师出示生字,让另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音、组词或分析字…  相似文献   

9.
刚刚入学的孩子们,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归类识字。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一周内掌握近70个生字,可根据儿童特点,充分运用字理,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进行识字教学。 一、象形字的教学 第一册中的“山”、“石、”、“田”、“土”、“日”、“月”、“水”、“火”是最简单的象形字。它们都是实物的形象,大部分笔画简单,有的与图画很相近。教学这类型的字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山”字,首先出示象形符号“山”,请学生议一议这个符号像什么?学生很容易从形象上看出是一座小山,那么“山…  相似文献   

10.
近日,聆听了一位教师执教一年级的一节识字课。课堂上围绕认读"口耳目、日月火"等12个汉字的教学目标,这位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看课文中的象形图画,然后读拼音读汉字。整整一节课,教师一个字一个字地领着学生读,学生读得投入,但声嘶力竭,课堂学习成了学生机械重复的喊读。课后,我和执教教师深入交谈,找出了教学中的问题:识  相似文献   

11.
王玮 《陕西教育》2000,(2):36-37
二、字理识字教学的方法 字理识字教学法内容丰富,操作性强。为便于教师根据汉字不同的构形特点和造字方法采用相宜的教学方法,笔者简要介绍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十三种字理识字教学方法。 1、图文并茂·形象法 象形,是最早的汉字造字方法,它是用描摹事物形状的方法来造字。因此,象形字的教学应该根据字的特点来进行,即先出示字的原始图形,分析图形与字义的联系;再讲解由图到字的演变过程,分析图形与字形的联系;然后综合分析图形、字形与字义的联系,字形、字义与字音的联系。其中应重点分析图形、字形、字义三者之间的联系。如“日”字  相似文献   

12.
《词串识字8》是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的一组识字教学内容,属于特殊偏旁教学。教材中有一张偏旁演变图表,两行词串。课文通过“实物图——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过程,清楚地揭示了汉字形与义之间的联系,学生借此可以初步掌握形声字的特点。图中的鸟同时对应“鸟字旁”和“隹字旁”,说明同一个事物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这一单元,教材安排了17幅图画,以及与图画相关的生字,形象地再现了图画与汉字之间的联系。教学理念教师应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汉字,主动学习汉字,进而视识字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教学过程一、复习1.开火车认读“日、月、水、火、山、石、田、土”8个字。2.把“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的图画贴在黑板上,把汉字发给8个小朋友,做汉字与图画交朋友游戏。二、观察图画认识生字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2页上的九幅图及汉字)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图上画的是什么,猜猜图旁边是什么字。看哪个小组猜…  相似文献   

14.
字理识字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汉字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构字规律与造字方法,如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字理识字,就是通过对汉字构造原理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汉字的识字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汉字,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字理识字”是湖南省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贾同均于1991年提出的,以后在岳阳市100所学校进行字理识字实验,并且迅速扩大到广西、浙江等省。  相似文献   

15.
一、抓住汉字结构规律,掌握识字方法 象形字:在象形字的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了象形字,保留事物形态,表示意思的特点,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图画,引导学生在对图画的感受激发兴趣,识记生字。如《口耳目》一课中的生字都是象形字,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和图片,在对比中发现字和图相似的特点,在观察中充分发挥儿童形象记忆的优势,让一个文字符号在学生面前活起来,以图画的形式记忆在头脑中,从中学到识记象形字的方法,以后遇到这类字也会用象形的规律来学。  相似文献   

16.
一、第一把金钥匙:“画字成图”巧记汉字
  汉字有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示、会意转注、假借和形声。文字学家唐兰先生曾指出:“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绳结记事的劳动过程中发明了用图画记事的方法,当时的图画就是汉字的雏形,并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象形字。由于刀刻的需要,图画演变成了横平竖直、整体呈方块形状的汉字。如:人教版小语第一册识字“日耳目”一课:“口”“耳”“目”“日”“月”“火”等,这些字到现在仍保留着图画的痕迹。  相似文献   

17.
王晓龙 《小学语文》2010,(10):16-17
小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是识字教学的首要目标。我们不断改进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把组织学生编用《多功能识字卡片》,制作《复读生字表》,学习使用《速查学生字典》查字法记字,用新的“字典速查法”开展查字典比赛等活动,作为促进学生自主识字的成功经验加以推广,坚持在活动中学,在游戏中学,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学习语文是从识字开始的,语文教学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一、根据汉字特点,增强识字过程的探索性我国古代的学者根据音、形、义将汉字的构字方式分为象形、形声、会意、指事、转注、假借六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六书”。小学识字教学中,前四种基本的构字方式较为常见。教师可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从生字的字形入手,通过分析形状,探索生字的义和音,增强识字过程的探索性和趣味性。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3》就是依据象形字的构字特点而编排的集中识字课。某位教师在教…  相似文献   

19.
<正>由于汉字具有一定的图画性,追本溯源解析字理,把由点点画画组成的方块汉字变成形象生动的图画,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还可以加深对汉字字义的理解,写写画画中感悟汉字的文化魅力。一、字理演示,巧学象形字刚刚上学的"小豆包"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如果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汉字,势必会打消他们识字的积极性,而带有趣味性的讲解汉字背后的演变故事往往更会吸引他们。那么,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汉字家园》(一)的第一课时,课前  相似文献   

20.
一、培养识字兴趣 ,激发识字愿望音、形、义三位一体是汉字与一般拼音文字的最大不同 ,也是它的魅力之所在。教材的编排也有意识地渗透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一点 ,不仅使学生领悟了汉字的构字规律 ,还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神奇 ,从而对汉字产生喜爱之情。1 象形字教学 ,感受汉字之源。第一册教材第2课《口耳目》安排了一组象形字的教学 ,其中有“口、耳、目”、“羊、马、兔”、“日、月、火”、“木、禾、竹”12个象形字。教学中 ,我运用生动的识字课件 ,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感知汉字的演变规律。形象而逼真的图→简洁而形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