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弘扬与普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精神是是国民科学素质的内核,是抵制迷信愚昧和伪科学的有力武器,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动力.文章首先论述了科学精神的时代内涵,即执着的求真精神,严谨的求实精神,理性的求异精神,进取的创新精神,互助的合作精神和激励的宽容精神;分析了造成我国科学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并从营造舆论氛围、创新科普理念、构建科学教育体系这三个维度提出了弘扬与普及科学精神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科学精神——创新文化的核心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文化是创新文化的基础,科学精神是创新文化的核心要素,它为科技创新提供价值信仰、思想动力和思维方式.当代科学精神的主要内涵包括求真求实精神、怀疑批判精神和宽容精神.求真求实精神是创新文化的基石;怀疑批判精神是创新文化的内在动力;学术自由和宽容失败是创新文化的基本特质,它为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化生态环境,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3.
科学探究是学生体验科学的过程,是理解科学本质、领会科学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学习途径。文章对当前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科学精神是个人或集体在科研领域内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是融入到科研工作者思想深处的质疑精神、创新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等的总和。从科研精神的概念入手,解析科学精神的本质内涵,包括理性思维精神、求真务实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以及个人道德操守的人文素养;从人文素质、科学信仰和学术道德等方面提出新时期研究生科学精神树立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郝柏林先生在《科学》2002年第二期“伪科学与赝科学”文中,提出“缺少实证和实践的精神,仍是我国学术界应当警惕的通病”等论,有现实意义;但是,郝文提出的赝科学涵义及其4个特点,对科学创新均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罗晓斌 《知识窗》2011,(6X):33-33
<正>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响应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配合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深远的作用。而要实现这些目标,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与普及科学素质教育,将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而物理学科的科学探究在这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要培养人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就必须重视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7.
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面临着课程体系设计上的缺陷、教学方式相对陈旧、高校教师创新引导能力不足、学生评价体系缺乏全面性与科学性、大学生普遍缺少科学精神、管理机构的职能尚未向创新转移等问题。本文在剖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创新学术生态环境、改进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教师素质、培养科学精神和推广先进教学方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素养”的概念,其内涵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现在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较为忽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其实,在我们的思维里有“了科学”这一概念的时候,再去看语文教学,应该“说科学”无处不在。语文教学与科学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事实的科学思想;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辨证思维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相信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勇于怀疑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效率观念,以及…  相似文献   

9.
罗伟彬 《科协论坛》2010,(10):10-11
21世纪,人类迈入了科技创新的时代,创新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科技创新教育也已成为当代教育孜孜以求的一种价值理念。近年来,福建省清流县第一中学以科技创新教育为特色,结合学科特点,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融科技创新教育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现有各类科技兴趣小组16个,向青少年学生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组织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精神的培养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大职责。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坚定学生创新信念;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等途径,强化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正>"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是科学家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无形精神要素。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一代代的科学家怀着质朴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自觉践行和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中国科学院院刊》作为"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以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为己任,将开办"科学家精神"栏目,以期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逻辑实证主义的划界标准和科学观作了批判性的考察和分析,认为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的根本缺陷在于:只重视“科学的逻辑”,而严重忽视了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人文背景;只强调科学的实证精神,而严重忽视了人的创造精神和创新精神。并以费耶阿本德批判科学与非科学划界的观点说明科学与非科学的硬性划界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13.
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不是在一节或几节科学课上就能完成的,它需要科学教师在各项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引导与训练,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加强学生的潜实验能力的培养;加强探究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培养;加强学生协作精神的培养;加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协调共振培养五个方面入手,理论结合实际阐述了如何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精神的培养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大职责.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坚定学生创新信念;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等途径,强化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为教育学生树立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科学精神起源于古希腊及科学精神的内涵,讲述了科学精神的五大特征:永不懈怠的探索、激情澎湃的创新、执着追求的求真、互利共赢的合作和毫无私利的奉献,给出了科学精神给人们带来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7.
我国青年科技人才科学精神与创新行为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首次对青年创新人才的科学精神进行了界定和研究,特别是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青年科技人才科学精神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科学精神在创新任务设计、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组织气氛等外部影响因素和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是制约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增加创新投入和改善创新环境有助于改善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行为,但不是关键的因素.该研究结论对于青年科技人才开发与管理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方守仲 《今日科苑》2006,(12):126-126
新课程理念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学生具体的探究活动来实现。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作为一个基本的课程理念提出,因此,“如何有效实施探究性教学?”,“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就成为初中科学教学必须直面的课题。本人经过教学实践和思考认为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实施:一、创设学习情景,激发探究;二、传授科学方法,学会探究;三、优化课堂结构,引导探究;四、强调实践活动,落实探究。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让当代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教学目标也发生改变。将创新精神的培养纳入到小学科学教学目标体系,是完善科学教学工作的重要举措。在科学课堂教学中重视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才能体现科学学科的特色,让小学生找到思维扩展的平台。实现创新精神培养目标,还需要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努力,开创全新的教学方法。本文以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主题,展开了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放飞科学梦想探索精彩世界中国梦,在我们血脉中流淌;科学梦,在我们心海中歌唱;青春梦,在我们生命中飞翔。青春因梦想而精彩,放飞科学梦想,探索精彩世界!在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参赛选手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展示了青少年蓬勃向上的青春朝气。大赛让青少年领略了科学的魅力,大赛为孩子们提供了放飞梦想的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