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偶尔的机会,我听了一堂自然课。老师让学生把蜡烛点燃,置于浮在水面的木板上,然后将一只玻璃杯罩在上面,不一会儿,蜡烛熄灭了,杯内的水面逐渐上升。学生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对实验中发生的现象感到十分惊奇。这时,老师说:“杯内水面上升,是由于杯内空气减少造成的,对吗?”学生答道:“对”。老师又问:“那么杯内那部分空气到哪儿去了呢?”学生不知道是蜡烛燃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教学中,每节课我都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有趣的实验。向学生演示,必要时还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理解科学知识的概念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例如讲《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一课时,在分析空气是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的过程中,我先问学生:“空气是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这时学生中形成“是”与“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谁也不肯服谁。于是,我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实验后,我提出问题:“蜡烛开始燃烧,一会儿自己熄灭了,说明了什么?”学生会说:“罩内气体发生变化,使燃烧的条件不具备了”。我接着又问:“蜡烛熄灭后,玻璃罩内的水面为什么上升了一小截?”学生会说:“罩内空气少了些。”又  相似文献   

3.
《自然》第四册《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一课中,关于分析空气成分的实验,课文中是利用蜡烛做燃料,但蜡烛容易熄灭,不能充分燃烧,罩内水柱上升难达到实验的要求,实验很难成功。现将一种实验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自然第十册第5课〔实验1〕,测定空气成分的演示实验,采用点燃蜡烛来消耗氧气,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玻璃杯在罩燃着的蜡烛的过程中、杯内的空气受热膨胀,逸出一部分,致使水面上升超过容积的五分之一,出现明显的误差。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我们改进了实验方法,采用密封式白磷自燃法测定空气的成分,改进后的做法如下。a.实验用品:双把燃烧匙、双孔橡皮塞、玻璃罩、水槽、导线、电源(2节电池即可)、白磷、水。b.实验原理及操作过程:如图1,在橡皮塞内插入双把燃烧匙,匙里放一小块白磷,通上电源后,利用电热现象,使白磷自…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自然第十册“燃烧的条件”一课中安排 了这样一项实验:“把蜡烛粘在玻璃片上并放入水槽中,往水槽里倒入一些水,点燃蜡烛后,再用杯子罩上,观察发生的现象。”在填空分析时直接写明了实验现象。“1.蜡烛燃烧时,杯内水面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实验设计如下图。做这个实验时爱动脑筋的学生很自然地想到“空气把空间腾出来水是否会上升把纸浸湿呢?”按照教科书上的办法把杯子倾斜解决此问题,对学生来说缺乏直观性。为此,我特设计这个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7.
九年级(6)班的聪聪是个特别爱动脑筋的学生.下面是发生在他身边的一件事情. 问题情境:星期五下午,孙老师讲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后,聪聪知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他回想着孙老师所做的实验,突然产生一个想法:如果用一个玻璃罩将燃着的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罩起来,该是哪一支先熄灭呢?  相似文献   

8.
实验教学是自然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巧妙设疑,及时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认识活动,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 1 趣味性设疑   学生学习有兴趣,就能积极思考,乐于参与学习活动,对老师的疑问会产生强烈的求解心理,因此,教师应多采用故事、游戏、魔术等材料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境。如教学《空气占据空间》,可选用魔术“水下烛光”来激发学生兴趣:在一小块泡沫上固定一小节蜡烛,点燃蜡烛,使之在水面上燃烧,用去底塑料瓶罩住慢慢往下压,泡沫也随瓶内水面下降,看起来蜡烛在水下燃烧,把瓶盖拧松,蜡烛也随着升上来了。又如教学《空气的成份》可选用“烛火自灭”的魔术。两个魔术都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及时设疑直指教学目标,学生会带着解疑心理和浓厚兴趣去探讨。  相似文献   

9.
小学自然第10册《二氧化碳》一课中的第二个实验是:在烧杯里固定两根蜡烛,一高一低,点燃蜡烛按图中的方法,沿烧杯壁倾倒二氧化碳。其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并解释这种现象,由此认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和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做这个实验比较容易,实验现象也很明显,但分析解释为什么低的蜡烛先灭高的蜡烛后灭,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解决这一难点,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生理特点和以前的知识基础,插入了一个过渡性实验内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a.实验准备:用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上,很多人用蜡烛实验来示范燃烧用去空气中的氧气。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课本第10册中第5课《空气的成分》,就用了蜡烛实验来示范燃烧用去空气中的氧气。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1.提出问题:点燃的蜡烛,用杯子盖上,蜡烛慢慢熄灭,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杯子里的空气用完了?这是本课的引入。 2.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本课用分组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希望学生得出以下结论: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另一种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3.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并讲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比例。 第一部分实验是这样的: 在一水盆中点燃一蜡烛,将一空气瓶或杯子倒盖在蜡烛上。不久,蜡烛熄灭,而水走进了空气瓶内,水量约占全气瓶的一成(10%)多。  相似文献   

11.
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化学》和以前各种版本的初中化学教材中都列有一个典型的“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的实验。用于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而且它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在大烧杯内,下层的蜡烛火焰先熄灭,上层的火焰后熄灭,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2.
我在上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6课《蜡烛能燃烧多久》这一课时,有这样一个实验:“像图中这样点燃两支蜡烛,然后同时罩上两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哪支蜡烛先熄灭芽”因为是初次使用这套教材,对这个实验也没有100%的把握。所以特地叫了科技小组的5个学生一起预做了这个实验。五个同学连同我分成两派,以我为主的意见是这样的,是长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蜡烛燃烧后,热空气上升,热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热空气在上面,所以把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了。以何以琳为首的一组,他们认为是短的蜡烛先熄灭,因为当蜡烛燃烧后,热空气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当空…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自然教学经验交流会上,一位教师在教“空气的成份”一课最后出了这样一道习题:用小、中、大三号广口瓶去罩三支同样燃烧的蜡烛。他让学生猜测哪支烛焰先灭。学生意见不一。实验后,猜对者乐、错者惊。  相似文献   

14.
师:上课之前,老师来做一个小实验。我将这根蜡烛点燃(边说边做),这是一个集气瓶(出示集气瓶),它里面有什么呢?生:空的。生:有空气。师:是的,空气占据了它的空间。如果将它罩住这根燃烧的蜡烛,会怎样呢?生:瓶子里面有空气,还会继续燃烧。生:蜡烛会马上熄灭。外面的空气进不去了。  相似文献   

15.
在教《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我重新构思了实验,并用于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是这样制作的,取一饮料瓶,去掉瓶底,在瓶盖上钻一小孔,安上一细管可用空心塑料跳绳代替,再将细管捆绑在实验架的适当高度上,放好蜡烛。并剪一泡沫塑料圆片作为水浮片如图。实验时,将水槽装适量的水,放上水浮片,点燃蜡烛,用实验夹子夹住细管,再将无底饮料瓶罩在水浮片上垂直往下按到底不能歪,此时水浮片贴在水槽底部,水无法进入瓶中。然后松开实验夹,这时会看见瓶中的空气从细管排出吹歪蜡烛火焰。同时,饮料瓶中的水浮片慢慢上升。这样,空气占据瓶内的空间,空…  相似文献   

16.
"空气占据空间吗"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水和空气"这一单元中的一课,教材有两部分探究内容,一是空气占据空间吗?二是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对于空气占据空间探究,课本原来是这样设计的:在瓶子里装一些水,用几根吸管和一块橡皮泥,在不倾倒瓶子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利用空气把水从瓶子中挤出来?因为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让学生理解"空气占据空间"也有一定难度,因此,我通过其他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概念. 我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先在一个塑料瓶的瓶盖上打一个孔,安装上一根吸管,再在瓶中装满水,将瓶口密封好.如果用手挤压瓶子,水就会顺利地从吸管的顶部溢出;如果用手堵住吸管口,再挤压塑料瓶,这时吸管里的水面就不可能被挤压到管口.这是因为水面到管口有一段空间被空气所占据,使得水面不能上升.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第五册第七课《空气占据空间》一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归纳出“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 初次教时,我只是设了一个疑,让学生研究这种“特殊”物体是否占据空间。打算让学生通过实验说出“空气占据了杯子里的空间”,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可是实验做完后,我问:“为什么纸没有湿?”只有个别学生说是纸占据了烧杯里的空间。费了许多周折才把学生引到“空气”上来。 第二次备课,考虑到了学生因素,实验前,先设问:杯子里除了纸以外还有什么。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学生说:老师手里的烧杯  相似文献   

18.
稍加改进 效果明显潜江市铁匠沟乡社家垸小学余光亮(433129)小学自然第3册19课“什么力量使大气流动成风”有一个“炉灶生火”的实验,是利用在箱内燃烧蜡烛把箱内空气加热,造成箱内外空气的温差,来证明是蜡烛燃烧的热量使箱内空气流动,“炉口”的烟被吸进...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第四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一节时,为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特意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一个烧杯中放人一长一短两支蜡烛,把一瓶二氧化碳像倒水一样倒人烧杯中,蜡烛会自下而上依次熄灭,即说明它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也证明它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经课前准备,此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故上课时笔者选择了三位同学上台演示该实验,  相似文献   

20.
第一例:从纸质的“空气流动演示箱”到“风的形成演示器” 在探究《风的形成》一课中,我们研制出新的教具和学具,成功地揭示了风的成因,捕捉住了蜡烛燃烧发出的热量使空气流动而形成的微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