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陈建莲 《辅导员》2014,(1):7-10
为了促进大陆与台湾两岸同胞的文化交流,深入感受、体验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拓宽同学们的国际视野,增长见闻,2013年10月初,北京市大兴区第二小学师生一行28人在金卫鑫副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了祖国美丽的宝岛台湾,进行了为期10天的游学活动。  相似文献   

2.
陈建莲 《辅导员》2014,(2):7-10
正为了促进大陆与台湾两岸同胞的文化交流,深入感受、体验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拓宽同学们的国际视野,增长见闻,2013年10月初,北京市大兴区第二小学师生一行28人在金卫鑫副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了祖国美丽的宝岛台湾,进行了为期10天的游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之旅     
2010年7月5日天气:晴今天晚上,我非常激动,因为明天凌晨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去国外游学,这是我第一次出国,第一次与同学一起去游学,第一次将要离开妈妈几千公里,第一次将要与同学住在一起……带着许多的第一次,我坐上了去上海浦东国  相似文献   

4.
游学那些事     
《留学生》2014,(20):40-41
正游学不是旅游也不是留学游学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纯粹的留学,它介于游与学之间,又融合了游与学的内容。游学绝不是享受,而是一种磨练和考验,是一种感受,是人生的体验。走近国际化进程,参与国际化活动,相信为期几周在国外亲身体验风土人情、接受异域文化氛围熏陶的游学冬/夏令营活动,必能增加些许生活的磨练,提高独立自主能力;为人生旅  相似文献   

5.
<正>此次台湾游学,不虚此行。我们这次游学,是一次诗意的行走,是明礼的团队,我们也没有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期望。这一次,我们在游学中成长、学习。三天的明道中学还有其他学校的交流学习活动,是我在台湾度过的最充实的一段时光。到台湾的第二天,我们到了明道中学。这所学校给我的第一印象与我第一次到五浦汇有很大的不同。到了明道,我觉得这所学校充满了热情与活力,草木遍地都是,有的高耸入云,有的平铺在地。总之,这所学校就是如此的平易近人,  相似文献   

6.
严凯 《中国德育》2014,(17):25-27
2014年,我们组织广州市23名中小学生实施了台湾垃圾分类寒假游学项目,初次引入服务学习的理念,想不到竟小获成功:我们的学生向广州市人民政府提交了考察报告,得到了市长的亲笔批示;广州市人民政府还组织召开了专题报告会;同学们在南方都市报连续刊发考察笔记十余篇。实践证明,服务学习对于学生发展、社区治理以及学校建设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具有丰富的社会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7.
游学組织:新东方国际游学游学目的地:美国波士顿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游学时长:15天难忘那可以直接饮用的自来水,难忘那早上涂满葡萄酱的面包,难忘那激情的"三国杀"……近半个月的美国游学,过得比想象中快了许多。犹记得上飞机前的那份不舍与迷茫,面对着31张生疏的面孔,我总感到一种无措。我很难理解为什么父母要放弃全家出国游的机会,而让我跟着新东方的团,和这些完全不认识的人相处在一起。然而,只经过短暂的沉默,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就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2014,(32)
正中美文化小使者之旅——走入美国课堂,与美国市长亲密接触,获颁学生大使纪念证书澳洲全真课堂游学营——全真课堂体验,入住当地家庭,感受异国生活俄罗斯艺术交流之旅——专场艺术表演,与俄罗斯学生进行文化艺术零距离交流英国游学体验冬令营——  相似文献   

9.
美国游学记     
我一直很好奇,国外的小学生是怎么上课学习的。终于,我们学校组织同学们利用寒假到美国游学,体验中美文化的差异。这可真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同学们,跟着我一起去见识一下美国的小学生到底是怎么上课学习的吧!我们前往游学的学校是美国新泽西中心小学,我感觉学校周围的环境很幽静,人与车都不太多。我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同学们是不是能更好地静下心来学习呢?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2014,(Z1):5
正中美文化小使者之旅——走入美国课堂,与美国市长亲密接触,获颁学生大使纪念证书澳洲全真课堂游学营——全真课堂体验,入住当地家庭,感受异国生活俄罗斯艺术交流之旅——专场艺术表演,与俄罗斯学生进行文化艺术零距离交流英国游学体验冬令营——访名校,欣赏名景,全方位体验英国文化  相似文献   

11.
游学,是指学习者离开自己相对熟悉的环境,前往新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旅行,以拓宽学习者视野、扩展知识储备、感受文化差异、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过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游学"一词最早出自《北史·樊深传》,指远游异地,从师求学。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治学,是现代游学的始源。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游学作为开阔视野、体验异域文化的重要方式,最早由校外教育机构引入我国。中小学生的游学,最早也是由校外语言教育培训机构组织,他们多数将外国作为游学目的地,以进行语言训练、开阔国际视野为主要目的。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成为了游学活动的组织者,它们通过游学,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国庆长假,无锡市蠡园中学的张与辰、沈勇毅、邱呈岳、程敦胤4位同学在老师邱华国、汤巍楠的陪同下,一起踏上了前往甘肃陇西的列车,开始了为期一周的丰富而难忘的游学之旅。一路上,他们边游边学:游了从未得见的奇妙景色、风土人情,感受了当地百姓的热情、纯朴与善良;学了许多地理知识、人文知识、管理知识,亲身体验了背上行囊去旅行、零距离接触社会、把知识用于实践的特别感觉。4位少年把游学用文字记录,用镜头记录,让我们跟随那些生动的文字与画面,一起踏上他们的游学之旅吧!  相似文献   

13.
正游学,是指学习者离开自己相对熟悉的环境,前往新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旅行,以拓宽学习者视野、扩展知识储备、感受文化差异、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过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学"一词最早出自《北史·樊深传》,指远游异地,从师求学。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治学,是现代游学的始源。[1]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游学作为开阔视野、体验异域文化的重要方式,最早由校外教育机构引入我国。中小学生的游学,最早也是  相似文献   

14.
笔墨良心     
去日本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干净! 北京一群高三毕业的学生游学访问日本,我问他们有什么感受,他们回答:“就是比较干净,其他好像没有什么!”  相似文献   

15.
1.游学不是出国旅游
  “如果只是打着学习的幌子去旅游,还不如让孩子报旅行团纯旅游靠谱。”重庆新东方学校刘哲瀚说,参加游学夏令营是一项教育投资,不是简单的旅游消费。游学顾名思义,就包括“游”和“学”两方面,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纯粹的留学,它介于游与学之间,融合了游与学的内容。“游”是在固定时间内,感受一个国家最具有代表的自然和人文景色等;“学”就比较宽泛了,不同的游学团都有自己的主打产品,比如学语言、学风俗、增进与异国的文化交流等。  相似文献   

16.
日本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干净! 北京一群高三毕业的学生游学访问日本,我问他们有什么感受,他们回答:"就是比较干净,其他好像没有什么!"  相似文献   

17.
为翻译鼓掌     
亦安 《大学生》2013,(8):64-65
正本期关键词:外语产业与文化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葡萄牙语专业学习的刘和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习西班牙语专业的文君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丰富的带团经验,国外游学机会以及众多外国朋友。说起和外国人接触中的种种感受,两个人的话匣子打开了。  相似文献   

18.
过年的味道     
吴安婧 《当代学生》2012,(10):45-46
感受同龄人所写的文字,同学们感到异常亲切。那天中午,同学们在欣赏作文的同时,写下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在这段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的时间里,同学们认认真真地看,认认  相似文献   

19.
今夏,全国红领巾小记者辅导中心特别主办了一次有意义的澳洲"插班游学"之旅,来自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小学的20余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2013年6月22日,他们整装待发,踏上了澳洲之路,开始了为期40天的游学生活。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学校,到寄宿家庭,再到悉尼歌剧院、唐人街,在这近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他们一同欣赏着异国的美丽风景、体验着异国的学校文化,并走进当地人家庭,深切感受当地人的热情,体会西方的文化与生活氛围!他们离开自己熟悉的区域,突破种种障碍,在陌生的环境迎接着挑战。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他们,走进澳大利亚,走进这一段奇妙的"插班游学"之旅……  相似文献   

20.
一、影片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著名的台湾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不知曾让多少人泪如泉涌,现在就让我们借此机会,再次感受影片带给我们的深深震撼吧。(放影片)(部分同学眼圈发红,表情激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