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时候,诗歇都是合乐可唱的,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诗歌逐渐演化分离,保留音乐可唱的为歌(曲),失去音乐供人赏读的为诗。由于歌与诗有着同一血脉,这两种艺术形式在结构、语言和音乐性方面,既相似又不同。运用比较的方法,对歌与诗二者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这里通过对魏晋时期乐论、音乐学作品及相关史料的解读与分析,阐述了音乐对学发展的影响。魏晋时期音乐与学的交互影响,不仅共同规约了时代审美风尚,同时还影响了学理论和诗风格的转变。对学而言.此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乐器和音乐进入当时人们的审美视野,成为学创作的题材。同时,受音乐的启发.诗创作的情感风格也由“雅”、“正”转而为“悲”、“艳”。  相似文献   

3.
在远古祖先的心目中,“歌”与“诗”是同一种文学艺术。“诗”是“歌”的内容(文学形象),“歌”是“诗”的表现形式(音乐形象),它们彼此相依、相互融贯,如同语言中词的音和义。中国古代的诗歌是一种歌咏的语言艺术,无“歌”不成“诗”,无“歌”没有“诗”。因此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诗人”这一称谓至少包括以下内涵:(1)自创并演唱诗歌的人;(2)自创或改编原创作品演唱的人;(3)只创作不演唱的人。而中国古代的诗歌是:以激情为血肉、以语言为建构艺术、以歌咏为表演艺术的一种文学体裁。以真情去激荡语言的美化,以歌声去撞击听众的和鸣,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音乐美学是用美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音乐美的理论,是音乐学中侧重于研究音乐艺术基本规律与特征的一门基础的理论科学。音乐美学的这种双重属性,说明它是美学与音乐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特点在于美学于音乐学的结合。一方面,音乐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需要运用美学的原理与方法去研究音乐艺术中的美学问题,使研究者具有哲学一美学的品格和视角。另一方面,音乐美学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音乐学作为对音乐艺术进行理论研究的各类学问的总称,西方一般把它划分为三个大的门类,即:系统音乐学、历史的音乐学、民族音乐学。  相似文献   

5.
略论流行歌曲的文学之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音乐学作品,流行歌曲歌词既有“谱曲可唱”的音乐性,又有“离谱能赏”的学性,形成了“别是一家”的审美特征,因而可以并且有必要对其进行学研究。其学之美主要体现在语言美、意象美、结构美、音乐美等几个方面。由于这方面的研究几乎还处于“缺席”状态,如果予以拓展,必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6.
蔡亚利 《教师》2013,(4):125-125
按照音乐学的定义,歌唱是人声按一定的乐音结合规律所形成的听觉艺术。当人有感于外界事物或需求的刺激时,通过大脑及情感器官的自动调节和控制,就能发出一连串谐和、流畅、起伏、动听、夸张而又有规律的艺术语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声乐。它是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音乐(旋律)与文学(歌词)的综合体。不管是美声,民族还是  相似文献   

7.
梁上泉走进中国当代诗坛,其根本驱力是建国初的音乐学创作。在50年代由颂歌艺术思潮的推涌而形成的音乐化环境中,梁上泉以新诗成名的同时,也在中国当代音乐学界崭露头角,并不断取得成就,成为有影响的音乐学家。梁上泉长期致力于民间音乐化的积累,广泛涉猎各种民间音乐学模式,汲取艺术营养,并付诸创作实践,艺术天赋得以充分展现,形成了革命的政治意识与民间音乐品位牢固结合的鲜明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8.
豫剧新歌是采用豫剧音乐或唱腔音乐素材,运用歌曲创作的旋法技巧创作的艺术新品。其产生的前源是“散曲”。内因是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外因缘于豫剧的衰落;其发展阶段可以分为萌芽、奠定基础、逐渐形成和较快发展四个阶段。符合一门艺术形式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9.
我常常追问自己一个音乐学科的本源问题:音乐学习是为了什么?我觉得,学习音乐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提升个体音乐素养,实现完美艺术人生。基于这样的认识,音乐教育就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教孩子们学唱歌曲那么简单,而是要超越技能训练,锻造音乐思维,涵养音乐素养,如此方能实现艺术人生。著名音乐心理学和音乐教育学专家埃德温·戈登博士对儿童早期音乐教育提出过三个关键词:“Listening”“Speaking or singing”“Audition”。《人民音乐》发表了詹燕君对戈登的儿童早期音乐教育观点阐述:强调音乐学习得如同语言学习一样,要具有逻辑性;强调聆听的重要性;强调语境的营造和创设;强调音乐学习中“Audition”的作用和意义;教学中教授音乐要素的重要性。[1]  相似文献   

10.
陆游是我国学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六十年间万首诗”,晚年还“无诗三日却堪忧”。他的诗不仅数量很多,而且艺术成就很高。从诗歌体裁上说,诸体皆备;从艺术渊源上说,转益多师;从创作风格上说,既有现实主义色彩,又有浪漫主义色彩;从语言上说,简炼生动,明白平易,自然流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