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07年度国家政府奖的评选中,河北电台农村频率的新闻作品《平乡县靠强征重税求“政绩”》荣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作为该作品的作者,想借此机会,和大家探讨一下广播作品创优对记者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换句话说记者应该具备什么基本条件和素质才有可能达到创优的条件,笔者结合自己十年的一线采访体会以及数次获奖经历,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
杨越 《记者摇篮》2005,(12):41-42
标题如同文章的“眼睛”,地位至关重要。标题写得好可以使整篇作品为之增色,甚至让一篇平凡的文章立即鲜活起来,收到“画龙点睛”的神奇效果。作为广播新闻基本体裁之一的广播通讯.其标题的意义更是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3.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1):I0003-I0003,I0002
200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参评了“亚广联奖”,“亚太广播发展机构广播电视奖”,“伊朗国际广播节”三项国际奖,及“长江韬奋奖”,“中国新闻奖”,“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中国人口文化奖”四项国家奖。其中,1名同志获“长江韬奋奖”,2名同志获“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3件作品获国际奖;14件作品获国家奖,包括新闻名专栏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2个,广播播音主持作品奖2个。  相似文献   

4.
马斌 《中国广播》2008,(9):49-51
当前国内摄影新闻界打假呼声日益高涨,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但是广播新闻创优参评作品的“打假”问题却长期被人忽视,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给广播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在危害。本文对广播新闻创优作品后期加工制作造假行为的表现、成因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并提出走出这一误区,铲除广播行业“周老虎”、“刘羚羊”、“张飞鸽”们的四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2008年,笔者采写的广播新闻《荒唐的秸杆“放倒证”》荣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回首这篇作品的采写过程以及多年来的新闻实践工作,触发了对广播新闻创优的一点思考,笔者认为在广播新闻的创优过程中,须把握以下四方面的信息,这四方面的信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6.
一般来说.新闻类广播作品都离不开采访,多数新闻性节目都设有主持人。所以.采访、主持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新闻类广播作品的创优。  相似文献   

7.
2006年度“上海广播电视奖”终评于今年4月结束,共评出优秀广播新闻15篇,优秀广播社教作品12篇,优秀电视新闻18篇,优秀电视社教作品  相似文献   

8.
陆革文 《视听界》2014,(1):86-88
因为传播方式的制约,传统广播一直是听得见看不着。如何让广播不再做“盲媒体”,本文提出开门办广播的观点,并从宣传需求、受众需求、经营需求和人才建设四个方面探讨做“看得见”的广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李静 《中国广播》2009,(9):51-53
深圳广电集团“赴美培训考察学习团”一行10人,经过在美学习的21天,完成了一次“重构与重建”,并带动深圳广播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上发生深刻变化。广播业未来发展的前景已经浮出水面,前途无量,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0.
在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过程中,有38件广播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本文以部分获奖广播作品为例,分析其在创新创优方面的突出特点。笔者认为,获奖广播作品在选题、立意、表现方式等方面各具特色,值得业内同行学习借鉴。广播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努力创作出更多的广播精品佳作。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听众选择上实施的“对象化”,使广播走进了新的天地,这就是“窄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泓泉 《河北广播》2007,(2):38-39
在刚刚结束的中广协全国城市广播2006年度好新闻评比中,河北电台生活广播四篇参评作品再一次全部获奖,其中《女子打井队唐山省亲》全票荣获一等奖,另外两篇作品获得二等奖,一篇获得三等奖。2007年创优工作,生活频道又一个开门红。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11):I0013-I0013,F0003
广播要让听众听到,也要让听众看到。在做好直播间节目的基础上,走出直播间,“办看得见的广播”。广播在被听众“看”到后,它的巨大影响力,号召力,吸引力随之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已经成为当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作为站在时代前列的新闻媒体,尤其是暂时处于相对弱势的广播,更应当立志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日趋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我们每一个广播人都应当有敢为人先、勇于突破、勇于创新的精神,把创新创优作为毕生的追求。 唯有创新 才能创优 近年来,我有幸以评委身份多次参加湖北广播奖、中国广播奖和中国新闻奖的评奖活动,也参加过一些全国性的广播新闻业务会议。了解到我国广播新闻改革的动向和趋势,欣赏到许多广播新闻精品佳作,更加深切地感到,创新是广播的唯…  相似文献   

15.
最近对广播媒体的评价频频被当作谈论的重点话题。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再认识广播的价值。从2003年开始,进入广播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但其中不乏一些“泡沫”,也就是医疗广告的大量存在。撇去这些“泡沫”之后,广播广告其实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局面,那就是广告费的投入量一直停滞不前。但邪不是由于广播的本质性的媒体价值的降低,而是对广播媒体的认识不足或使用方法有欠缺。  相似文献   

16.
吴冀平  李行 《中国广播》2006,(12):53-54
眼下,媒体与媒体之间,广播与广播之间竞争日趋激烈,这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广播文艺节目的创优工作,把每一档文艺节目都当做创优精品来做。那么怎样做好广播文艺节目呢?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三方面把握。1.围绕“和谐”,讲求“三性”,把好选材关。选材,就是确定选题,这对做好一组文艺节目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基础,它决定节目所要涉及的内容,那么应该怎样去选材和确定选题呢?首先,要强调知识性。听众通过广播收听文艺节目,总是想得到些什么,要有所收获,这是广播文艺与家庭音响  相似文献   

17.
理论广播在20世纪发挥了以科学理论宣传、教育、组织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取得了很大成就。在新世纪,要把理论广播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就要始终坚持理论广播是党的喉舌、是党的喇叭的性质,以“三个代表”作为办好理论广播的指导思想,把宣传贯彻“三个代表”作为理论广播的核心内容,把“三个代表”作为检验和衡量是否办好理论广播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18.
邵宝钢 《视听界》2009,(1):101-101
广播媒体要在新一轮的竞争态势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观点含量是其在“窄”中做“宽”,在“薄”中做“厚”,在“泛”中做“强”的关键,是广播让受众要听、好听、耐听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9.
林杨 《河北广播》2007,(2):81-82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新闻类节目的播报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革。从当初的“播新闻”派生出“说新闻”、“聊新闻”。直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广播新闻的播报方式还是沿用“播新闻”。字正腔圆、语势稳健、节奏明快、庄重大气是其主要特点,但也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进入本世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环境越来越宽松,作为大众传媒的广播为了适应听众多元化的需求,“说新闻”、“聊新闻”等新闻节目播音方式相继出现,并逐渐被受众接受。  相似文献   

20.
“三贴近”原则是媒体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利器,是杜绝虚假报道的法宝,对广播媒体而言,亦是张扬广播个性魅力、保持广播青春活力的必由之路。在本应被称为“听觉”媒体的广播中,缺乏的不是生活实践,而是平民百姓的视角;缺少的亦不是现场的体验,而是用心的思索与谋划及与受众心灵的沟通。广播人落实“三贴近”,要在用腿的基础上,再用脑、用心去办广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