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企业危机事件,就是在企业内部发生的,损害企业名誉的重大事故,以产品的质量不合格居多。这样的事件常常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销售额下降,品牌名誉受创甚至会带来关门倒闭的严重后果。石家庄三鹿集团的三鹿婴幼儿奶粉,就是因为被查出含有致使婴儿患上泌尿系统结石的三聚氰胺成分,使得公众最近“谈鹿色变”。  相似文献   

2.
危机传播,就是“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前、之中以及之后,介于组织和公众之间的传播”。危机传播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活动,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处理得好,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好的声誉,如果处理不当,不但会伤害企业的信誉度,甚至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那么,企业应该如何进行危机传播?我们可以从近期的三鹿奶粉事件和加拿大食品安全危机的对比说起。  相似文献   

3.
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单一企业危机事件很容易变成全球性危机事件。三鹿奶粉危机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面对危机事件,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行危机传播管理。对各种传播媒体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媒体传播的最大效用,以消除公众恐惧心理、迅速果断地处理危机、建构和谐社会、推动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三鹿奶粉事件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类似的事件会不会到三鹿为止?媒体声讨、政府惩处,固然透明及时,但为防止类似悲剧重演,痛定思痛后,必须酝酿更深刻的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5.
辰目 《传媒》2008,(10):1
事情的逻辑是这样的:先是有了“三鹿毒奶粉”的事件;于是企业为自己的生存发展计,展开了“危机公关”,而“危机公关”说来也简单,就是寻求新闻防扩散,包括以数百万元广告费的投放协议来换取对自己负面新闻的封杀;于是就有了“百度屏蔽门”事件:网友们同样输入“三鹿奶粉”、“肾结石”等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以下简称“三鹿事件”)事发前后,企业在媒体上的形象发生了强烈的逆转.这种逆转的背后是什么?观察“三鹿事件”中的新闻媒体,我们注意到,各种媒体均未能及时真实反映当时的社会舆论.正因为此,媒体对企业早期的过失行为没有起到应有的纠偏作用。媒体在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失态和责任缺失是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从新闻传播学角度看.媒体的叫醒作用失灵是这一事件留给我们的教训。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传播渠道的日益多样,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化。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的变化,客观上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信息传播的多元化以及信息传播辐射的范围越来越大,对企业来说是个双刃剑,既有利于企业品牌的传播,也为企业带来了某种潜在的危机。企业稍有不慎,就很容易陷入危机传播的漩涡之中。于是,如何借助媒体力量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妥善应对公共危机,日益成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应该承认,我国的不少企业应对危机事件的经验不多,一旦错失良机,由此造成的被动局面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扭转。以近期备受公众广泛关注的三鹿奶粉事件为例,作为事件“主角”的石家庄三鹿集团以及其他乳品企业,在危机传播中因信息控制不当,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教训颇多。  相似文献   

8.
邓丽 《新闻世界》2009,(2):79-80
预警功能是新闻媒介作为社会守望者的一项基本功能之一。而媒介预警功能的缺失会给社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严重的损失。本文就发生在去年的三鹿奶粉事件,谈谈新闻媒介的预警功能的缺失及其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2004年,阜阳毒奶粉事件的爆发,三鹿作为奶粉市场的龙头企业,作为毒奶粉事件的牵连者和直接受害者,对其冲击是巨大的。四年后,三鹿毒奶粉事件震荡世界、震荡中国乳品业,人们质疑属于免检民族品牌的三鹿,质疑其如何被评为30年改变中国人生活的中国品牌,如何获得了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3月4日上午,三元以6.1650亿元成功拍得三鹿资产。三鹿奶粉事件看似尘埃落定,但留给人们的不止是沉痛的记忆,还有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国新闻界关于"三鹿事件"(2008-2019)的报道文章为经验材料,通过泽利泽"阐释社群"概念考察中国新闻界的媒体记忆实践。研究发现,国内新闻界围绕"三鹿事件"所展开的两种媒体记忆实践路径均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首先,"三鹿事件"中的媒体记忆实践,主要围绕中国新闻界在此次事件中的媒介失语和职业荣耀展开,看似相悖的同行评议使得新闻权威的消解与建构共存于这场讨论中,在此事件中,国内新闻界就新闻权威来源问题的讨论表现出不同于专业主义规范的另类表述。其次,媒体记忆实践中的"三鹿事件",有关该事件的社会创伤话语被持续建构,它成为中国媒体在不同语境中援引"三鹿事件"时的重要范例,借此中国新闻界对该事件的叙事权威得以确立。但与此同时,媒体对"三鹿事件"边缘记忆的开掘以及去语境化处理,使得"三鹿事件"的社会创伤话语在行业内遭遇不同程度的离散与弱化。  相似文献   

11.
毒奶粉事件愈演愈烈,一个三聚氰胺牵动了很多企业敏感的神经。在这场奶制品的闹剧中,倒下的不仅仅是三鹿。  相似文献   

12.
2008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以一场食品安全风暴的形式席卷了整个中国,事件最终以无良企业付出高额代价和对高官问责的行政整肃而平复,同时也再次凝聚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切关注。在整个事件中,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各大互联网公司均起到了信息透明的作用,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报道。但是作为国内搜索引擎网站龙头老大的某网站却因收取了三鹿集团的公关费用而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了屏蔽从而减少了报道,激起了广大网民的愤怒,纷纷对某网站进行指责。从“屏蔽门事件”可以看出这些网站丧失了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为了培育我国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我们将以某网站应对“三鹿奶粉事件”而引发的“屏蔽门事件”为例,从寡头垄断市场竞争,竞价排名盈利模式等方面分析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三鹿奶粉事件被揭开,毒奶粉给中国老百姓健康、中国食品业及“中国制造”带来的危害绝不亚于疯牛病对英国的重创,且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如何吸取这次危机事件报道中的教训,是新闻媒体应当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三鹿奶粉事件被揭开,毒奶粉给中国老百姓健康、中国食品业及“中国制造“带来的危害绝不亚于疯牛病对英国的重创,且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如何吸取这次危机事件报道中的教训,是新闻媒体应当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8年9月,在三鹿奶粉被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公安部勒令全面停产整顿,并紧急召回中国市场问题奶粉的同时,中国网络媒体也陷入“屏蔽门事件”,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事件的起因在于三鹿问题奶粉的危机公关事件中,中国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被指撤掉了以前有关三鹿问题奶粉的负面新闻专题,  相似文献   

17.
在三鹿“毒奶粉”事件中,企业与当地政府部门联手“管控”信息源,按三鹿的说法“避免炒作此事给社会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然而,适得其反,逾“管控”,“负面影响”逾大。正是他们封堵所谓“负面报道”的错误做法,导致了“负面影响”的放大。  相似文献   

18.
三鹿奶粉事件是2008年的重大新闻事件之一,而这样一个揭开三鹿姗盼黑幕,进而引发一个大行业整顿并促使国家出台有关法律法规的重大新闻事件,却是从—个只有二十几岁的青年记者的一篇报道开始的。  相似文献   

19.
震惊中外、危害数千婴儿生命的"三鹿结石奶粉事件"似乎是愈演愈烈!从三鹿集团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发现高含量的有毒物质三聚氰胺,到全国阶段性查出22家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的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令人触目惊心!"问题奶粉"引发的  相似文献   

20.
王铁山 《新闻传播》2010,(3):122-122,123
随着"三鹿奶粉事件"的两名主犯被执行死刑,喧嚣一时的案件似乎可以尘埃落定,但其事件本身所引发的中国企业如何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的反思势必将延续下去。由于本人工作关系也时常会接触到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企业,不可否认其中仍有一些企业视"逐利"为唯一目的,千方百计的钻空子、打擦边球而全然不顾公众利益。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的电视媒体(传媒机构)在企业化运作模式下逐步做大做强,然而越是在这种情形下,越要牢记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恪守伦理操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