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应该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语文综合素养,在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学习兴趣、语言素养、课外阅读等几个方面加以探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王向红 《新疆教育》2012,(13):164-165
新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师提供了更好的展示才华的平台,也对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尽快实现由传统教学模式向新课标的转化,成为目前高中语文教师面临的现实性问题,这一过程也是对语文教师素养的最大考验。  相似文献   

3.
王沛 《中小学电教》2011,(3):126-126
新课程标准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转变观念,做好自身的角色定位,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促进者,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新课改强调教师不再单纯地作为文化传承的执行者,  相似文献   

4.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发展,语文教师素养的不均衡现象愈发严重,如何均衡提高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成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讲话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与期望,着重从三个方面来帮助语文教师提高语文素养:视职业为事业、反思评价法、自我实现法等。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成为语文教师矢志不渝的追求。发展语文素养的途径有许多,笔者拟从注重“动态生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角度做些探索。一、精心预设,营造“动态生成”空间,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铺设基石“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指师生、生生在合作、对话、思维碰撞的课堂教学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教案之外的新信息、新思维、新方法等。它随着教学环境、教学主体、教学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  相似文献   

6.
《教师》2014,(31):13-13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无疑,语文的魅力首先来自于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魅力。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祁东县教育局和祁东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拟定于2014年10月底至11月中旬举行全县中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教学写作比赛。  相似文献   

7.
语文素养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主要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这一概念还决定了语文课程的重要地位:“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就成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成为全体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着语文新课程实施的效果。本文从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出发,探讨了语文教师人文、道德、业务、创新等素养对新课程实施的影响,指出了语文教师素养对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导下,遵循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尽可能多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0.
袁文丽 《考试周刊》2012,(39):38-38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制定,解决了素质教育所必须解决的具体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思想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是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在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作为教学重点之一。在语文的整个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是占据主体地位的,所以阅读教学更应承担起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担。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整个环节都应该科学、高效。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许多省市步入高中新课程改革行列,培养和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成为学校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从高中新课程教学的特点出发,阐述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信息素养的挑战、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是伴随着培养学生拥有较为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学生更好地为未来奠定根基的全过程的。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提出把语文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上。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抓住新课程的有利条件,进行语文课堂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优化自己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其中的内涵,从而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课文,获得自己的独特感悟,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人文性特征,不仅体现在课程内容与教材编写等方面,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也成为能否顺利实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对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构成要素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素养”的提出是对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的要求更高,它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更新的意义。所以,语文教师应该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常规教学的必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高维萍 《考试周刊》2014,(52):19-19
<正>语文教育与语文教师息息相关,语文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自我发展。换句话说,即语文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素养。高中语文课改的具体实施主要依靠语文教师,因此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是成功实施新课改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基本前提,也是教师适应新课改、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只有切实提高素养,才能真正适应新课改的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已成为语文新课程成长的瓶颈;而新课程学科听课评课,则可以在开发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机智、开展综合评价、利用信息技术和增强行动研究等方面培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生长点,进而推动语文新课程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学素质教育改革越来越深入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颁布和逐步实施 ,人们关注和讨论最多的是如何对教育对象即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还有教师如何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全方位吸纳新的教育理念 ,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这些都是十分必要和十分重要的。新的课程标准是一把双刃剑 ,它对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即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如果教师不能够真正地加强自身的学习 ,多方面充实自己 ,不断地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 ,就不可能成为语文新课程真正…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的课程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信息相对闭塞、教学设施相对不完备的农村小学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