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丁 《世界文化》2010,(9):16-17
在我收藏的外国文学作品里,应属卡夫卡为最了。我最喜欢《卡夫卡全集》里的日记和书信,不只因为那些卡夫卡直抒己见的文字比借助于"小说沉思"的文字要易读得多,更是因为那些文字是卡夫卡发自内心的直接陈述,  相似文献   

2.
《中外文化交流》2007,(10):89-89
自塞尚逝世一年后其书信记录首次公布以来,这些书信个别与整体透露的情感起伏、物质挣扎、思绪更迭与世态聚散,即成为研究塞尚其人其画的重要来源。经过1个世纪各国学者的搜集,从1907年画家好友贝那尔的书信出版、1937年由法国学者集结的207封信件至1978年扩充而成的233封塞尚书简,和1964年由日本学者另行整理的书信集,塞尚与其亲友和识交之书信记录愈见丰富,[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大约是1990年的一天,著名宗教和民俗学家江绍原(1898—1983)先生的女儿江小惠在《人民日报》副刊发表了《沧海遗珠喜获双》的文章,提到在整理江绍原的藏书时,意外地发现了两封鲁迅的书信。这两封信非常重要,后来收入了2005年版《鲁迅全集》中。受此启发,江小惠又继续整理,找到了近现代文化名人致江绍原的书信149封,她将这些珍贵的书信全部无偿捐给了北京鲁迅博物馆。  相似文献   

4.
佛教名山的文化鉴赏郑国铨中国的许多名山多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山因佛而著名;佛以山而益显。一、佛与山林缘分深"天下名山僧占多",此说由来已久。但是,也有人认力此乃不实之词,确切地说,应是:"天下名山增建多。"从深层意义上看,中国佛教名山,是佛教在中国广...  相似文献   

5.
西王母与西膜王家v道教神仙中缺不了西王母,因为她是女仙之祖,"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她所住的昆仑山是神仙的始源地,又是"黄帝"所居。山原神仙出自昆仑,海上神山亦被昆仑之名。在编述此题时深感识见浅薄,资料未能精纯。仅勉辑诸目于次:一、西王母之邦乃部族国名...  相似文献   

6.
顾潮 《东方文化》2003,(4):21-27
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来说,书信无疑是十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较之正式场合的言论而言,书信更真实反映出作的思想观点。上世纪30年代丁江、赵丰田在编辑《梁启超年谱长编》这部近80万字的巨  相似文献   

7.
“积”     
“积”《荀子·劝学篇》有这样的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意思是;积土成为高山,风雨从这里产生。积水成为深渊,蛟龙从这里跃出。这里强调了"积"的重要性。"积"就是积累、培育。一个有学问的人,是靠知识的积累。一个有特殊技能的人...  相似文献   

8.
幽默诙谐的笑佛楹联文乐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是悬挂于北京潭柘寺弥勒殿柱间的一副楹联。弥勒,梵文音译,意为"慈民",人称笑佛。相传他是五代时契此和尚的化身。契此身肥体胖,常搭一口布袋在街市乞讨,便由此得"布袋和尚"之名。...  相似文献   

9.
青城山     
青城山道教第五洞天,全称"洞天第宝仙九室之天",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酉南15公里,距成都70公里。该山背靠岷山,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一百零八处胜景,峰峦叠嶂,诸峰环绕,远望形状如城廓,故名"清城",又叫"清城都"。青城山以幽静闻名天下。自汉以后,此山...  相似文献   

10.
梅克夫人做柴科夫斯基的音乐资助人长达14年,后来却突然中断了资助,并断绝了和柴科夫斯基的书信联系;柴科夫斯基为此遭受了很深的心理创伤。  相似文献   

11.
金门羽客考辨唐代剑金门羽客系北宋后期得宠道士的一种别称。因元赵道一误解,经清华沅《续资治通鉴》一书的传播①,至今学术界仍将此作为宋政府为道士特设的一种官衔",有学者甚至认为:宋代"道官中最高的称'金门羽客'③"。笔者就所见材料,现作如下考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书法的指导思想──中谢德萍"中"即是道,道是客观真理,这是哲学范畴内的问题。"中"是人们正确看待世界的方式方法,在方法艺术上,"中"就是"善处",就是恰到好处,或者说适度,这个"度"就是指导方法的思想。一、"中"是中国优秀传统的思想文化孔子在《论...  相似文献   

13.
廖梅 《东方文化》2003,(4):4-12
书信,是从一个人手下出发,抵达另一个人手上的心灵倾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书信奇观李逢春书信,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感情,表达社会看法的一种形式,手段。书,大多指下级或一般人呈送给上司或帝王将相等大人物,论述有关国家大事或学术思想的文章。从本质说,这也确实是信,就因为陈论的是大事,为表其庄严,就称之为书了。如战国时李斯的...  相似文献   

15.
论节俭为人类之美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节俭为人类之美德阎文以儒、道、墨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道德学说特别强调"节俭",认为这是人类美德善政的具体表现。尽管各家学派在此问题上的出发点、侧重点与归结点有所不同。在中国古代最先提出节俭是人类美德这一命题的是墨家学派。在《墨子》书中有《节用》、《...  相似文献   

16.
吴回镈补证     
吴回镈补证刘先枚一吴回是有名的楚器。此器于宋政和三年出土于湖北嘉鱼,后转入秦桧之手,现在已不可见。但传刻铭文,在宋代即开始,此荣芑所谓:"今诸处所刊,咸其云仍者也",(据王复斋集钟鼎款识)现传世的摹本,有精采复有讹伪,通计有下列几种:(一)罗振玉《三...  相似文献   

17.
德国女作家比尔吉特·范德贝克将自己收集的名人书信结集出版,全书共122页。这些书信表明其作者生活中充满艰辛。法国现代派诗人夏尔·波德莱尔(1821—1867)在走投无路之际寻求“皇后的慷慨资助”。德国小说家西奥多尔·冯塔纳(1844—1909)在一封信中抱怨说:“我这里生活艰难,濒临破产。”这些文人为什么用自己宝贵的精力写下此类乞讨的书信呢?因为无论是  相似文献   

18.
串名成书     
魏华 《滇中文化》2007,(1):31-32
利用电影片名、歌名或地名写信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乐事,它奇巧而清新,给人回味。现将几个片名串成的书信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9.
“商量商量”及其它栗子一、评"商量商量"有人说,"商量商量"是"拖延解决问题的遁词,官僚主义的一种表现"。当然,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但笔者认为,这是"商量"的一种误用,是不能以此来否定"商量商量"的正面意义的。众所皆知,大而至于国家大事,小...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与企业竞争制胜马中柱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中华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自强文化。它包括"自胜"、"胜敌"、"胜天"和"用贤"等基本内容。今天企业在内外竞争中,既需"自强",克服自身各种不利于竞争取胜的消极因素;又需"胜'敌"',战胜国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