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南海争端究其本质是中国在南海的岛屿主权与海洋权益受到别国的侵犯。争端源起于近代,历经三个阶段,至今已两百余年。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屡次侵犯中国南海,揭开了争端的序幕。冷战期间,东南亚有关国家在南沙占领岛礁、分割海域、掠夺资源,导致了争端的激化。冷战结束后,美日印饿等域外大国积极介入,加剧了争端的升温。面对错综复杂的南海局势,中国需要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有效措施以坚决维护南海的岛屿主权与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美国重返亚太,周边国家不断在南海海域制造摩擦,挑衅中国主权,使南海问题日益复杂化。面对南海日益紧张地区形势,研究海峡两岸在南海问题上进行合作的可行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南海问题形成的不同历史阶段,尽管海峡两岸采取的政策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原则却存在相当程度的一致性。在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缓和的背景下,推动海峡两岸在南海问题上的合作,符合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在南海问题上的核心利益。  相似文献   

3.
2007年6月5日,从国务院国土资源部传来特大喜讯,中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获得重大突破:5月1日凌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中国南海北部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实物样品。此次采样的成功,验证了中国有关基础地质工作的可靠性,证实了中国南海北部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相似文献   

4.
菲律宾非法占领和控制了我国南海传统疆域内的部分岛礁和海域,是南海主权争端中的主要声索国之一。近年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动作不断,意欲巩固其在南海的既得利益。该文将浅析近年来菲律宾的南海政策,对菲律宾近年来在南海问题上的各种行为及其动因进行阐述,并预测菲中南海争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以南海海岛开发的挑战和机遇为出发点,对中国南海地区海岛资源开发与基础建设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对策研究。应通过科技创新持续海洋产业发展,培育和养护可再生资源,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开采南海资源,建设南海海洋经济区。南海资源开发要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为主要原则,巩固对南海海域的行政管控力度,改善海岛的投资环境,建设配套设施,加强大岛和中心岛的基础建设,注重岛屿和大陆的联动,综合考虑岛屿之间、海岛与大陆以及海岛与海域的联系,注重社会性和市场性的要求,有序推进各岛屿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海权论”创立者马汉认为:谁控制海洋和海上通道,谁就能控制世界。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由于其多方面的战略价值,南海周边各国与中国在岛礁和海域划分上存在分歧和争端,才形成所谓的“南海问题”。中国政府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内外形势,提出了相应的南海政策。目前,世界各大国和各种力量纷纷介入南海及周边地区,甚至威胁到中国的主权和领土。鉴于此,中国应继续从“稳定周边”的大局出发,在坚持“搁置争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和实施积极有效的方针政策,促进这一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南海及周边地区的战略态势与中国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的"海权论"创立者马汉认为:谁控制海洋和海上通道,谁就能控制世界.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由于其多方面的战略价值,南海周边各国与中国在岛礁和海域划分上存在分歧和争端,才形成所谓的"南海问题".中国政府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内外形势,提出了相应的南海政策.目前,世界各大国和各种力量纷纷介入南海及周边地区,甚至威胁到中国的主权和领土.鉴于此,中国应继续从"稳定周边"的大局出发,在坚持"搁置争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和实施积极有效的方针政策,促进这一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南海争端愈演愈烈,其争议的核心是U形线内的相关岛屿的主权归属,及附近海域的划界。解决南海问题的关键是科学合理地界定U形线的法律地位。目前学术界主要有四种学说,海上疆域线说、岛屿归属线说、历史性海域说和历史性权利说。相较之下,历史性权利说在界定U形线的法律地位,对南海问题的解决以及维护我国南海主权方面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2006年12月26日,在我国台湾南海海域发生的7.2级、6.7级地震,导致国内出现大面积网络故障。2007年1月17日,台湾海域再度发生里氏5.0级海底地震,使本已进展缓慢的海底光缆修复工作变得更加困难。那么,为什么地震会影响到我们上网呢?这就要从海底光缆谈起。  相似文献   

10.
初中历史教科书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中这样讲秦朝的疆域 :“东到东海 ,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一带 ,南到南海。”同时 ,课本所配《秦朝疆域图》两处提及南海地名 :一是秦朝设立的南海郡 ;一是中国南部海域南海。那么课文中涉及疆域的南海是何指呢 ?查《辞海·历史地理分册》[南海 ]条 :“秦置南海郡 ,海疆实临南海 ;西汉后东海方位既别有定域 ,南海名称才用以专指今南海。”由此可知 ,教材中提及的秦南端疆域之南海当为南海郡。加之 ,远古时代人们没有“海权”概念 ,很少把海域纳入自己的版图范围 ,因而教材中的“南海”当为“南海郡”无疑。…  相似文献   

11.
越南统一后,对我国南沙群岛、西沙群岛及相关海域提出主权要求,并不断出台法律和政策措施鼓励渔民赴南海侵渔以“宣示”其所谓的主权.越南的南海侵渔政策无疑是对我国南海权益的侵犯,增加了我国南海维权的复杂性、艰巨性.我国应采取措施针锋相对,及时揭露越南南海侵渔政策的目的、企图;加强海上渔业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发挥我国渔民在维护南海权益中的作用,切实有效维护南海权益.  相似文献   

12.
对相关地区的命名是国家主权行使的具体表现,反映了国家对地方的管辖。南海诸岛及其海域的命名,自有其历史演变的过程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国家对南海管辖逐步而具体的历程。清末李准命名西沙诸岛之前,对南海的称呼虽始终没有形成官方统一标准,但当与各种军政管辖行为相结合时,可以确认为初始的领有关系和原始权利。20世纪以来的四次标准化命名,则不断在西方主权概念下从根本上确认了中国对南海的管辖权和主权。历史至今,对南海的命名均是中国进行有效管辖的具体反映,具有不容置疑的国际法效力。  相似文献   

13.
王亚民  蹇丽华 《大学生》2012,(18):24-25
2012年6月21日,海南省三沙市成立了,这个消息令人振奋欣喜!一直以来点缀在浩瀚的南海海域的三大群岛是无数中国人向往的梦幻之地,然而由于它们远离大陆,再加周边各国在主权问题上的纷争,很少有人能有机会一睹她的容颜。  相似文献   

14.
在南海争端中,其它东南亚声索国之间也存在着双边或者多边的主权和海域争端,这些争端及其解决将会对中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中国而言,在着手处理南海争端之前,必须对争端的重叠和解决现状进行具体而微观的分析,包括到目前为止有关国家之间进行或完成的双边的和多边的解决措施。尤为重要的是,一些国家间海上划界的行为侵犯了中国的海洋权益。因此,中国需要及早行动起来,采取措施以早日划定海洋边界,遏制侵犯中国海洋权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南海地缘政治环境也发生了大的变化,伴随着这一变化中国的南海政策作出了新的调整。"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得以正式确立,同时中国政府还注重加强了海洋立法和海洋硬实力的建设,并且在双边基础上与南海争端各方展开了积极的多边协商。根据冷战后南海地缘政治环境所呈现的特点,分析了中国南海政策的新变化,并展望了未来中国南海政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茫茫南海,自古属中华祖先早已将蔚蓝色的疆界奠定在曾母暗沙这里有丰饶的宝藏和众多的娇娃他们叫东沙、西沙、中沙、南沙从这里还可自由进出东南亚茫茫南海,我们永远希望渔歌互答无数考古证据和历史文献证明,总面积350多万平方公里的南海,绝大部分海域(约210万平方公里)自古就是中国的领海。南海上散布着大  相似文献   

17.
南海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凸现以来,便随着南海周边国家国内外政策、地区国际格局乃至全球国际体系格局的变化而呈现不同态势。基于各种因素的考量,在冷战结束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南海问题将持续存在,并存在爆发危机的潜在可能性。而在此期间,中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因此,南海危机管理尤其是危机的预警和控制应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应对南海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中国在南海的岛屿海域主权、经济权益和国际法地位,受到法、日帝国主义列强的挑战和侵犯,且愈演愈烈,部分岛屿一度曾被吞并。民国政府对南海诸岛的统辖,大体可分为三期一续。即:一、承续前清朝(1911—1939年);二、日踞期(1939—1945年);三、国府收复期(1945—1950年);四、台湾当局恢复余续(1950年至今)。总结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海岛、海洋、海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从政治、经济、军事理论与实践上全面开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南海地缘形势与中国对南海权益的捍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美、日出于遏制社会主义中国的需要,对南海争端采取了不断介入的态度,南海地区边缘地带特性进一步凸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为攫取南海资源、占据地缘优势地位,以各种借口觊觎南海诸岛,并伺机侵占。在维权斗争中,中国政府不断地进行南海诸岛主权宣示,抗议周边国家对中国海洋国土主权的践踏,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海疆国防建设。  相似文献   

20.
油气资源:南海中南部油气地质资源量占53%,可采资源量占66%,若被他国掠夺,中国海域将失去约2/3的可采油气资源。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水下阶地也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积物,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产地。水产资源:南海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大多数种类在西、南、中沙海域都有分布。海龟、海参、龙虾、螺、贝、海带等都很丰富。植物资源:西、南、中沙群岛岛礁陆地总面积不过10多平方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