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利用1985~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通过对浙江省和广东省1985、1991、1995、2000年7~22岁学生的体重,分城男、乡男、城女、乡女4组进行快速增长期、减速增长期、第1次长停年龄、"平均值"的最大值、达到最大值的年龄、4次测试的最高值、升降年龄段所占百分比和7~22岁学生的"岁平均增长值"几项内容的比较,分析其相关规律及差异,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1985~2000年学生身体形态生长规律及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浙江省 1985、1991、1995、2 0 0 0年 7~ 2 2岁学生身高、体重 ,分城男、乡男、城女、乡女 4组进行快速增长期、减速增长期、第 1次长停年龄、“平均值”的最大值、达到最大值的年龄、4次测试的最高值、升降年龄段所占百分比及 7~ 2 2岁学生的“岁平均增长值”几项内容的比较分析 ,找出了浙江省学生城男、乡男、城女和乡女 4组学生 15年来身体形态的动态变化规律及特征  相似文献   

3.
季成叶 《体育科学》2005,25(3):33-35
按马丁身高分类,分析1985-2000年期间我国高身材青少年的分布变化,计算各性别一年龄组内各身高段构成比。结果表明,2000年时17~18岁城男、乡男、城女、乡女马丁7段以上高身材者分别为8.9%、4.0%、7.1%和3.6%,较1985年增加2~3倍。提示:我国高身材青少年比率的迅猛增长,对选拔优秀少年运动员有利,但应同时采取卫生保健措施,帮助他们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使青少年儿童健康活泼地全面发展,是学校体育的两大任务之一。85年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披露:“山东人的体型有趋向豆芽型的趋势”,“在力量素质方面,中学生分别列全国城男第8名、城女第4名、乡男第7名、乡女第7名(79年分别列全国城男第5名、城女第3名、乡男第3名、乡女第1名),中小学生城乡男女85年均比79年差”。  相似文献   

5.
自1980年以来,我国学生体质调查已形成制度,辽宁省也自1985年先后进行了4次学生体质调查。定期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检测,对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生体质的现状、特点,系统地连续观察其生长发育规律,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校体育工作,会及时提供科学的依据。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参与1999年辽宁省体质健康调研测试的全省14个市6~18岁年龄段的78050名中小学生,各年龄段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四个组人数分别是22897人、22477人、16349人、16342人。1.2 研究方法为了使14个市中学小生各年龄组的各项指标具有可比性,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S…  相似文献   

6.
陕西高校城乡大学生体质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4年陕西普通高校学生体质调查资料,对陕西城乡不同年龄学生体质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陕西高校城市学生(男、女)的身高、体重、胸围及皮脂厚度总体上均大于乡村;城男的心血管系统好于乡男,而群体心肺功能则乡男好于城男;乡女的心血管系统和群体心肺功能明显好于城女;速度性项目和爆发力项目城男好于乡男,而耐力性项目和力量性项目乡男好于城男;乡女速度性项目、耐力性项目和力量性项目明显好于城女,而腹肌力量城女好于乡女。  相似文献   

7.
根据1985和2000年四川省学生体质调研结果,对四川省19~22岁汉族城乡男女大学生体质调研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EXCEL2000统计分析法。结果数据表明2000年四川省19~22岁汉族城乡男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与1985年相比更加完善;身体机能指标与1985年相比均有所下降;身体素质指标除了城乡男女立定跳远成绩和城乡女生仰卧起坐成绩与1985年相比有所提高外,其它各项指标如50m跑、引体向上(男)、1000m(男)、800m跑(女)、体前屈等与1985年相比却均有所下降。结论2000年大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均有所下降,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加大对大学生体质检测力度,深入体育素质教育改革,重视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8.
东乡族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及发育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德生 《体育科学》2004,24(4):42-44,53
目的:了解东乡族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和发育特征。方法:采用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细则规定方法随机整体抽样构成样本。结果:东乡族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呈现阶段性发育特征.快速增长期表现为年龄点,连续快速增长比较少见。9岁以后男女差别增大。1985~2000年动态比较,2000年测试结果低于1985年。结论:身体素质发育符合人体一般生长规律,快速增长表现为年龄点,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何永超 《体育科学》2002,22(5):118-118
本文根据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的规定与要求为标准,对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2所历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定点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年龄为18~22岁1824名(男934人,女890人)的汉族学生,进行了9项身体素质的测试。其中,必测项目8项,选测项目1项。经检查验收,误差率符合本次调研允许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1.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根据1995年和2000年二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选取13~18岁的汉族城、乡、男、女四类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3~15岁为初中生,16~18岁为高中生)。(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超重及肥胖的判定标准、数理统计2.结果与分析(1)1995~2000年13~18岁男女中学生身体形态的变化趋势1995~2000年13~18岁中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均表现出增长趋势,差异非常显著(P≤0.01)。身体质量指数(BMI)也随之增长。(2)1995~2000年期间我国中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变化趋势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4个中学生…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大学生身体素质变化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1995年、2000年、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浙江省19-22岁汉族男、女大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995-2000年浙江省城乡女大学生速度素质出现明显提高,但2000-2005年乡村女生速度素质却出现明显下降。城乡男大学生上肢力量呈逐年下降,城乡男女大学生下肢力量和弹跳力,以及城市女生腰腹部力量1995-2000年均出现明显提高,但2000-2005年呈明显下降的变化趋势。1995-2000年城乡男女大学生柔韧素质出现明显下降,2000-2005年却明显提高的变化趋势。城乡男女大学生耐力素质总体出现下降趋势,且乡村男生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动态等速肌力自然发育的年龄规律与性别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黎鹰 《体育学刊》2005,12(5):39-42
探索肌肉力量自然发育过程中的年龄相关性和性别特点。运用Kineteeh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240名13~18岁普通中学生进行动态等速肌力测试评定。结果表明13~18岁男生,上、下肢屈伸肌的最大肌力和输出功率持续增长;从14岁开始,出现快速增长,各年龄段男生的肌力均大于女生,14岁为男生动态等速肌力快速生长的敏感期。同期女生的最大肌力和输出功率也持续增长,但增长的速度明显小于男生,16岁后增长缓慢,16岁开始男女生之间的差距拉大。  相似文献   

13.
黄柳倩 《体育科技》2011,32(4):105-114
目的:通过1991~2010玉林师范学院19~22岁的汉族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动态分析,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探讨改善和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措施和途径。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与数理统计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城乡男女生的身高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城乡男生的体重大幅度增长,而女生的体重增长不明显。城乡男生的胸围增长明显,城女的增长不明显,乡女的则出现负增长。城乡男女生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素质均呈下降趋势,但自2000~2010年以来,女生的1min仰卧起坐成绩逐渐回升,男生的引体向上成绩下降不明显。城乡男女生的肺活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近5年来,学生肺活量水平都呈现大幅度的提高。城市男女生的营养水平保持稳步上升,乡村男女生的营养水平近5年来才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城乡男女生的身高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体重、胸围存在城乡、性别差异;身体素质发展极不均衡,整体上出现下降趋势,呼吸机能水平整体呈现下降。城市男女生的营养水平保持稳步上升,乡村男女生的营养水平近5年来才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济、烟、滨三地区成年人肥胖现象的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山东省2005年济南、烟台、滨州三地区成年人部分国民体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以身体质量指数法为评定标准,探讨肥胖者的现状及特点。结果表明:山东省三地区成年人总肥胖率达15.4%,其中成年男性肥胖率为17.0%,女性肥胖率为13.8%。三地区成年人肥胖率存在性别、地区、年龄组的显著性差异(P〈0.01)。男性高于女性,发达地区高于欠发达地区,随年龄的增加,肥胖率发生显著性增加。城乡间无差异(P〉0.05),但城男与乡男、城女与乡女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以2005、2010年福建省中学生体质调研的机能、素质测试统计数据为依据,与2000年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乡村中学生肺活量,城乡中学生50米跑,城男、乡男立定跳远,城乡中学生耐力跑总体水平提高,但城市总学生肺活量,城女、乡女立定跳远,城乡中学生耐力素质有所下降,对此,我们应该完善相关体育法规保障学生体育锻炼的权利,提高学生锻炼的自主性,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等,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与健康。  相似文献   

16.
应用文献资料研究、测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1985-2010年甘肃省汉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甘肃省汉族学生的身高继续呈现增长态势,且增长速度呈加速势头,特别是近10年乡村学生的身高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城市学生身高普遍高于乡村学生,且表现为18岁之前城市学生身高明显高于乡村学生,18岁之后城乡学生身高差距大幅缩小.3)城市学生体重大于乡村学生,但近10年乡村学生体重增长幅度超出城市学生的体重增长幅度,且近5年乡村学生体脂百分比的增长幅度较大,有赶超城市学生的趋势.这一现象需引起高度重视,避免乡村学生重走城市学生体形发展变化的老路,即由“豆芽菜”型向“胖墩儿”型发展.4)近10年甘肃省汉族学生的胸围增长较为缓慢,与身高、体重的快速增长不成比例,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1985-2005年四川省城乡男女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划分为前10年和后10年,通过spss12.0数理统计法,结果与结论:身体形态增长幅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即身高表现为“前快后慢”、体重和胸围表现为“前慢后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