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信号传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劳动力市场上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教育成为反映雇员能力的一种信号,从而改变不同能力雇员的剩余,教育的信号传递作用从理论上解释了我国教育产业不断扩大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教育质量与研究生就业:文凭筛选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学历作为劳动力的市场上的筛选信号,向雇主传递着就业者生产能力的信息。而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使文凭作为筛选信号的作用失真,理性的雇主为了降低筛选错误带来的损失,将根据平均定价的原则来确定需求价格,这样导致在同一价格水平下研究生需求量下降,研究生的供给与需求不能自动实现均衡,研究生就会失业。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正在加速,普通高中的信息技术装备也在不断地改善,多媒体、校园网、互联网等正成为普通高中的基本设施,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信息收集、资源获取、计算工具、视觉显示、改善学习手段等方面.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应是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改进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超越不同知识体系,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兴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课程,应用于教学;它有利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它丰富了教师课堂教学手段,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它引导学生学习向“探究性”转变,教师教学向“研究性”转变,激发教与学主体的创造性;它促使师生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信息技术下的新课程实验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运用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对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中的自愿性失业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认为,大学生自愿性失业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情况下大学生理性选择的结果,解决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对策是降低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但实现途径主要不在于宣传教育,而在于打破由于不合理的制度等原因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建立完善的信息传递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不对称的劳动力市场下,Spence模型为雇主提供了合理化的人才甄别机制,高学历成为传递精英人才的文凭信号,但本科文凭的贬值却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研究生教育的非理性投资,因此只有正确衡量研究生教育的成本与收益,正视文凭的信号传递功能,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代物流信息化问题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物流信息化是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和现代化方式对物流市场作出快速反应,对物流资源进行快速整合,也是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的关键因素。我国物流信息化需求是分层次的,物流管理软件各具市场,信息技术在物流方面的应用较少。因此,应从加强物流信息化,推动物流信息网络化,依托政府支持,积极推动我国物流信息化等方面解决我国现代物流信息化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人才。本文结合中职数学信息化教学实践,从信息环境设定、重点难点突破、课后作业布置、学习评价构建等四个方面探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从而为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教学实效提供参考策略。  相似文献   

9.
档案信息化是指在国家档案行政部门的统一规划与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从而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通过档案信息化,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档案信息的接受、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一体化: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共享;实现档案管理模式从以面向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向以档案实体的数字化信息为主要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为重点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丰富的信息化资源。推进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有利于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