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此山陰祁氏澹生堂抄本《兩浙古今著作考》十五册,祁承爍著。未刊稿本也。《千頃堂書目》卷十有祁承爍《諸史藝文鈔》三十卷,又《兩浙著作考》四十六卷一條,諸家著錄,僅見有此。《澹生堂全集》,崇禎刊二十一卷本,自涉園陶氏流出,後歸北平圖書館。藏園傅增湘曾記其卷十二“戊午曆”中有輯《兩浙著作考》,半載而成之語,是此書輯於萬曆四十六年也。其書湮沉三百餘年,世無知者,而今一旦更出,豈非快事。余初聞石麒見告,有澹生堂抄本一部出於杭市,書为殘帙,而索直奇  相似文献   

2.
自《宋史》刊出《陈抟传》后,历代学者对“陈传故里”颇有争论。《中华文化论坛》1996年第2期发表唐代剑先生《陈传、张守真事迹考》一文,认定陈传是“毫州真源人”。笔者不敢苟同,现仅就笔者所见材料作一综述,以明其实。一、证明陈抟是“西蜀崇龛”(今安岳县龙西)人的证据有三个方面。第一,陈特自署“西蜀崇龛”人,是最有力的证据。宋淳熙(1174—1190)年间,由国史院编修吕祖谦(1137~1182)奉诏编辑的(圣宋文海)里,最早收入了陈传(易龙图序》,文未有“西蜀崇龛陈传序”的署名。这七个字是证明陈传是“西蜀崇龛人”的主要…  相似文献   

3.
《中外文化交流》2010,(2):94-94
《宋画全集》(上海博物馆藏品卷)日前出版,《宋画全集》这一迄今最权威、最完整的宋画编纂集成已有3卷10册完成出版。历史学家陈寅恪曾经总结中国五千年文化:“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相似文献   

4.
袁燮(1144—1224年),字和叔,浙江鄞县人,师从陆九渊,学界称絮斋先生。袁氏《絮斋家塾书钞》为“其子乔崇谦录其家庭所闻,至《君爽》而止”(《直斋书录解题》卷二),非其手作。《四库》馆臣认为:“燮之学出陆九渊,是编大旨在于发明本心,反复引申,颇能畅其师说。而于帝王治迹,尤参酌古今,一一标举其要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十一)《书钞》不仅体现了袁氏的心学特点,而且是其政治思想的载体。  相似文献   

5.
武德末年,道士李仲卿着《十异九迷论》,刘进喜着《显正论》,贬诋佛教。法琳于贞观间造论破斥,着成《辩正论》,其卷三《十代奉佛上篇》“略陈十代君王三公宰辅通儒博识敬信佛者”,“晋东海何承天”赫然在列,注云“博览内外师表严公”。南朝天文学家何承天(370~447)本以反佛著称,怎么会成了“敬信佛者”?“严公”又是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6.
张全海 《寻根》2012,(3):98-99
说到“巫”字的起源,李零曾专门将先秦两汉文字材料中的“巫”字进行排列比较(《中国方术续考》,东方出版社,2001年),使得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巫”字字形的发展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7.
炎帝八世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炎帝八世考□何光岳一世炎帝神农氏。皇甫谧《帝王世纪》云:“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易·疏》作“任巳”,《北堂书钞》二十三引“佳巳感神龙,而生神农”,“佳”即“任”之误)。有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正妃,游华山之阳,有神农首感女登于常羊(《易·...  相似文献   

8.
《槐轩杂著》与《槐轩杂著外编》均为刘沅文集,《杂著》四卷,《外编》四卷,共八卷。《杂著》由刘沅亲订刊刻,《外编》则是由刘沅孙刘咸炘编撰而成,文集体裁广泛,包含序、说、考、辩、记、论、书、祭文、墓志铭、墓表、传、杂著等文体。其中碑记文、考辩文内容多与蜀地文化有关,对保存蜀地文化、传承巴蜀文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牟平都姓     
曲菲 《寻根》2014,(1):131-133
牟平都姓为蒙古族后裔 牟平(《都氏族谱》中记载必里海是都姓的第一代蒙古先祖。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修《宁海州志》卷十一日:“必里海,海当元初,以功历迁至都达鲁花赤,兼管宁海州(今山东牟平)诸军奥鲁、劝农事。中统元年(1260年),海死,子孙袭其职,遂占籍牟平。焦志云,至今存姓日都,是其后也。”“抄儿,牟平人,海之子,袭本州达鲁花赤职。”“不老赤,牟平人,海之孙,袭本州达鲁花赤职。  相似文献   

10.
木鱼 《寻根》2011,(2):129-131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祖籍至少是其祖父以上的居家所在。刘巨容(826~889年)是唐末名将,被奉为江西、安徽、湖北以及天津等地刘氏的先祖。迄今发现的诸刘族谱里多记载刘巨容为“世家南京滁州琅砑”,而正史则记载“刘巨容,徐州人”(《新唐书》卷一八六),  相似文献   

11.
王宇信 《寻根》2008,(4):125-129
前不久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38页地名“宁”字条下说:“宁,商周地名。春秋为晋邑,即今河南获嘉县。《左传》:文公五年(前622年)‘晋阳处父聘于卫,反过宁’。杜注:‘宁,晋邑,汲郡修武县也。’《韩诗外传》卷三,周武王伐纣,‘勒兵于宁’,因名修武,秦置修武县于此。”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恰逢改革开放30年,《上海文学》以特辑的形式,邀请国内的作家、批评家,畅谈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文学。上海作协与上海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改革开放30年文学作品丛书”(包括《改革开放30年短篇小说选》、《改革开放30年散文选》和《改革开放30年中篇小说选》卷一、卷二)。也就在这样的一个历史时刻,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老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贾植芳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王元化,走完了人生的最后历程,象征着以他们为代表的文学时代进入了缓慢的结束期。与此相对照的,是上海的一些中青年作家、批评家活跃于国内文坛,  相似文献   

13.
彭林 《华夏文化》2012,(2):18-20
祭祀是人类早期近乎本能的文化行为,世界各民族历史上都出现过祭祀。中国古代的祭祀,及于天神、地祗、人鬼(此为《周礼·春官·大宗伯》之说)等三大类,自成体系,祭法多样,意蕴丰富,卓具特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祭祀文化地位之高,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4.
石砚溯源     
石砚溯源吴梓林一般人认为,砚始于黄帝。东汉兰台今史李尤《墨研铭》载:“书契既造,砚墨乃陈,则是兹二物者,与文字同兴于黄帝之代也。”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卷三《砚谱》也载:“黄帝得玉一钮,治为墨海焉。其上篆文曰:‘帝鸿氏之砚’。”宋李之彦《砚谱》、宋唐彦...  相似文献   

15.
付雨欣 《寻根》2022,(6):22-27
<正>会盟在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都存在,但在不同时期所发挥的作用却截然不同,春秋时期频繁的会盟却仍是极具约束力的一种手段。《左传》记载的春秋会盟,类型繁多,频数难计,可谓“世道交丧,盟诅滋彰”(《春秋·梁经传补注·隐公八年》,中华书局,2009年),“侵伐盟会,无时无之”(《春秋集注》卷六,  相似文献   

16.
黄潜善(?~1130年),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北宋元符三年(1100)进士及第,南宋初期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建炎年间,黄潜善担任宰执一年有余,任职期间“独当国柄,专权自态而卒不能有所经画”,为时人所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八,以下简称《要录》)后扬州溃败,高宗“决意渡江”,黄潜善罢相,被后世史家列入《宋史·奸臣传》。较之南宋初期其他宰执,目前学界对黄潜善少有专文论述。然而,建炎初期,赵宋政权初立,一直任职地方的黄潜善仅凭弄权之术,怎能任相一年有余?况且任相伊始,高宗坚信“潜善作左相,伯彦作右相,朕何患国事不济?更同心以副朕之意”(《要录》卷一)。本文拟以建炎年间的两起历史公案为中心,重新解读黄潜善任相期间的政治地位。不当之处,尚祈方家赐教。  相似文献   

17.
王洁 《华夏文化》2009,(1):29-30
关于“猞猁狲”一词,不同语文辞书的处理不尽一致。《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辞海》(1999年版)均未列“猞猁狲”词条,前者在训释“猞猁”时也未提及“猞猁狲”,后者在“猞猁”的释义中说。明“别称‘猞猁狲”’。《辞源》(修订本,1988年版)、《汉语大词典》(1992年版)则把“猞猁狲”列为主条目,前者未设“猞猁”词条,后者将“猞猁”设为参见条目,用“(猞猁狲)又称猞猁”将两条目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8.
何姓起源初考(菲律宾)何罗文清代张澍《姓氏寻源》指出:“伯陵同何女缘妇,则何姓黄帝时已有。”《路史》云:“虞帝末.何侯得道于九疑,今道之宁玩广济乡有何墟亭。”据说这位何侯唐尧时隐居苍梧山即九疑山,修炼长生不老的法术,全家300多人都以种田为生,大舜南...  相似文献   

19.
高罗佩《秘戏图考》与《房内考》之得失及有关问题江晓原荷兰职业外交官高罗佩(R.H.VanGulik)①,因撰写《秘戏图考)ry及《中国古代房内考)rp两书而驰名欧美与东方,由此奠定他作为汉学家的学术和历史地位。两书先後问世迄今已数十年,在此期间这方面...  相似文献   

20.
汉碑的价格     
周岩壁 《寻根》2013,(6):94-97
一 刻石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了,但为死者在墓前树立的记其生平的碑碣却是在东汉中后期才开始大量出现的。赵明诚在《金石录》卷十四中曾说“(汉)安帝(107~125年在位)以前碑碣存者无几”。其原因主要是直到安帝时,社会上还未形成为死者立碑的风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