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学生"指的是学习成绩差,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开小差,作业不及时交,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每当教师谈论起这类学生,有的就摇头叹息,有的是满腹牢骚。于是,不少教师失去了耐心,选择了放弃。  相似文献   

2.
朱自梅 《广西教育》2014,(29):18-18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在幼儿园,有的幼儿独立性比较差,有的幼儿心理比较脆弱,有的幼儿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对这些"特殊"的幼儿,教师需要耐心引导,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在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小一班,有一个名叫慧慧的幼儿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慧慧是一个内向、胆小的孩子,早晨来到幼儿园总是哭丧着脸,恋恋不舍地看着家  相似文献   

3.
<正>许多人表示不喜欢林黛玉,"小心眼,哭哭啼啼的"。说这话的人,有的没看过《红楼梦》,不过是人云亦云;有的看过《红楼梦》,只是少了点儿耐心。他们没有耐心去体会一个少女的成长,才看个开头就下了定论,然后便转身走开了。林黛玉——曹公最为珍重的心上人,性格怎么可能  相似文献   

4.
"问题生"多数学习成绩不好,有的不遵守纪律,有的不求进步,在班级里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冷遇。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对"问题生"感情投资增加一点、思想启迪耐心一点、学法指导优先一点、表扬激励慷慨一点、实践机会多给一点、生活关怀周到一点,辛勤付出之后一定是春风化雨,桃李芬芳!  相似文献   

5.
有的学生不喜欢上学甚至害怕上学,不愿意接近老师,远离老师,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感觉"心里不安",在学校缺乏"安全感"。这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真心靠近学生,耐心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6.
一、深入修炼,浅出应用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上游刃有余,魅力无穷,必须深入修炼"内功"。修炼的形式众说纷纭,有的说教师修炼在于"修心、修情、修行、修性",有的说教师要修炼出"诚心、耐心……"等9颗心,还有更为直白地表述为"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引人入胜"等12项修  相似文献   

7.
课堂上,教师有时装糊涂或故意犯个小错误,把发现、锻炼的机会让给学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请看下面的教学(人教版五年级《十里长街送总理》):师:老师在第一自然段中发现了一个病句:"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学生吃惊地看着老师。)师:"焦急"指十分着急,"耐心"指不急躁。这两个词自相矛盾。(学生仍然沉默不语。)师:我看应该任意去掉一个词语。去掉哪一个好些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建议去掉"焦急",有的学生建议去掉"耐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面对差异的学生时,往往采取了差等对待的策略。有的学生被教师戴上"机灵"的光环,有的则被打上"木讷"的标签。凡把差异变成差等的举动都是暴力。教师不公平地分配自己的教学的行为,是在把差异变成差等。其背后,是"符号暴力"的做工。  相似文献   

9.
刘明才 《辽宁教育》2013,(6X):85-85
<正>"后进生"也就是以前所说的差生。这部分学生有的学习成绩差,有的组织纪律差,有的行为习惯差,或者兼而有之。后来,有尊重学生的教育工作者将其改称为后进生。英国文学家狄更斯说过"爱能使世界转动"。前总理温家宝说:"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爱心。没有爱心就  相似文献   

10.
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的乖巧、有的叛逆、有的忧郁、有的顽皮……个性迥异.作为班主任,是嫌弃"差生"、偏爱"优生",还是"不抛弃、不放弃"?对此,有的班主任是嫌"差"爱"优",但我是"不抛弃、不放弃",因人施教,全面关爱.  相似文献   

11.
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始终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头戏。它有时确实令人束手无策,甚至谈"差"色变。但后进生并非永远是后进生,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耐心疏导,尽力转化。  相似文献   

12.
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始终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头戏.它有时确实令人束手无策,甚至谈"差"色变.但后进生并非永远是后进生,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耐心疏导,尽力转化.  相似文献   

13.
教书育人,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是教师神圣的职责,是教育者毕生追求的目标.可由于社会变迁、家庭、学校教育失衡及学生心理、生理失调等原因,有一部分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初中生被一些教师打人另类,戴上了"学困生"的帽子:他们有的行为习惯差,有的纪律差,有的学习差,也有的几者兼有.  相似文献   

14.
王培建 《小火炬》2008,(5):32-32
元旦到来了,我高高兴兴地回到乡下奶奶家。一来到奶奶家,我就被一群活蹦乱跳的鸡吸引住了。走近一看,呀!那鸡可真多啊!有的在专注地吃食,有的在安静地喝水,有的在追逐打闹——真惹人爱。猛然间,我发现一只大母鸡安详地蹲在了鸡窝里,不时地发出"咯咯咯"的叫声。我敢肯定,它一定是要下蛋了。于是我站在一旁耐心地观察着。  相似文献   

15.
在"变教为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有的学校通过一节课"前测"和"后测"正确率的对比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得出结论。如果后测正确率高,认为教学效果就好,反之则说明教学效果差。作者认为,这实有急功近利之嫌,值得商榷,进而提出,"变教为学"倡导的教学是过程性的,学生的学习是在感知、思考和交流的活动中逐渐感悟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可能是相当漫长的,是不能用一时一事的"对与错"或者"好与坏"进行评价的。在"变教为学"的实践中,需要耐心地等待,不能期望"浇水后立刻开花"。为此,作者特以"十进制的认识"为例来加以阐述说明。  相似文献   

16.
正姹紫嫣红的校园里,面对学生的如花笑靥,我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你是绽放在老师心头的一朵最美的花。"但是,总有一些"花朵"花期过长,迟迟不开。台湾成功学大师黑幼龙说:"养孩子就像种花,要耐心等待花开。"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很快就灿烂绽放,有的花则需要漫长的等待。始终坚信,每一朵花,  相似文献   

17.
丘丽萍 《成才之路》2013,(19):40-41
学困生基础差,缺乏自信,学习方法有待改进,他们的成长进步需要老师更多的爱心、诚心和耐心。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构建成才平台,关注学困生,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采取各种方法点燃学生的自信心,使其不断进步,逐渐"脱困"。  相似文献   

18.
第一环:教师要把"后进生"当成手心里的宝。多数"后进生"是双差生(纪律差、学习差),有的教师对他们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只要学生不打架、不闹事就万事大吉了,也不要求他们有突出的表现。有的教师对"后进生"冷嘲热讽,致使他们的自尊心严重受挫。这样一来,"后进生"对教师就极容易产生不信任  相似文献   

19.
正小班幼儿第一次画画时的情景真是"惨不忍睹",有的不愿拿笔,有的拿着笔到处乱画,有的把纸画出了一个个洞,有的把自己的手、脸当成画纸,有的……经过一个学期的耐心指导,幼儿不论从习惯还是技能上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以下是我如何指导小班绘画活动的一点心得体会。一、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动作习惯幼儿握笔动作和身体姿势直接影响今后的绘画和学习。因此,教师要结合幼儿能够接受的讲解、演算的方式,指导每位幼儿掌握正  相似文献   

20.
同样是流年     
王依 《当代学生》2013,(Z2):121
同样是流水,有的带着落花,有的带着养分,有的什么也不带。同样是流年,有的带着收获,有的带着遗憾,有的什么也不带。初中时,别人对我说:"你的字怎么写得这么差?"我说:"我没有学过书法。""怎么没听见你唱歌?""父母没让我学。""嗨,连唱歌都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