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中国传统武术养生文化的现代社会效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传统武术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中国传统武术养生文化是为了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与理解它的价值,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中国武术养生文化,并且由此探求到中国传统武术养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中国传统武术养生文化对人们树立健康意识,提高文化素质,加强道德修养,弘扬民族精神,增添生活情趣,有着其它文化不可替代的独特效用。人们在中国传统武术养生文化的实践中可以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传统武术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身体艺术,更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的衍生物和结晶。正如中国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一样,传统武术也具有一种神秘性。造成传统武术神秘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和它存在的具体历史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文章试图从古代中国户籍制度的角度来透视和剖析它的神秘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不可短缺的分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较之于其他文化而言,在增强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提高大众的生活文化水平、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等方面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深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加客观与理性地认识其自身价值,由此进一步传承与发展中华武术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到中华传统武术文化融进现代社会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4.
1.以中国传统文化带动武术健身市场的发展。民族的复兴首先就是民族文化的复兴。我国的传统武术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而产生和发展的,是中华灿烂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始终受着中国传统文化形态的深刻影响。中国传统武术的思想理论、方法在数千年的流传中,经历了历史的选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际关系日益淡薄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从中国传统武术中领略到中国传统的“和谐”精神同“天人合一”的境界。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传统武术丰富的文化内涵、引人入胜的历史典故、家喻户晓的武林英雄、妙趣横生的动作名称,这些文化性极强的内容都可以极大地引起人们学习武术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李龙 《体育与科学》2012,33(1):35-39
本文在深度考察传统武术的当代历史语境基础上,探究传统武术的当代发展路径。研究认为,全球化时代和中国社会转型的新历史语境给传统武术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域,破解这些问题域,需要为传统武术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本研究依据传统武术在当代语境中的问题域,提出了"一体三翼"的传统武术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以及分析逻辑法,通过对武术产生的历史渊源和多元化发展的探究,发现被称之为"国术"的武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同步的,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也是我国五千年历史的积淀与精华,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频繁,传统武术自身的价值体系面临各种质疑,重新挖掘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和健身价值,并继承发扬,对于中国传统武术本身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山文化在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个性、品格、精神、情怀、智慧文化是山文化的核心。文章从山文化的视角,就山文化的个性、品格、精神、情怀、智慧文化五个方面,解读了山文化与传统武术的内在联系;探析了山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揭示了山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这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维系民族传统武术的长足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空间的角度,在分析传统武术原初性文化空间和再生性文化空间嬗变的基础上,提出传统武术文化空间保护的措施。传统武术在传承过程中,其文化的保存较生态传承更难进行,从而造成原初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转型。传统武术再生性文化空间的转型,使其本身在传承过程中日渐脱离武之为武的本真和本来面目。传统武术所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的变迁和试图恢复曾经存在于历史中的传统武术文化原貌的艰巨性使以民间文化为内核的传统武术文化日益成为历史的回音。传统武术文化的动态传承不仅包含传统武术的基本技术技法,还包括弘扬传统武术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等内容;在对原初性武术文化空间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应该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文化基因的保持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双驱动联合力量来推进。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武术流传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从养生视角论述传统武术在当今对人和社会所产生的效益和价值,并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提出可行性的发展对策,力图改变传统武术在人们心目中原有的概念和形象,旨在为日渐衰落的中国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武术为何不敌跆拳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鑫 《武当》2005,(5):3-3
在北京东直门外某跆拳道馆门口有这样一条广告语:"学习跆拳道,体验中国武术精神。"当各类规模不一的跆拳道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都市各处时,中国传统武术馆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条广告语也正在传递着这样一个事实--曾经号称有亿万习武人口的中国,此时其最有创造力和潜在价值的的人群却是在依靠跆拳道体验传统武术精神。传统武术在大学里已"奄奄一息" 中国人民大学(以下简称人大) 的学生社团组织"武术协会"从去年开始取消了面向学生的传统武术教学,因为实践表明,传统武术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严重不足。人大武术协会原本为本校学生开设了传统武术、散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历史角度对十世纪前后中国社会和中国武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十世纪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朝代更迭的时期,对武术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中国社会在这一阶段由尚武转向尚文,武术受其影响,加快了它的平民化进程,走上了与前大相径庭的发展之路。十世纪也由此成为中国武术发展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2.
武术是国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是我们的祖先在千百年来的生存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一朵奇葩.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精神,而武术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中国正处于伟大复兴的今天,武术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华武术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并阐述中华武术对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短兵运动发展历史悠久,但由于其自身存在一定不足及遭遇战乱等原因,至今仍未形成完善的项目发展体系。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短兵与日本剑道进行了比较,着重从文化三层次理论的角度对日本剑道体系进行了解读,认为日本剑道目前已形成了以核心文化层、物器技术层、制度习俗层为核心的日本剑道文化体系,发挥了该项目完善人格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独特功能,给遭遇发展"瓶颈"的中国短兵带来了启迪与借鉴。由此建议中国短兵应在日本剑道防具基础上开发中国特色短兵防具,重点加强项目核心理念文化的构建,建立项目技术体系与运行机制,从而形成道器合一的中国特色短兵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块美味的"蛋糕",然而也是一块较易变质的"蛋糕"。因为全球化对于地方文化发展来讲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使地方民族文化得到推广、传承、发展,也可以使地方民族文化失去"自我",渐渐被同化。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分析全球化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结构三层次物质、制度、精神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其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及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中国历史上,剑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传,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剑有“百兵之君”、“诸器之帅”等美名.从形式和外表上看,剑在“十八般兵器”中没有任何特别的地方,但从内容和其所包含的文化来看则完全不同,其文化内涵丰富,特指寓意深刻,是其他兵器无法比拟的.正因为此,才引起了我们对剑的研究兴趣.从历朝历代到今天,剑的诸多文化象征和内涵也正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和探讨的.剑的文化受到了全世界众多专家和学者的接受和喜爱.  相似文献   

16.
发展"竞技武术"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的本质是永恒的,其功能和形式是可变的,是随着武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武术的功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竞技武术具有一种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新功能。它的产生是对武术众多功能的丰富和发展,这将有利于武术体系的完善和武术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武术发展战略述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中华武术发展的历史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从竞技武术发展战略、传统武术发展战略、健身武术发展战略三个方面提出中华武术在21世纪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18.
练"筋"是中国武术最具特点和根本有别于西方搏击术的身体训练范畴,阐明"筋"的内涵,能够见微知著地发显传统武术的思维模式。以中国哲学的体象论为方法论,提出:传统武术的元身体范畴"筋"并非单纯解剖学意义上的组织器官,而是吸收了中国哲学和医学的整体化的身体意象后形成的范畴。其具备解剖学的实体意义,是武术劲力之"原象",是技击能力和生命力的"藏显之象",是联系人身体、强化生命的"流通之意象"。"筋"与中华武术的其它元范畴"气""丹田""劲"等都有着极为紧密的辩证一体关系。易筋不仅强技,更能清虚其内、轻松其体,继而促进神气运用,使身体圆活无滞,最终达到"一气贯通"的化无之道。因此,武术由技入道的身体修习过程本质上即为"易筋之事"。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后,中国武术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也开始了自身的现代化进程,在与世界体育接轨的过程中,武术向着"竞技化"的方向发展,呈现出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同源却不同流的发展局面。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此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中国武术的现代化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中国竞技武术的产生是中国武术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结果,中国武术的"竞技化"并非武术未来发展和走向世界的终极归宿。  相似文献   

20.
武术文化在和谐校园中的影响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强音,武术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璀璨的瑰宝,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健身功能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和谐校园中,武术文化尤为重要,它可以达到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