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伴随TPP协定的正式签署,无论中国是否加入TPP,都将对我国未来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应.本文对TPP协议的现状与特征进行了概括,并就TPP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从RCEP协定,"一带一路"战略,中日韩自贸区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不断地深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在美国的积极推动下发展迅速,成为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内容.TPP不仅推动了美国的经济增长,解决了美国的就业问题,开拓了贸易渠道,而且建立了适应美国需求的国际贸易新规则.但是,对于出口贸易大国中国来说,这将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中国应该如何正确地应对挑战,冷静地抓住发展机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TPP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回顾,分析了在短期、中期和长期内TPP协议的签订对中国经济的具体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的策略.从而,为加快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格局的构建,以及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和深化国内改革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全球战略经历了遏制战略、大规模报复战略、灵活反应战略、星球大战战略和单边主义战略等历史演变过程。这种战略不仅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对美国自己也有重大影响。回顾和分析美国的战略演变,对于认识当前形势,制定我国的发展战略以及应对美国的挑战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美国加紧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战略意图已越来越清楚:一是扩大海外市场,尽快摆脱经济危机的阴霾;二是打破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结构,遏制新兴市场国家的快速崛起;三是另起炉灶,重建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贸易秩序。应辩证认识TPP对中国及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一方面正视TPP建设不断推进的现实,加大对TPP的研究力度;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为迎接TPP的挑战做准备。  相似文献   

5.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为国内带来了一股"自贸区热",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应该有自己的自贸区建设方案。江苏筹建自贸区的有利条件是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备的配套,出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高度发达,加之可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经验等,并提出了苏州、苏南、连云港自贸区三个建设方案设想来探讨江苏筹建自贸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2013年3月15日安倍晋三政府正式宣布日本加入TPP谈判,日本政府这一决定,一方面是为了抓住机遇参与TPP的构建,制定有利于日本的标准与规则,促进日本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巩固美日同盟,利用美国主导下的TPP战略,制约中国的崛起发展.在分析研究日本加入TPP动因的基础上,针对日本加入TPP后给中国带来的挑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势必对温州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在微观层面上将吸引部分温商资本流向上海自贸区,在中观层面上对温州的不同产业影响各异,在宏观层面上给温州部分经济战略带来挑战。面对上海自贸区的挑战,温州应对之策,在长期应尽快向自贸区发展模式看齐,在中期应坚持复制自贸区政策和申请综合保税区两手抓,在短期应推进产业配套对接、金融服务对接、政府职能转变三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朱祥 《陕西教育》2020,(5):60-61
中国(陕西)自贸区建设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陕西继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后的又一重大战略任务。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高校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责无旁贷。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主要分析了自贸区建设背景下,陕西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方面的路径策略,以便更好地为自贸区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9.
TPP(《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在APEC谈判进程停滞下,美国试图主导制定新一轮贸易游戏规则的新平台。随着2013年7月日本的加入,使得TPP谈判更加复杂,由于各国分歧严重,使得谈判陷入困境,从而给了中国以应对其不利影响的时间.中国应当依靠其不断增长的综合国力,灵活应对,尽量降低TPP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社会各个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信息化对教育的促进作用,并从国家层面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经过前期建设,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初步成效,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战略机遇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  相似文献   

11.
随着反恐战争的结束,美国国内经济的持续低迷,出于主客观因素的考虑,为了实现美国经济的复兴,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平衡"中国不断扩大的地区影响力,奥巴马上台后积极调整了战略部署,把目光更多的转移到亚太,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这一战略的实质是为了牵制中国不断扩大的地区影响力,继续维持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为此,美国实施了全方位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包括在外交上开展"情感外交""多边外交";经济上以推进TPP谈判,借此主导亚太地区经济合作进程;军事上借助传统盟友和新兴伙伴的力量,加紧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在亚太战略格局重塑的过程中,中美两国应如何相处,决定着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同样也影响着依附这一关系的两岸关系。如何在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同时促进中美台三边关系的良性互动,对两岸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自贸区战略是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必然举措,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对外战略的重要手段.随着自贸区战略的不断深入,围绕自贸区战略展开的多方博弈愈演愈烈,自贸区战略面临的风险不容小觑.本文以上海自贸区为例,在展望上海自贸区金融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分析其所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以期为我国深化自贸区金融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国际战略观是对国际战略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影响最大、最直接的主观因素,邓小平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大胆突破传统国际战略思想观念,以"共赢"作为自己的国际战略观,推出务实外交,开创了我国外交新局面,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国际外部环境。文章从两个维度对"共赢"国际战略观在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中的凸显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展,将会有更多的境外货物经我国流转到世界各地。而对于过境货物是否采取知识产权执法,目前法律规定虽有涉及,但并无具体规定。现实中海关对过境货物也不采取知识产权执法。为了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展,应对国际上越来越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趋势,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相关法律规定,首先在自贸区内实验对过境货物采取一定的知识产权执法措施,构建出符合我国发展需求的执法规则。  相似文献   

15.
人才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自贸区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加强对自贸区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既是自贸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保证自贸区人才建设正确方向,打造自贸区核心优势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必然选择。基于自贸区人才多元化与知识化、国际化与投资化、流动性与集聚性的特征,构建"一平台"即政、产、学、研、商综合平台和设计"六机制"即统筹总揽与综合管理机制、分类管理与精准服务机制、定期联系与动态更新机制、悉心培养与高效使用机制、准确定位与长效保障机制、创新方法与定期教培机制的维度,加强对自贸区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  相似文献   

16.
著作权财产保护期在各国著作权法的制定和修改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TPP协议官方文本概要中将自然人作品著作财产权保护期延长至70年,美国在版权产业发达的基础上将“70年”作为TPP协议中的最低保护标准以实现其版权扩张战略。根据对中国版权产业的数据研究,我国还不是知识产权强国,保留必要的公共领域是著作权法立法宗旨,我国不必急于延长著作财产权保护期。  相似文献   

17.
《宜宾学院学报》2016,(9):68-74
源于澳大利亚的"竞争中立"规则在美国的推动下成为TPP12国协议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未来国际贸易的核心规则之一。"竞争中立"规则对国企乃至国家经济、政治层面都产生一定冲击,在挑战机遇并存之下,中国应积极参与具体规则制定活动并争夺规则制定话语主动权,同时在国内法层面上给以衔接支持,借此培植国企竞争精神,促进国企深化改革,提升国有企业在域外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8.
TPP(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在APEC谈判进程停滞的情况下,美国试图主导制定新一轮贸易游戏规则的新平台.2013年7月日本的加入,使得TPP谈判更加复杂,各国分歧严重使得谈判陷入困境,从而为中国应对其不利影响赢得了时间.中国应当依靠不断增长的综合国力,灵活应对,以扭转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中的边缘化地位.  相似文献   

19.
《国防教育法》是美国应对国家安全危机,加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干预和支持的必然结果。该法案开创了美国高等教育史上诸多第一,前所未有地将高等教育发展提升到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开启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分析该法案的立法原因及其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四个自贸区负面清单内容及制度仍处于初创阶段,其在实践中合理性和操作性还是有待检验。提炼各国在自贸区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可以更好的建设福建自由贸易区。本文就负面清单管理的国际经验对福建自贸区的借鉴意义做出具体分析,希望可以为福建自贸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